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唐山>综合新闻 正文

致敬!唐山大地震中的共产党员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7-07-31 8:26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致敬!唐山大地震中的共产党员

  编者按

  今年,是唐山抗震41周年。唐山人民不会忘记,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唐山视察,“看一看这座英雄的城市,看一看这里英雄的人民”。总书记指出,唐山抗震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重要讲话精神,唐山市纪委以此为契机,连续多次召开座谈会,组织党史部门、党校等有关专家学者就“唐山抗震精神中蕴含的廉政文化”进行研讨,并组织开展“信仰的力量”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发掘、讴歌在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中涌现出来的模范党员干部的感人事迹,以此诠释和展现危机关头下“唐山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光辉形象,借以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努力让新风正气在冀东大地蔚然成风。

  值此纪念唐山抗震41周年之际,我们特意从市纪委征文活动中遴选出展现基层共产党员、农村支部书记和一线党员干部这3个层面的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贾邦友:带领矿工安全上井是我的职责!

□陈欣

  时光流逝,今年是唐山大地震41周年,但开滦吕家坨矿的人们一直没有遗忘大难来临时的领路人——工友们叫他“老贾”。

  老贾名叫贾邦友,一个危难之时引领身处吕家坨矿井下的千余名工友,从漆黑一片中,努力攀登天梯一条路,走向光明获得重生的人。

  贾邦友,1932年2月生,1945年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转业到开滦,历任科员、科长、副书记、副矿长。无论工作在什么岗位,他都践行着一个军人、党员、领导的责任、信仰、担当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震前的大干

  41年前的1976年7月27日这天晚上,地震前几小时。

  快到月底了,为了圆满完成原煤生产任务,开滦所属各矿的大多数机关干部和工人都一起下井支援高产。“这天晚上的天气特别热。”时任开滦矿务局吕家坨煤矿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并主管经营的贾邦友回忆说:“当时,我正组织矿上的500多名机关干部和部分井上工人,在400多米的井下-425水平,参加对铁溜槽、铁棚子、废旧电缆、旧钢管进行清理回收的义务劳动。当时回收现场分为两处,相距1000多米的距离。我一边和大家一起干活,一边招呼大家注意安全,兼顾两处来回照应。虽然那天的回收量非常大,但大家干劲儿十足。”

  瞬间的决断

  为了不影响井下原煤生产,井下材料回收工作必须在夜间进行。“我们是在7月27日下午6时多下的井,大概干到7月28日凌晨3时。在井下搞材料回收是力气活儿,我感到大家干了几个小时够累的了,于是就一点点往掌子面(采煤工作面)上走,招呼大家准备收工,当我刚刚走到掌子面上的时候,就感觉掌子面突然猛烈晃了起来,人也站不住了。我打了一个趔趄,想靠边儿扶住铁棚子,可大地晃动的劲儿忒大,就是咋也抓不住。整个井下都在晃,掌子面顶板上的煤面子和矸子块儿稀里哗啦地往下落,采面的煤壁也‘片帮’了,正在工作的人们有的人矿灯被晃掉了,有的人帽子被刮掉了,有的人摔倒了,掌子面上满是煤尘,瞬间停电停风,井下一片昏暗嘈杂。”

  “当时人们还以为是要垮面儿(整个采煤工作面被摧垮)呢,可是稍停下来工作面没有垮。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声:‘地震了,地震了!’我先是一惊,但马上反应过来:肯定是地震,而且觉得这么大的地震不会震一下就过去。我立即意识到参加义务劳动的人很多,掌子面十分危险,必须放弃!我是军人出身,知道在危急关头一定要指挥得当。想到这里,我赶紧在掌子面上高喊:‘快撤,快往下撤,撤到大巷里去,到-425集中,在那儿等我。’我一边走,一边喊,大家听到这急促地喊声,迅速从掌子面向大巷撤离。掌子面离大巷还有一段距离,我边跑边叮嘱大家,所有人全部撤出来。同志们也边跑边喊,随之迅速来到了-425大巷。很快,井下上夜班的工人们也都差不多会合到这里。”

