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悼念重温誓词书画寄情
路北:文明祭祀形式丰富多样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李杰、陈宏伟、施疑)清明节期间,路北区各乡街、社区组织群众以不同形式文明祭祀,表达对逝去亲人和先烈的哀思。
4月3日,乔屯街道居民崔莹早早打开电脑在网上祭祀。他先在自己的QQ空间写下一段怀念奶奶的文章,又打开环渤海新闻网上的唐山大地震网上纪念馆,为1976年大地震的罹难者献花、点烛、上香。崔莹说,“网上祭祀相对于传统祭祀方式,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更加丰富、灵活、方便。以这种新形式祭奠先人,同样能表达哀思。”
同天上午,东新街道东工房第二社区10多名党员代表来到纪念碑广场,为抗震英雄敬献了鲜花。他们还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
“清明薄雾笼白纱,凤城三月杨柳斜,昨夜寒舍捧蜡烛,轻烟飘入千万家。”家住文化路街道健康楼社区的刘玉杰大爷,特别为清明节作了一首诗。3日上午,他和其他居民一起在社区“文明祭祀、书画寄情”联谊会上挥毫泼墨,以书法绘画形式缅怀先烈。老人表示:“传统的烧香烧纸祭祀方式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也非常俗气。现在我们要移风易俗,以更加文明、环保的方式祭奠逝者。”
据了解,路北区积极响应市文明办号召,清明节期间在全区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其他街道社区也开展了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征文、清明诗文朗诵会等各种新形式的祭祀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