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9 8:0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河北日报

踏访“第一”,见证英雄城市闪光足迹

  踏访“第一”,见证英雄城市闪光足迹

  70年间,唐山经济总量较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了372倍。

  从“煤都”“钢城”,到运输中心,生态之城,创新基地。这个重生,并不断再生的城市足迹,由一个个“中国第一”“河北第一”串联而成。

  从新中国第一件骨质瓷,到钢铁第一城;从中国第一列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到第一列常导中低速磁浮列车……

  唐山之变,在一次次全新出发中,不断提速向前。

  24小时,174.5万吨货物自唐山港往来出入;

  24小时,2列完成调试的“复兴号”车辆下线;

  24小时,1972.6亩土地被新栽植的树木染绿;

  ……

  这是座英雄的城市,每一天都踏上全新起跑线的新生之城。

  时间:8月5日07:30

  地点:路北区祥富里社区(唐山是我省第一个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的城市)

  “一、二、三,起!”随着物业师傅李海宽一声吆喝,祥富里社区中心花园里最后一把旧椅子被“拿下”,清一色黄澄澄、鲜亮亮的新长椅占据了“C位”。

  “这椅子忒舒服!咱祥富里的变化一天一个样,真想把这些好消息捎话给总书记呀。”76岁的社区老党员董桂明说。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时专门到这里看望居民。当时,董桂明还跟总书记握过手。

  43年前的“7·28”大地震,将百年唐山夷为墟土,在全国人民八方驰援中,唐山快速震后重建。祥富里社区是震后建设的第一批安居工程小区,取名祥富里,寓意祥和富裕。

  1990年,唐山获联合国人类住区(生境)中心颁发的“人居荣誉奖”。联合国有关官员称:“唐山的经验表明,人民的积极参与对改善灾后人类居住条件起到重要作用。”

  更生不息的唐山正迎来新一轮的蜕变。唐山建设43年来,主城区人口由120万增长到280万。城市的功能分区、经营业态、街区风貌全面迈向现代化。2019年248个老旧小区、189条背街小巷改造和36条“断头路”畅通项目全面启动,6个街头游园、200条健身路径、5000个健身站点正陆续落成。

  新休闲、慢生活、微度假。唐山人的幸福,不在指数里,都在生活中。

  时间:8月5日10:00

  地点:河钢唐钢(第一批全国绿色工厂)

  也许会让许多人惊讶,“压”“减”重任下,这座钢铁之城中,许多钢铁产品“从无到有”“有增不减”。他们是占据钢铁高峰顶端的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已经达到25%。

  一卷卷材料钢被天车吊起运至镀锌生产线,然后通过激光焊接等工艺后,经过多道检测工序,再次打包成卷……

  走进河钢唐钢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发现,偌大的厂房里,尽管生产线不停运转,却几乎不见一名工人。

  “这就是智能化生产。”公司的镀锌操作专家谢庆新说,过去一提起钢铁公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高炉冒烟、钢花四溅,大卡车运出螺纹钢和线材……

  “而如今,我们生产的是高强双向汽车钢,用于生产汽车加强零部件。”轰鸣的生产线旁,谢庆新指着完成镀锌的钢板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2018年河钢唐钢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汽车用钢产销量累计完成80万吨,家电用钢产销量累计完成36万吨。”

  既破除“一钢独大”单一产业结构,又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业产品的层次,唐山已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和亲自推动的河钢唐钢塞尔维亚钢厂项目,已成为我国与中东欧国际产能合作的样板工程。”河钢唐钢有关负责人说,2016年4月18日,河钢集团与塞尔维亚政府签署了斯梅代雷沃钢厂收购协议。收购工作完成后,河钢派出了以河钢唐钢副总经理宋嗣海为首的9人管理团队。河钢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仅半年,就结束了连续7年亏损的历史;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7.4亿美元;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10.5亿美元,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

  时间:8月5日15:00

  地点:中车唐山公司(我国第一列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产地)

  动车,新时代中,极具标志性的“中国名片”。这里,则是中国动车生产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

  总组装车间里,忙碌更胜往昔。中车唐山公司管道工赵子义正带着工友小心翼翼地安装列车底部的制动模块。

  “时速300公里,是不是像风一样快?可是,这么快的速度如果停不下来怎么办?我们的工作是负责制作动车刹车管的。”赵子义告诉记者,每列“复兴号”大概有1100根管路。一根管有时超过15个弯,每个弯的角度误差都必须控制在正负0.1度到正负0.2度。这些管路和电线组成的制动系统控制着动车组减速和停车,万分之一的失误都要不得。

  “再过三天,也就是8月8日,我们交付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将从乌鲁木齐驶向库尔勒,这是‘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在新疆大地开行,标志着新疆进入‘复兴号’时代。”作为“复兴号”总体设计师,唐车产品研发中心副部长郭鹞告诉记者,“‘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是中国标准体系占主导地位的动车组,其功能标准和配套轨道的施工标准都高于欧洲和日本标准,具有鲜明而全面的中国特征。”

  钢铁产业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高到25%,唐山已成为京津冀最大的高铁装备和特种机器人研发生产产业基地。

  时间:8月5日20:00

  地点:南湖(我省第一个采煤沉降区改造而成的城市中央生态公园)

  暮光褪去,位于唐山市区南部的南湖景区,到处闪耀着璀璨的灯光,涌向这里的人流也愈发多了起来。

  “快,在这里合个影!”在景区“爱情漫道”起点处,一对夫妇拿起了手机自拍留念。妻子田淑丽感慨道:“以前这地方叫‘南大坑’、‘垃圾山’,每次经过都得捂着鼻子一溜小跑。”

  在老唐山人的记忆中,南湖,是一个新生概念——历史上,由于开滦煤矿百余年持续开采,这里形成了1800多公顷的采煤塌陷区,附近变成垃圾填埋场。

  1996年,唐山市委、市政府便把南部采煤下沉区综合治理工程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出“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的顶层设计,对靠近市区的300公顷采沉地进行了重点治理,逐步形成了湿地植物、耐贫瘠植物、景观植物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观。2004年,该项目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从工业伤疤,到文化遗存,再到生态佳地。南湖只是样本之一。

  启新1889中国水泥博物馆、中国唐山陶瓷博物馆、培仁里历史文化街区……这座百年工业城市,正在成为活力之城、健康之城,行走其间,一个转身,就能发现“意想不到的美”。

  时间:8月6日00:00

  地点:唐山港(我省第一个与北京合作的港口)

  深夜的渤海湾,月色铺洒,静谧如常。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弘毅码头却是灯火通明,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门机操作室里,刘守成用9年时光见证了港口的发展。

  “那时候刚开港不久,经常出现‘晒码头’的现象。”刘守成说的“晒码头”,就是没有船舶停靠,门机司机们无活可干。如今,3艘轮船同时停靠都屡见不鲜。

  1989年8月,随着钻机第一声轰鸣,唐山港破土动工,结束了唐山有海无港的历史;1993年,唐山与北京签订联合建港协议,我省第一个同北京携手建设的港口应运而生。2005年,随着曹妃甸港区通航,唐山港成为国内4个可以停靠40万吨巨轮的港口之一。

  “我们积极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集装箱化发展加速推进,加快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小锐说,包括曹妃甸港区和京唐港区在内的唐山港,正在朝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港的目标迈进。

  今年1至6月份,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超3.17亿吨,同比增长4.83%,吞吐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3位。同时,上半年跨境电商交易额累计完成51.21亿元,中国北方跨境电商总部基地正在逐步形成。(河北日报记者 汤润清 王育民 刘禹彤)

编辑: 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