  “我站在大巷里,看着—张张布满煤尘汗水的脸和众多惊慌失措的眼神。”经历过无数次枪林弹雨生死考验的贾邦友,刚毅果断之下有一颗炽热友爱的心。他暗下决心,无论多大危险也要把困在井下的所有兄弟姐妹们带回地面。“我平静地面对着大家说:‘同志们,强烈地震发生了,我们虽然身在井下,但—定要保持镇定。大家稍等一会儿,我先跟井上联系一下。’”在大家迷惑茫然目光的注视下,老贾跑步来到不远处的磁石电话机前,接通矿调度室。值班的矿领导在电话里说,由于强烈的地震,全矿断电,主副井提升系统陷于瘫痪,井筒歪斜不能走人,煤仓倒了,洗煤厂的墙也倒了,井下人员上井只剩下了一条路,就是通过-425到-125,再上到-70,通过风井爬梯子间上井。

  责任压双肩

  来到大巷,大巷里早已聚集了许许多多的职工,那真是人头攒动啊,大家头顶上的一盏盏矿灯,聚光在老贾一个人的身上,一张张熟悉而紧张的面孔一一对着老贾。在他们当中有100多名机关干部,有井上前来参加回收会战的洗煤厂工人,有兄弟单位的打井施工队员,有进矿刚刚6天的新工人,另外还有几十名妇女同志。他们对井下情况和巷道避难路线都不熟悉,如果组织不好这次井下撤离,后果将不堪设想。此时此刻,老贾的心里沉甸甸的,深深感觉到大家生命的安危像大山一样压在了他的双肩之上。

  但军人的勇往直前,党员的担当,领导的责任,令他默默地带着这支队伍先撤到-425主井口附近,老贾又与矿调度室联系,得到的回答是,主井提升系统短时间送不上电……

  临危勇担当

  求生,只有风井一条路,正好比自古华山一条路一样,已经是别无选择了,不好走也得走。去风井,要通过中央主矿,由于停电,井下排水系统工作停滞。撂下电话时,地下水已经开始慢慢上涌。眼下,是越积越多的矿井地下水,是越聚越多的工人干部们。形势紧急,时间紧迫,老贾立即召集现场各单位的负责人开了—个“火线”紧急会议。根据大家的意见,当即决定:成立井下临时党支部和人员撤离井下指挥部,由他亲自担任党支部书记和撤退总指挥。可以说,关键时刻,一个军人、党员、干部的风采、风格、境界,在老贾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着一双双期盼的眼神,老贾镇静地告诉大家,只要我们能够安全上井就是看到了光明,我们必须鼓足勇气;在撤离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互助,一切行动服从指挥。队伍撤退的顺序是,兄弟单位的同志先走,然后是井上工人、采煤工人,最后是机关干部和党员。党员、干部在生死危难的关键时刻要经得住考验,舍己为人。各单位都要先群众后党员,先工人后干部,领导必须在最后撤离。老贾宣布了撤退路线后,还专门提醒大家要照顾好女同志和体弱的同志。

  智慧的选择

  紧张时刻老贾静了静神,仔细琢磨下一步的走法,在脑子里勾画出了带领大家撤离的线路图。从-425大巷到风井口有十几里的路程,巷道昏暗,道路湿滑,上山坡度陡,这十几里路可真不好走。光-425大巷到-125巷就要爬800米上山,从-125大巷到-70回风道还有300多米上山。特别是到最后的关口,风井的梯子道,垂直贴在井壁上,每次只能上一个人,这1000多人着急上井造成拥挤怎么办?虽然困难、危险都摆在前头,但只有跨过这些艰难险阻,才能看到生命的曙光。1000多人在并不宽敞的井下巷道里,犹如一条长龙缓缓蠕动着。就是在这个决定生死的通道里,正是因为有了老贾镇定自若的指挥,才没有造成混乱、拥挤,有的只是井然有序。

  老贾带领大家很快到达800米上山的下坡头,人们彼此互相搀扶着开始上山。“当时还是余震不断,我和临时指挥部的几个同志,一会儿走在前面,一会儿走在后面,关照着大家要注意安全,鼓励着大家加快速度。”老贾说。“在800米上山的途中,由于上山陡滑,不时有人摔倒,马上就有人扶起;有人体力不支,立刻就有人在前面拽,后面推,那患难与共的情景十分感人。所有因大难聚集在一起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努力向前,安全返回地面!翻过800米上山,又走过了-125大巷,再爬过了300米陡坡,终于来到了最后的关口——风井口的梯子道前。”

