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良心 回报社会
——记市政协委员、唐山市恒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海明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 孙愫 通讯员 常永利 杨群)没有为了节省开销而降低电梯品质,所开发楼盘里的电梯被北京业内同行所称赞;没有看重最盈利、最快的地产开发模式,却在开发商业住宅地产项目的同时探索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养老型地产。
有人说她不会算细账,但她却说:“无论大事小事但求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就恒和的长远发展来说,把眼前的事情扎扎实实做好就是我们的目标。”这就是市政协委员、唐山市恒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海明。
马海明是土生土长的古冶人,在涉足房地产之前,一直在钢铁、煤炭、贸易公司等领域打拼多年。2011年,她创建了恒和地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开发为重点、以经营为龙头、以质量为根本”的理念与经营方针,带领公司走品牌化之路。在做好开发项目的同时,她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每到逢年过节,马海明经常去养老院慰问献爱心。然而,通过多次慰问,她深深感受到,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如果公司的地产方向朝养老型地产发展,用“健康、快乐、居家”的新理念和新思维方式来帮助解决将来大众要面临的养老这一社会问题,也是企业为社会发展所尽的一点微薄之力。
为了学习了解各国的养老情况,她先后组团带队去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双连安养中心以及日本大阪等地进行养老项目的实地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同时组织人员参加各种养老管理、实操培训班的学习交流。在该公司开发建设的古冶·和逸居住宅项目中,她探索了集养老、“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智能家居于一体的模式,并重点针对老年人开展托管服务,用2栋楼进行先行试验。“通过试验能让我查找到服务管理中会出现哪些问题,为更好地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打下基础。”马海明表示,针对将来会出现的社会养老难题,公司还将重点开发另一项目——恒和南湖养老中心,打造集度假养生、养老、康复医疗、护理培训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智能化健康社区。
致富不忘家乡,不忘百姓。马海明带领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回报社会。为美化古冶造福家乡百姓,在古冶区政府、区发改委的重点支持下,该公司进行了纯公益性投入——建设古冶文体中心项目,预计年后开槽。此外,她还多次捐款捐物给身处困境的家庭;每逢国内有重大灾害的时候,她都踊跃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
自2013年担任市政协委员以来,除广泛参与政协各项活动外,马海明认真履责、积极参政议政,提出了关注孩子基础教育等多个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提案。今年,她准备把《关于搭建“互联网+”政府信息平台加速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提案》提交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