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系统:四项措施保“双节”期间道路运输安全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韩冬 通讯员 孙鑫)9月24日,记者从全市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中秋节、国庆节“双节”间隔时间短,道路运输周期长,探亲、学生、旅游等客流高度叠加。为确保群众出行安全顺畅,市交通运输系统强化四项工作措施,全力做好“双节”期间道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
“两把安全锁”强化道路客运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
道路客运驾驶员是客运安全的首要关口、源头关口。市交通运输局制定出台了“黑名单制度”、实行客运驾驶人发车前“安全宣誓承诺”,进一步规范道路客运驾驶员管理,为客运安全“源头”关口添加“两把安全锁”。全市各级客运站严格按照我市《客运驾驶人“黑名单”信息管理办法》要求,督导道路客运驾驶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行车,对超速、疲劳驾驶、不按批准的线路行驶等违章行为及时进行纠正,从严处理;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违规行为,必须上报驾驶人信息,纳入到“黑名单”管理,两年内不得在全市范围内驾驶道路客运车辆,坚决杜绝违规运营行为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严格执行驾驶人安全告知和“五不两确保”安全宣誓承诺制度,发车前,驾驶员必须向乘客播放《道路客运安全告知视频》,必须面对乘客承诺“在驾驶过程中不超速、不超员、不疲劳驾驶、不接打手机、不关闭动态监控系统,确保乘客系好安全带、确保乘客生命安全”,切实强化客运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
逢包必检逢疑必查强化客运站安全监管
全市交通系统各运管部门进一步强化驻站管理,加大现场检查频率,督导全市各等级汽车客运站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配备足额专业的例检人员和例检设备,严格落实“三不进站、七不出站”安全管理职责,实行开包检查、逢包必检、逢疑必查,严禁“三品”进站、乘车、上路;认真核实客车的核定载客售票和检票,防止站内超员和带“病”车辆出站;认真检查途经高速公路车辆全体成员安全带佩戴情况,乘客及司乘人员有一人未按规定佩系安全带或安全带失效的车辆,一律不得出站上路,并及时进行提醒,劝导乘客树立安全带就是“生命带”的安全意识。
严发“包车牌” GPS实时监控强化客运车辆管理
全市各包车(旅游)客运企业开展包车运输业务时,必须严格按照包车牌发放程序发放包车牌,并设置专人严格审核包车合同上的从业人员、运次时间安排以及车辆安全例检情况等信息。严禁客运包车异地经营以及个人承揽学生集中包车业务,杜绝出现违规运营行为。全市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严格落实GPS动态监控制度,对三类以上客运班车、客运包车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控,对于客运车辆违反凌晨2时至5时落地休息制度、超速20%、超员、故意关闭监控端、包车异地经营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违规行为,纳入“黑名单”从严处理。
合理安排班次严查超员超速做好农村道路客运工作
“两节”期间,农民群众探亲访友、进城购物等出行需求较大,各县(市)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督促辖区内客运企业做好应急运力和旅客运送准备工作,在遇集市、庙会等客流高峰时段,加强车辆调度,及时增加班次密度,确保运力充足。同时,客运执法人员要严厉打击农村客运班车超载超速、线路垄断、无证经营、不按核定站点停靠、违规揽客、拒载、中途甩客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的乘车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