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唐山>教育 正文

孩子问“为什么”,不一定是为正确答案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7-06-15 15:41 来源: 搜狐教育

  原标题:这位科学家奶爸说:孩子问“为什么”,不一定是为正确答案

  为人父母,大概都有过被孩子“打破砂锅”问得“走投无路”的时候。身为“80后”科学家奶爸,浙江大学生物学教授王立铭怎么应对女儿的“十万个为什么”?接受外滩君专访时,他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孩子提问题,不一定是为了区分正确和不正确的答案;如何为一个问题找到合乎逻辑的答案,才是重要的技能。

  在美国版知乎Quora网站上,曾经有一个经典问题:我的孩子对什么事情都要问“为什么”,我该怎么做?

  被点赞最多的回答描述了大学化学教授Stephen McNeil和他三岁的女儿萨拉之间的一段对话。

  萨拉:爸爸,你为什么要洗澡?

  爸爸:因为我身上很脏。洗澡能让我变干净。

  萨拉:为什么洗澡能让人变干净?

  爸爸:因为如果我用肥皂的话,水就能把脏东西冲走。

  萨拉:为什么水能把脏东西冲走?

  爸爸:因为香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

  萨拉:为什么香皂是活性剂?

  爸爸:这个问题问得真棒!肥皂之所以是一种表面活性剂,是因为它能形成一种水溶性的胶束,这种胶束可以抓住其他不可溶的污垢和油粒子。

  萨拉:为什么?

  爸爸:这个问题就复杂了。对于这个问题有多种解释,取决于你采用的是鲍林标度还是密立根标度……

  (停了一会儿)

  萨拉:我没听懂。

  爸爸:没关系。我的大部分学生也不懂。

  如果你看到这里会心一笑,那大概也会对我接下来要讲的事情感兴趣。

  带着和Quora上一样的问题,外滩君找到了中国版的科学爸爸——王立铭。这位80后爸爸本科毕业于北大,在美国最好的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大学生物系读的博士,现在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教授和博导。王立铭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六岁,小女儿一岁。

  这样一位生物学家爸爸也会被孩子接连不断的“为什么”困扰吗?答案是会,也不会。会,是因为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王立铭的女儿每天也会问他无数个“为什么”,但与那些问到最后要么家长回答不下去、要么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双方都不能满意的状况相比,王立铭和女儿之间总能有一个happy ending。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

  王立铭说,我们首先要意识到“为什么”是个很特别的问题。

  为什么“why”是与众不同的?

  小孩子一般从两岁左右的时候就会开始问问题,其实对家长来说,最为困惑的就是回答到最后发现回答不下去了。

  如果我们把问题进行一个大致的分类,就会发现问题主要有五类:who,what,when,where,why。在这经典5W问题之中,“为什么”和其他四种问题有本质区别。

  举个例子,其实很多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说出像“刚才我和奶奶在楼下玩”这样的句子,这一句话中就包含了时间、人物、地点、做了什么等信息。对于孩子来说,把这4W的内容描述清楚并不困难,对于家长来说也不难回答,只要稍加观察就可以得出答案。

  但要回答“why”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why”想问的其实是几件事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不是通过简单的观察就可以解决,其实标志着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转变。

  所以,当一个人问出“为什么”的时候,不管这个人多小,隐含的信息就是他觉得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有逻辑、有因果关系的,否则就不会问出这种问题。而这也是孩子探寻万千事物本质的开始。

  常见的三种错误回答方式

  这样看来,当孩子问出第一个“为什么”的时候,其实算得上是一个充满理性光辉的时刻。不管他们是出于好奇心,还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兴趣,家长都应该感到高兴。但真实的情况很可能会像本文一开始那个“为什么要洗澡”的故事一样,孩子会有无穷无尽的“为什么”,直到家长被问到崩溃,用下面几种回答草草收场:

  ? “没有什么为什么,这个事情就是这样的。”

  ? “这是我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我的老师就是这么告诉我的。”

  ? “等你长大就知道了,现在你不需要知道。”

  很多家长可能都意识到了这些回答方式不对,也会尽量避免。即使这么回答,也都是无奈之举。但这么回答会带来哪些弊端?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超级理性的科学爸爸王立铭先把这些对“为什么”的究极回答方式进行了分类。