  通天一条路

  风井的梯子道是地震当天在吕家坨煤矿井下的全部工人们上井生还的通道,可以说是一条“通天之路”。但是,那里的条件十分险恶,由于是矿井通风用井,通往地面的梯子平时没有人使用。井壁的淋水不停地顺着井筒向下倾泻。这条上下长达90多米的梯子道,分为14节,窄窄的梯子道只有一人肩宽。上人多了,会造成拥挤,甚至使嵌在井壁上的钢筋梯子道坍塌。梯子—塌,大家上井的路就算是断绝了,那么,剩下的人就会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上人少了,时间拖延长了,如果再次发生大的地震,井口变形,留给剩下的人生存的机会便会失去。“摆在大家面前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绝对维护好攀爬梯子道上井的秩序,做到紧张而不慌乱,以求得以最快的速度有序撤离井下。”老贾说,同时让各单位清点完人数后,由机关干部担任临时秩序维护员,组织人员有序撤离。

  “女同志先上!我指挥着,眼看着女同志们一个接一个地爬上了紧嵌在井壁上的铁梯,心想,她们每攀上一级便向生还靠近了一步。她们头上是暴雨般的淋水,脚下是不断摇动的大地。有的女同志连劳累带惊吓,腿软了,登不上去,其他人就在前边拉,后边推,重点保护,并告诉她们生死关头,自己必须坚强起来。一个、两个、三个……我一边用矿灯照明,一边清点着人数。无数矿灯光柱无声地照耀着她们,给了她们走向光明的勇气和力量。”

  “兄弟单位打井队的人上!”

  “老工人上!”“新工人上!”

  老贾认真、负责、关切的话语里,字字句句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更闪耀着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光芒。

  洗煤厂工人上去了,采煤区的工人上去了,各单位的领导在自己的队伍撤完后都向老贾报告之后也随队上去了。随后是机关干部撤离完毕。最后,临时党支部和指挥部的同志才登上梯子向上爬。这时的他们是一群真正受人尊敬的领导者,更可以说,是最可爱的人。老贾是最后一个返回地面的,已经是7月28日上午8时半了。井下人员撤退共用了近5个小时。老贾刚刚在风井口露头,不知谁喊了一句:“你们看,老贾上来了!”大家看他上来了,一下子拥到他的身边,老贾心里一阵发热,经历了难以言表的绝望与希望的一幕,看到患难与共的战友们,百感交加的老贾和他们紧紧握着手。“当时我只是反复说着一句话: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这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昔日冲锋陷阵的军人,危难之时镇定自若指挥井下人员安全撤到井上的矿领导,一时感慨、感动、自豪,眼里噙着泪花。

  唐山大地震虽然过去41年了,人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位矿工们亲切称之为“老贾”的贾邦友,在地动山摇之时,挺立在前,组织引领着吕家坨矿井下的1000多名同志逃离鬼门关,胜利返回充满阳光的美好人间。是贾邦友临危不乱,妥善指挥,将井下人员全部安全带出地面,无一人死亡,在伤亡惨重的唐山大地震中,创造了一个奇迹。

“我是党员!”

—记唐山大地震中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孟繁玉

□张宝华

  41年前的大地震,对于每个唐山人来说都是永生难忘的。在那场灾难中,丰南区(县)董各庄公社双坨村党支部书记孟繁玉犹如一个“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将军,用一句“我是党员”撇开了一切,坚定不移,指挥抢险救援。

  往往,质朴的语言背后,都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大地震发生的时候,他被埋在废墟中,在村果园——“桃树园”值夜班的大队长张会文赶回来,把他拉了出来。灾情让他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和责任所在。

  所以,他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赶紧组织党员扒人!他忍着骨盆骨折的疼痛,被附近爬出来的人架着、搀着,蹒跚在混沌飘雨的废墟中。

  地震时,他二儿子孟祥云正在黄各庄教师进修班学习。震后不长时间儿子背着一个砸伤的同事回来了。儿子回来后,他再不用别人搀扶了,而是让儿子背着同事。从废墟中爬出来的党员,在他的组织下马上组成了“党员救援队”。每到一处,他都让儿子放下他,赶紧跟随救援队扒人。他则艰难地侧倚在废墟上,高声喊着:先救近处的,先扒活着的……

  他的声音汇聚了精神,他的精神凝聚了力量。

  他挥手指挥救援的时候,女儿们还都在废墟中埋着呢!爱人哭喊着,狠劲地扒着砖石瓦块,等他让儿子背着回到家中的时候,三个女儿被救出来了,大女儿却永远地去了。正所谓: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灾难面前,他忘了关于家的一切!

  他快言快语,底气十足,张口就是一句:我是党员,我必须得这样!

