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3 7:37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环渤海新闻网

滦州市雷庄镇民间艺人用秸秆自制《清明上河图》

原标题:滦州市雷庄镇民间艺人用秸秆自制《清明上河图》

  图为滦州市雷庄镇农民王仲用小麦秸秆制作的《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存世的精品之作,被列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声名显赫,仿摹者众多。滦州市雷庄镇农民王仲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用小麦秸秆制作了别具一格的《清明上河图》。整幅作品长10米、宽0.7米,画面疏密相间、恢宏大气,人物造型生动、神态逼真,生动展现出北宋年间的民俗风情和社会生活画卷。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聂明 梁赞英)《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存世的精品之作,被列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声名显赫,仿摹者众多。滦州市雷庄镇农民王仲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用小麦秸秆制作了别具一格的《清明上河图》(如图)。

  今年47岁的王仲是雷庄镇前何寨村一位普通农民,自幼酷爱美术,对传统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多年的积累,为他日后从事民间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王仲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关于秸秆画的新闻,从此便与这门传统技艺结下了不解之缘。

  多年来,王仲全身心投入到秸秆画创作中,从最初尝试的一些小幅作品,到后来创作的《中国龙》《竹报平安》等精品,他不但掌握了这门技艺的创作技巧,而且形成了气韵生动、神态逼真的艺术风格,并多次在滦州市民间艺术精品联展中获得金奖。但是,王仲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努力尝试更高层次的艺术创作。

  自2014年以来,王仲着手创作《清明上河图》。为精准把握这幅名作的内涵,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深入了解原作的时代背景,并对照画作临摹本仔细揣摩,最大程度展现这幅名作的神韵。在创作过程中,王仲努力提高自身技艺,大胆借鉴了工笔画、印染、熨烫等技巧,并不断创新工艺,解决遇到的难题。

  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王仲创作的秸秆画已全部完成。整幅作品长10米、宽0.7米,画面疏密相间、恢宏大气,人物造型生动、神态逼真,生动展现出北宋年间的民俗风情和社会生活。作品既包含城楼、桥梁、茶楼、酒肆、楼船等景致,又包含摊贩、游客、挑夫等各类人物,特别是在作品的核心部分,王仲运用娴熟、精湛的技艺,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以及游人如织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编辑: 王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