  第一种就是不可知式。不可知是一种哲学理论,认为人的能力不具备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种回答方式的本质是,只接受观察到的结果,但是放弃去理解背后的逻辑关系。

  有人会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被安排好的,但是怎么被安排好的就不管了——“没有什么为什么,这个事情就是这样的”就属于这一类的典型回答。

  第二种回答方式在中国家庭里很少出现,王立铭把它形容为神学式,就是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

  第三种回答在中国特别普遍,是不应知式。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不知道,但你也不应该对它表示兴趣。这种思维方式其实在我们的文化中根深蒂固,甚至可以追溯到孔子那会儿。

  在《论语·子路》里就有讲到,一个叫樊须的学生问孔子怎么种地种菜,孔子就说这件事我没有农民知道得多。等到樊须出去之后,孔子就说“小人哉,樊须也”,意思就是像樊须这样的人不会有什么大作为,然后还给了下面的解释:

  大致意思就是,作为一个国家干部,你只要关心怎么把国家治理好,人民的道德水平提高之后,自然会有人来种地,你根本就不需要关心这样的事情。它所传达的思想其实就是你作为这样的一个人,对于很多问题,你压根就不应该关心。

  我们这些回答问题的方式本质上对孩子传达了两个讯息:

  第一是存在一个既定的认知范围,孩子只能在这个范围里探索,不能走出去。如果出了这个范围,就会碰到你压根不可能或者不应该知道的问题。

  第二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权威答案,不管这是来自于父母、老师、课本,还是神。

  这样的弊端很多家长也都能意识到,但事实上如果面对孩子的每个问题都用非常理性的方式来回答,那家长也就不用干其他事情了。难道我们就没有一个更加正确有效的方式来回答孩子们的“为什么”了吗?

  这就要提到王立铭和我们谈到的最后一种回答方式,也是他不断在家中实践并且想要分享给家长们的一种。

  承认人类认知的有限

  家长们千万不要小瞧一个孩子能问出来的问题,很多时候问到最后,可能就是一个全人类都不知道、并在寻找答案的问题。比如像“太阳为什么会发光”这个问题,可能很多孩子在或早或晚的某个时刻都会问到。我们也或许都能够提供一些线索,比如核聚变,但整个科学界其实都没有得出一种被广为接受的答案。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向孩子承认,人类的知识是很有限的,我们对于大部分问题的了解也是很有限的,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答案。

  但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向孩子传达一种信息,那就是确实有很多人关心这个问题,但没有人知道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是什么,可是我们总是可以等到一个人回答这个问题,而这个人也有可能就是你,你可能在某一时刻就会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些知识和线索。

  这个回答方式看似简单,但其实很少有家长会耐心地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因为作为家长本身,面对孩子的疑问总希望自己能够提供一些线索。

  我们确实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相关资料,告诉孩子大概已经知道的知识,也要向孩子承认其他的部分自己和整个人类社会都还不知道。王立铭说,以他女儿为例,得到这个回答之后往往会很开心,因为她问出了一个没人知道答案的问题。

  很多家长看到这里可能也会产生顾虑,如果面对孩子的很多问题都不能准确地回答,长此以往不但有可能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也许还会影响到孩子对世界的一些认识。

  孩子需要的或许并非正确答案

  在向孩子传递这个信息的基础之上,王立铭说他还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在给出自己的答案之前,会先反问女儿一句“你觉得是为什么”,然后让她试着猜想几个原因。

  所以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孩子在问为什么的时候,是表明他们相信事物之间是有联系、有因果关系的,但这并不说明他们真的是在探究哪个因果关系是正确的。

  大人们往往会以自己的方式思考,那就是当问出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可能的答案,其中有一种或者几种是正确的,其他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希望把这些答案区分开。

  但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问出这些问题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区分出正确和不正确的答案,或者说他们不一定是要找出那个正确的答案。

  王立铭说他慢慢意识到,很多时候孩子们问“为什么”其实可能只是为了得到一些智力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即便孩子们真的是在探究事物之间的关系,那么借由这个问题,他们已经得到了一系列的关系,只要这些关系是符合逻辑的、能自圆其说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究竟正不正确,其实对孩子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比如,“天为什么是蓝的”,就是孩子会问的经典问题。王立铭的女儿也曾经问过他,他就会先让女儿提出一些自己的猜想。女儿说有可能是因为在地球的外面罩了一个蓝色的气球,其实女儿在想出这个答案之后就已经满意了,她并不会介意这个答案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而王立铭说他也不介意,原因是因为他还会做下面的事情。

