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平
媒体上经常有举办文化类比赛的消息,如诗书画作品展、赛,专题征文征联,以及宣传词、广告语征集等。过去我对此没太在意,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也有选择地参加了一些应征参赛活动。我体会,参加这类小赛事还挺有意思,可获得许多益处。
有利于锻炼和强化心脑功能
这些活动多属文化素养和文字水平的较量,要拿出像样的东西,必须用心思、动脑筋。在琢磨内容、推敲文字的过程中,自然就把大脑充分开动起来。对此,我在写一篇应征稿中感受很深。在我市创建健康城时,有关部门曾发起征集健康歌谣活动。为响应此举,我写了几句顺口溜,觉得意犹未尽,想再伸展些,但由于这一形式作品需要合辙押韵,怎么也想不出合适的词来了。于是我把此事挂在心头,开动脑筋,朝思暮想,一有所得便马上记下来,越记越多,像是泉眼被挖通了,不几天时间竟然积了130多句,最后写成一篇《戒烟限酒歌》。此歌谣因内容有针对性,读来较生动上口,不仅为征集部门所采用,还在报刊上发表了。
能促进知识技能的充实与提高
应征的作品需要紧扣主题并以恰当的形式和精准的文字加以表现,与之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如果不足,则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东西,弥补“短板”。我对诗词的写作一直比较喜欢,但只是随意而为,未能认真按其格律要求写作。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北京几个单位发起诗书画作品比赛,向海内外征稿。我在青年时期从《新儿女英雄传》中看到白洋淀地区人民打鬼子的故事非常感人,几年前又曾到那里参观过,便想以此为题材写首诗词,参加这一赛事,题目拟的是《西江月·咏赞白洋淀雁翎队》。要参赛就得认真对待,力求写得好一些。为此,我从网上查阅关于《西江月》如何正确填词的写作要领,用心揣摩,矫正过去填此类词的不当之处,按其格律要求填写成篇,并用毛笔书法的形式将其寄送北京参赛,结果竟被评为金奖。
可以为生活增添乐趣
我不大在意参赛得不得回报,我觉得参赛就想得奖,得不到就憋气上火,那太不值了。当然,如能时不时得点奖品或纪念品什么的,也是个乐子。赵州桥建桥1400周年时,当地政府举办征集楹联活动。因我曾参观过号称“天下第一桥”的赵州桥,深深为中华民族高超的创造智慧感到骄傲和自豪,就想趁参赛抒发一下赞颂之情。所以我根据参观记忆和相关资料,写了一幅56个字的《赞赵州桥》长联。但是没想到竟被评为楹联类比赛唯一的一等奖,主办单位邀请我带家属出席颁奖仪式。我与老伴应邀前往赵县,在赵州桥公园参加了颁奖活动。不仅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款待,还参观了名胜古迹,并接受了记者专访。
参赛获奖高兴,不得奖我也从不懊丧。曾有不少次我什么奖都没得,但心里也处之悠然。我认为,无论得奖与否,通过动脑动手已使身心受益,并且丰富了生活,把落选的作品自己留存下来或赠人,感觉也挺好。同时,有些赛事带有公益性,为之投些心力也就是为社会作了点儿贡献,有无回报都感到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