  其实他这句话说得最多的是跟自己的爱人。他的干练、雷厉风行在家乡是出了名的,听他女儿讲了地震时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他的形象更清晰了。

  地震时大儿媳妇带了孩子在娘家,也没能幸免,留下了几个月的小孙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孟繁玉的爱人拉扯着孙子,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给孩子喂一点米汤。看着孙子,想起儿媳,更想起大女儿。身为村妇联主任的大女儿已是妈妈的主心骨了。当妈的过不了这个坎,嗔怪他没有先扒女儿们,没有让儿子先救救家里的人。但他每次都只有一个说法:我是党员!我是书记!当时我要是不组织咋弄啊!

  他太朴素,太实在,共产党员的称号在他心里的分量太重,他想用一句“我是党员”掩盖流血的伤痕。都说母爱如水,谁又不说父爱如山呢。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只是他以另一种形式诠释了他的大爱。但剜心的疼痛也让五十几岁的汉子几度哽咽落泪。那坍塌下来的石头、檩子尽管搬开了,但始终如压在他的心头清理不掉。

  大地震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飞机时不时就在村庄上空盘旋,人们便挑了红色的衣服猛劲地高举,猛劲地晃!有一天,村西又来了飞机,下降,下降,然后人们看到了打开的舱门,接着,一箱箱饼干扔了下来。孟繁玉让大家把饼干都送到大队那去,统筹周全着整个村子,分发饼干。对外地支援的衣服等救灾物资,都是优先照顾伤残伤亡严重的人家。他让家人扒出自家的粮食支锅做饭,先给伤残的村民端过去。之后,安葬逝者,又是亲自指挥。他细致到了每一个环节。

  但他又很霸道,在分配那些东西时他家本该得到照顾,但他却不让家人去领,一点也不许领。

  他的小女儿淑华说:父亲是把所有受伤的人都送走以后才转院到了吉林,3个月以后回来的,回来时还没太好,还是一瘸一拐的。她说,尽管父亲没有把大姐救出来,没有让二哥留下来救我们,尽管那时我们也很艰难,却没能分到一点东西。尽管以后二哥参军他一点忙也没帮上,但我们一点都不怨父亲,最佩服的也是父亲。没有私利,我们心里都踏实。

  佩服的何止是他的家人,直到现在,老人已经不在了,村里人提起他,都能讲一段地震时他组织救援的故事,说他脾气暴,倒是这暴脾气多救活了不少人。

  一个小村的党支部书记,没有喊出什么豪言壮语,而是在天灾面前,用他炽热的心,用“我是党员”的信念和责任担当,谱写了一曲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感人篇章。

一位以身殉职的共产党员

—记开滦唐家庄矿通风区炮药库管理员张勇

□郭书文

  1976年7月27日22时许,是这天的最后两个小时。

  夜间10时班的工人,陆续下井了。开滦唐家庄矿通风区炮药库管理员张勇照例提前下井,进入工作岗位按规定交接班,经“清点库存,账物相符”,双方在接班记录上签了字,交接手续办理完毕,进入工作状态。

  井下炮药库,是储存采煤爆破器材的地方,属于矿山“要害部位”。炮药房管库工张勇,当年26岁,中共党员,是一名复员军人,浓眉大眼,长得很帅气。他到炮药库工作有几个年头了,为在矿山“要害”部位工作而深感自豪。他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对工作一丝不苟,严格遵守炮药库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始终坚持把炸药、雷管分别放在两个石硐里。库房是严禁烟火的,库内使用的都是防火电线、防爆电灯,每天都要检查一次电路,多年来没出现一次隐患性事故。他长年身在要害部位,时时刻刻警示自己“居安思危”。

  手表的时针,已经指向凌晨3点42分,井下各采面支领炮药的人少了,库房显得很宁静。突然间,巷道剧烈地颠簸晃动,井下防爆灯都灭了!通向井上的防爆电话毫无声息。不一会儿,砰!砰!砰!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巷道的寂静,几位炮工把剩下的炸药雷管交回并告诉他说:“张师傅,地震了!快走吧!”张勇办好接收手续,并没有走开。他发现还有炮工没有交回炮药箱,就静静地等候在炮药库。又过了半个多小时,他的妹夫刘全德风风火火地跑过来,大喊:“大哥,井下停电了!快走吧!大巷进水了!”张勇告诉他说:“还有炮工没来,我等他!”不一会儿,那位炮工交回了剩余的炮药,叫他一起赶快撤,张勇第三次谢绝上井!

