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唐山 正文

中新河北网:唐山13农民义举融化冰雪 感恩情铸新唐山精神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08-02-20 16:25 来源: 中新河北网


被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盛赞为中国农民的好儿子——13位赴湖南郴州救灾的义士全家福。

  中新河北网唐山2月19日电 (白云水 王婷婷) 2008年初南方一场罕见的雪灾,震惊全国。河北省唐山市13位农民兄弟自费奔赴湖南抗雪救灾的义举,也震惊了中国。在湖南郴州救灾一线的13位农民代表宋志永说:“三十年前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都在支援我们,现在南方遭了雪灾,我们也应该去支援他们!”媒体评论他们的举动感动了唐山,感动了中国。

  雪灾面前唐山13农民兄弟以行动融化坚冰

  2008年南方的一场雪灾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全国各地纷纷伸出赈灾援助之手。在2月6号(大年三十)的下午,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13位普通农民带着3万块钱悄悄踏上了自费去湖南救灾的路途。

  大的62岁,小的只有19岁,在领队宋志永的带领下,13位质朴的农民兄弟仅仅为了一个信念:感恩图报,为加快灾区建设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到达湖南郴州后,宋志永扑到救灾单位负责人面前:“我们是唐山来的,愿意义务救灾,干不了技术活,我们可以抬工具,运材料,让我们参加吧!”从此,修电塔,扛材料,湖南抗击雪灾的现场有了13个普通农民的身影。连日来,这13位农民兄弟成为全国注目的英雄。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湖南日报、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几十家国家及省级媒体对他们的事迹争相报道,各大网站也纷纷转载相关报道。

  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得知13位农民自发赴南方救灾的事迹后,深受感动,在致13位勇士的信中他动情地写道:“你们的行动,体现了新唐山精神,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带去了720万唐山人民对灾区群众的深情厚谊。”2月18日,赵勇专程赶往玉田县十八里铺村,他在慰问13位抗灾勇士家属时说:“他们的义举体现了唐山人知恩图报的特殊情结,体现了唐山人感恩社会、倾情回报的高尚品格。爱心之城是唐山最响亮的名片!”

  “帮一点”精神打造唐山的“爱心名片”

  唐山是一座知恩图报的城市,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南方遭遇百年不遇的雪灾深深震撼了唐山人民的心。时光倒流,30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令唐山人刻骨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涌向唐山,2百多个医疗队,5万帮扶人员奔赴唐山,“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把爱心回馈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是许多经历了大地震洗礼的唐山人最朴素的愿望。2007年1月4日,唐山丰润区的一位67岁老人来到唐山市慈善总会筹委会为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只在捐款票据上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化名“帮一点”。至此,“帮一点”爱心行动开始以唐山为发源地,播洒在河北大地上。2月唐山市文明办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广泛开展“人人都来帮一点,共建文明和谐大家庭”主题实践活动的倡议,唐山市民积极行动,纷纷伸出帮扶之手,“一助一扶贫济困”、“心系春蕾女童、情暖贫困母亲”在唐山市慈善总会筹委会筹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已收到各界捐款23.2万元。

  张北地震时,29辆卡车满载着唐山人民无私援助的救灾物资第一批到达灾区;新疆喀什地震后,又是唐山人民率先向灾区发出慰问信,并捐款100万元;九江发生洪涝灾害,唐山是全国第一个捐款超过百万元的城市;南方遭受雪灾,唐山的新年团拜会变为连心会,一天之内700万元善款寄往灾区……“爱心之城”唐山将新时期的抗震精神延续着,不遗余力的帮助着兄弟城市和中华同胞。

  唐山:“留住雷锋的城市”

  在唐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谁说雷锋没户口,唐山雷锋天天有!1990年的一天,唐山市民张启柱在风雪中奔波了4个小时,将一名迷路的5岁孩子送回家,张启柱因此获得唐山市“学雷锋十佳”称号。自此,唐山开展了历时16年、至今仍在进行的颇具特色的“月评学雷锋十佳”活动。至今全市已评出学雷锋标兵的个人和集体将近2000个。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尹翠琳说:“唐山人对雷锋精神有着特殊的感情。”30年前的那场唐山大地震,将来自全国的“雷锋”形象深深印刻在唐山百姓的心里,同时烙印下的还有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在唐山的城乡各基层单位,普遍设置了好人好事登记簿,把本单位当月发生的好人好事逐件登记。唐山市文明办每月从全市上报的成百上千件突出事迹中精选出10件,作为全市学雷锋的十佳事迹,每月在当地媒体上公布;年底把全年月评评出的120件十佳事迹编辑成《学雷锋十佳事迹》印发全市集中学习。

  30年前的一场毁灭性地震将唐山瞬间夷为一片废墟。天灾面前,唐山人众志成城、患难与共,与来自全国的支援人民一起,共度难关,将一座新城重建起来。恩泽之情,记忆犹今。多年来,唐山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验证着回报社会、感恩国家这一承诺。从16年来的“月评雷锋”,到“帮一点”爱心行动,从雪灾到洪涝,质朴的唐山人民捐出了金钱、物资,捐出了源源不断的爱心与行动,却收获了更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恩之情如泉水润泽冀东大地,它将哺育一辈又一辈唐山子孙,“爱心之城”的新唐山将因此建设得更加美好。(完)

编辑 刘占金
.
相关新闻:
.
 
.
 
热点新闻
·6时38分,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
·唐山港1至6月份吞吐量稳中有升
·全国最大规模!唐山人工海草床修复工程启动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化现代化滨海新城!曹妃甸跑出发展“加速度”
·拼在一线,曹妃甸移动网络人用行动诠释“死磕”精神
·拦路抢劫还打人!玉田警方40分钟破案,29岁男子落网
·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建议集中交办暨优秀代表建议和优秀承办单位表彰会
·唐山人的身份证值钱啦!吃、住、游、购、娱都优惠!
·新华社聚焦|曹妃甸:特色种植促增收
·曹妃甸口岸上半年外贸货物吞吐量超900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