  用问题推动孩子思考

  我们都知道“天为什么是蓝的”的正确答案不是因为地球外面有一个蓝色的气球,这个答案从科学角度来说相当于什么都没有回答,但它是符合逻辑的,在孩子的世界里确实能够解释这个问题。但没有正确的答案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地糊弄孩子。

  所以更重要的是一个逻辑推演的过程,这是一个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的技能,就是如何为一个问题找到合乎逻辑的答案。

  就拿“天为什么是蓝的”这个问题举例,要怎么知道气球的理论是不是正确的,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象一下。比如很容易就会想到可以让人乘坐宇宙飞船,如果真的在地球外面有一个气球的话,宇宙飞船或早或晚就会碰到这个气球。可是我们已经有很多从太空中拍到的照片,那些照片显示即使周围已经是黑暗的空间,但依然没有碰到那个气球。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为什么眼睛可以看见东西”这个问题。其中一个可能的答案就是——眼睛会发光,即当你睁开眼睛的时候,发射出的光线就照亮了一定的范围,所以就能看见东西。这个理论在古希腊被普遍认同,因为最符合几何学的解释。

  但其实这种理论特别容易被反驳,王立铭说连他的女儿都可以轻易地想到,那就是如果我们的眼睛能发光,当走进一个黑暗的房间时也应该能看到东西。甚至如果一群人盯着一个东西看,那那个东西应该会变得特别亮,而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

  这就是王立铭和女儿经常做的事情,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当然有的时候还会加上动手操作。

  比如当女儿就问他“为什么要刷牙”的时候,他们就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实验。他们在三个试验皿当中分别装了:①糖+口腔液;②糖;③口腔液。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只有同时装了糖和口腔液的试验皿滋生了细菌

  ? “为什么刷牙”实验

  他说,也许这种讨论和实验都不能严格地算作解决问题或者是验证答案,但重要的是这些童话式的解释是符合逻辑的。

  王立铭说,他每天都会花很长时间在一件事情上,那就是当女儿来问“为什么”的时候,他会接着反问女儿“你觉得是为什么”,然后再一起讨论有哪些可能的原因。这样就不再是一种单向的只有孩子在不断追问“为什么”的过程,而是一种互动交流,不仅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在不经意间给家长完全不同的思考角度。

  在与这位逻辑能力超强的爸爸对话的过程中,外滩君对于很多曾经言之凿凿的结论,经历了一番推倒重建。我们认为重中之重的科学知识对孩子来说真的是最重要的吗?答案真的不是一定的,因为哪怕是科学本身也在不断地在经历推翻重建。

  王立铭说,对孩子们来说,科学教育重要的从来都不仅仅是知识点,而是思考问题的逻辑。比起知识点的堆砌,他们更需要知道的或许应该是——这些科学知识的得出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又是通过什么手段获得了大家的信服。

  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正是王立铭最近想要做的一件事,那就是专门做一个科学教育项目,好好地讲讲这里面的故事,让孩子们对这个世界万物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他希望未来当孩子们再问父母“为什么”的时候,能够得到一个即使不完全正确但逻辑更加完整的好答案。

  

 

编辑 包田红
.
相关新闻:
父母也要学着和孩子一起成长   17-06-05
好好爱那个发脾气的孩子,需要蹲下来,耐心点   17-05-31
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每人每年奖励960元? 假的!   17-05-27
可贵天下父母心   17-05-24
让父母尴尬无比的问题,孩子再问,你就这么说   17-05-18
.
 
.
 
热点新闻
·今天,我们用这首MV向唐山的每一位追梦人致敬!
·唐山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
·唐山启动“119消防宣传月”
·企业+合作社+农户!丰润“订单萝卜”促增收
·定了!唐山11月8日零时开始供暖
·唐山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召开
·唐山路南破获以开发养老项目为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唐山市委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强调了这些大事
·“汽车整车、肉类、水果、粮食”!唐山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已拥有四大口岸资质
·环渤海地区最大LNG项目落户唐山曹妃甸 总投资32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