  大地震后,井下停电不能向井上泵水,意味着矿井将被水淹!井下只剩下泵房的李景贵和张勇了,李师傅再三告诫张勇:“淹了巷道就没法上井了,咱们一起走吧!”张勇回答说:“大哥你走吧!这么多炮药,为了矿山的安全,我不能擅离职守,我不走!”张勇最后一次拒绝离岗上井逃生……

  当人们发现张勇时,已是3个月以后排水恢复生产之际。张勇静静地伏在炮药库那张办公桌上,留下了绝笔:“我是矿工,也是战士!我要与炮药库共存亡,这是我的职责。”张勇以一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为了确保矿山安全以身殉职。现场的干部和工人无不潸然泪下……

  笔者曾在矿公安分处工作过,知道矿山“要害部位”的制度,特别是井下炮药库的管理人员“不准擅离职守”,不由得为张勇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坚守岗位、以身殉职而由衷赞叹!通风区的领导说,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满腔热血,一年四季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笔者从他的亲人那里了解到:他是热爱党、严守纪律,热爱矿山的普通矿工。张勇同志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为确保矿山安全,自我牺牲、以身殉职的精神,教育了老矿区的一代共产党人。他舍生忘死的英雄事迹,在矿区广为传颂。在大地震41周年之际,谨以此文向遇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向抗震救灾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编后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41年前,猝然来袭的大地震,虽数秒之内就把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平地,却撼不动唐山人民抗震救灾的信心,更撼不动广大共产党员坚如磐石的信念。共产党员临危不惧,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勇往直前,让鲜艳的党旗在废墟之上高高飘扬。回首那惊心动魄的每一个瞬间,人民群众清晰而切身地感到:大灾大难面前,共产党员就是主心骨!

  ——共产党员李玉林飞车直奔中南海报告灾情那一幕也就成了永恒的经典。他最后失去了14位亲人。

  ——地震过后3个小时,从废墟中脱险的几位年过半百的市委领导,顾不上包扎好淌血的伤口,迅速成立起抗震救灾指挥部,赤身露臂的站在路边告诉过往的行人:“市委还在!”

  ——唐山陡河电厂值班长、共产党员郑荣祥,不顾个人安危,在一片黑暗之中,拉下一个个电闸,又冒着发电机里尚有氢气随时会爆炸的危险,三次冲进厂房,打开排气阀,避免了电机爆炸。而家里6口人全埋在废墟里。

  ——花园街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袁秀文8位亲人都压在废墟下边,亲人的呼救声就响在耳旁,可她知道自己是花园街500多户、2400口人的当家人,为了救别人却耽搁了救家人的宝贵时间。

  41年前,唐山的共产党员用义不容辞的责任、义无反顾的担当、高度自觉的党员意识,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宗旨,为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新的标高和唐山范例。在唐山抗震救灾、重建新生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从党的高级干部到普通党员,从解放军、医疗队再到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时时处处都闪现着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除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唐山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最充分最真切的检验: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心手相连,风雨同舟,共同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

  抚今追昔,新唐山天翻地覆慨而慷。唐山历经大地震劫难而不垮,创造了在大地震废墟上涅槃的奇迹。特别是近年来,唐山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四个干”抓落实机制,紧紧围绕“三个走在前列”、加快推进“三个努力建成”、建设国际化沿海强市的宏伟目标,抓住国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克服重重困难,使这座英雄城市再创辉煌。

  (本版稿件由市纪委宣传部提供)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编辑 张凌
.
相关新闻:
唐山移动开展"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微故事演讲比赛   15-12-07
29年的坚守——记路南国税局优秀共产党员刘雅瑞   15-11-04
记国网乐亭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   15-10-22
记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刘汉宝   15-09-07
脊梁——记省国税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赵宝绪   15-07-11
.
 
.
 
热点新闻
·今天,我们用这首MV向唐山的每一位追梦人致敬!
·唐山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
·唐山启动“119消防宣传月”
·企业+合作社+农户!丰润“订单萝卜”促增收
·定了!唐山11月8日零时开始供暖
·唐山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召开
·唐山路南破获以开发养老项目为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唐山市委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强调了这些大事
·“汽车整车、肉类、水果、粮食”!唐山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已拥有四大口岸资质
·环渤海地区最大LNG项目落户唐山曹妃甸 总投资32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