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大剧院效果图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刘芳) 作为2016唐山世园会重点配套项目文化广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唐山大剧院项目现已正式进场施工,计划于2015年10月全面竣工。据大剧院设计师介绍,唐山大剧院的设计营造出的是一个“一体化高效运行”的“盒子”——城市八音盒形象。日前,环渤海新闻网记者专门采访了唐山大剧院设计师徐宗武,详细解读大剧院的设计理念和建筑寓意。
环渤海新闻网记者:唐山大剧院的设计理念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徐宗武:唐山大剧院的设计理念是建造一个整合了大剧院、音乐厅、多功能剧场等文化艺术综合体的意向,结合城市文化广场的景观体系、园林绿化系统、室外饭馆系统、绿色生态系统以及交通体系等多种设计要素,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契合,营造出一个“一体化高效运行”的“盒子”——城市八音盒。
之所以这样设计也是基于大剧院规整、集约的形式以便于保持与周边环境的联系,形成中间开敞,整体封闭的空间关系,容易成为区域环境的视觉焦点。
同时,在功能上大剧院由音乐厅(包括多功能剧场)和剧场两大观演功能复合而成,规整的外壳和室外平台组成交往空间串起了整个功能序列,围绕着剧院和音乐厅形成集约的组织模式,节省了用地,利于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
环渤海新闻网记者:唐山大剧院这样设计有什么寓意?
徐宗武 :大剧院的建筑外观设计采取“八音盒”的美好立意,“八音盒”就是工业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产物,这样的寓意与唐山这样一个传承工业的城市文脉相吻合,“八音盒”契合了唐山大剧院在城市空间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寓意了唐山新的城市气质,将成为整个文化广场乃至唐山市的城市名片。
众所周知,唐山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工业革命是一个国家能否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因此,唐山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脉络中,工业文脉是其能够与其他城市文化有效区分的特色文化。为了将唐山的工业文脉和剧院这一象征艺术的殿堂相融合,同时让“盒子”的概念直观呈现出来,整个剧院形象采用了简洁的体量,丰富的细节,同时注重建筑屋顶第五立面,通过技术措施减少设备对其的影响,以进一步烘托出建筑的整体造型。
建筑材质以金属穿孔板和玻璃幕墙为主,营造出一种实用、美观、富有现代感的工业科技特征,同时,穿孔铝板的叠加处理,形成大面积强烈的虚实对比,也体现出了唐山这座工业化城市的城市形象。主体材料的纯化设计,使整座建筑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整体感,表现出以现代材料为主的现代建筑的精神面貌。
徐宗武,男,1971年生,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直营总部)总建筑师。主要技术特长为城市设计、文化教育建筑、公共建筑、历史建筑保护。先后主持参与内蒙古工业大学总体规划、重庆师范大学田家炳书院、河北东方大学城二期总体规划、河北东方大学城教育发展大厦、中国建筑总公司总部大厦(开元广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实验楼、唐山文化广场、福建海峡文化中心、唐山大剧院、唐山群艺馆、天津望海楼天主教堂保护修缮(全国文保单位)等数十项设计项目。其中,唐山大剧院获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优秀方案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