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虽低口味却美——“杨树吊”被搬上餐桌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赵春卉)每年春天,很多杨树上挂满了杨树花,咱唐山人喜欢叫它“杨树吊”,像一个个大毛虫,虽说样子比较丑陋,但是据说味道很是鲜美。眼下正是“杨树吊”最嫩的时候,很多市民开始捡拾“杨树吊”,回家做出各种美味尝鲜。
最近几天,有心的市民会发现,一些年长的大爷、大妈总是在杨树下抢着捡拾“杨树吊”,看着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有些吓人的“杨树吊”怎么会有人特意捡拾呢?记者有些纳闷。一打听才知道,这“杨树吊”是雄杨树开的花,与惹人烦的像棉絮一样的雌杨树花不同,它的花是棕红色的,长在树上像“毛毛虫”一样,它的花期在3至4月,是一种口味不错的野菜。据了解,“杨树吊”既能吃又能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泻化湿、养胃健脾的作用,春天容易上火,吃点“杨树吊”能败火。“杨树吊”的吃法很多,人们主要是做馅,和肉一起做馅,用来包饺子、包大包子、做馅饼等,味道异常鲜美。“超喜欢吃,要多放些肉馅儿会更香!小时候经常吃,今天在我们小区的杨树下捡了一大兜,准备让孩子也尝尝。”市民杨阿姨笑着说,她这两天和她的老伴儿捡拾了许多“杨树吊”,除了现做现吃还冰冻了几个大团子准备以后解解馋。“鲜嫩的‘杨树吊’先用凉水洗干净,再倒在开水里焯一下,攥干水分放点蒜泥,加点醋,倒点香油,加点盐,就变成了一道美味凉拌菜。”市民刘先生笑着给记者介绍吃“杨树吊”的妙招儿。
虽说“杨树吊”美味又有药用价值,但是市民在吃之前一定要看清楚,不是所有的“杨树吊”都可以吃,红棕色的最好吃,比较紧实,没有变老,等它变成棕褐色之后就软趴趴的,大大降低了口感。另外一定要注意,脾胃虚寒的人忌用,这类人尽量别吃“杨树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