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网格化 服务心连心
————路南区实施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战略系列报道之三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王红梅、季小洁、韩立强)
家住路南区福乐园社区的周大爷前不久做了手术,出院后需每天到医院进行复查。但是,老人惟一的孩子是一个严重神经源损伤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这可愁坏了周大妈:要同时照顾两个重病号,可咋办?
得知情况的社区网格警员戚蕾找上门来,主动承担了接送、照料周大爷到医院复查的任务,深受感动的院方也决定为周大爷上门复诊,并减免费用。周大爷逢人便说:“不打120,也不用打110,真没想到有困难就在网格内解决了”。
作为全省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路南区自今年初开始积极探索网格化社会管理新模式,短短半年就收到明显成效。正如路南区委书记徐昌盛所言:“小小社区网格,成为党群连心网、民情汇聚网、矛盾化解网、平安建设网、为民服务网、干部成长网。”
编就张张“集成网”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稳,则城市安。
路南区是唐山市的发祥地和传统繁商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老小区密集,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多,社情复杂。近年来,路南区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大力推进“平安路南”“法治路南”建设,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但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加速,群众利益诉求趋向多元,基层治理环境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在以往的社会管理模式中,社区处于最末端,开展工作主要听从于上级的安排和部署,遇突发事件只能是事后介入,基本上是被动应付。”小山街道党委书记靳朝华说起旧有管理模式,如有“切肤之痛”。
创新社区管理机制,成为各级部门和广大居民的共同心声。路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锦山认为:“得把面向基层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构建精细化的社区管理体系,推进管理方式从‘被动处置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转变,从‘事后补救’向‘源头预防’转变,从突击式、运动式履责向人性化、常态化、精细化履责转变。”
今年初,乘被确定为全省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的东风,路南区借鉴外地经验,秉持“让每一寸土地都实现精细管理,让每一户居民都得到亲情服务”的理念,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高效能推进,全面启动社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在街道、社区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户数300-500户、人口1000-1500人左右设一个网格、30-50户设一个楼组,把全区60个社区划分成215个单元网格、2318个楼组,对应组建管理服务团队,编就了一张张联系群众、掌握民情、改善民生、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集成网”。
“管理范围的相对缩小和固定,使责任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具体,从而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王锦山说。由此,路南步入社区管理新天地。
“网住”社区大小事
走进路南的社区,经常听到居民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七大员。原来,这是居民对这区“七种基本力量进网格”的形象称呼。
为“整合力量快办事”,变过去的“单打独斗”为“组团服务”,路南区在每个网格内配置了网格指导员(街道分包社区班子成员)、网格管理员(社区干部)、网格助理员(由居民从老党员、老干部、群众骨干中推选)、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内党员居民)、网格警员(派出所管片民警)、网格司法员(法官或检察官、司法局干部)、网格城管队员七种工作力量,各有各的“责任田”。在此基础上,每个网格都组建了“平安和谐服务队”,分设以网格内党员为主的党员核心团队、以“七大员”为主的日常管理团队和以志愿者为主的品牌服务团队,提供治安巡逻、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家政服务、医疗服务、环境监督、文明劝导、文艺宣传等针对性、专业化服务。目前,全区共组建各种品牌服务队855支,网格团队服务人员已达1万余人。
“网住”社区大小事,解决问题不出“格”。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一个又一个居民的难事、愁事、急事、烦心事得到快速处置的故事。
小山街道南厂东西里社区某楼下水道突然严重堵塞,群众叫苦不迭。有位居民拨通了网格管理员电话。网格管理员立即联系物业公司,紧急调来吸污车,仅用一天时间就彻底解决了问题。福乐园社区一居民私自养鸡影响环境,周边居民意见很大,网格助理员巡查发现后耐心做通那户居民工作,终使“小事化了”。新华南里社区网格助理员日常巡查时发现,某楼一出租屋内有传销迹象,网格警员闻报后立即赶至现场处置,杜绝了传销案件的发生。
管理在“网”上提速,服务在“格”中提效,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网格各服务团队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1553个,化解矛盾纠纷183起,排除各类隐患80余起。
架起党群连心桥
今年62岁的老王是联合里社区的一位残疾人,左腿高位截肢。因为行动不便,多年来老王觉得日子过得寡寡淡淡。今年春天,由社区党员和企业职工组建的“百杆旗牵千手”服务队主动登门,和老王结成帮扶对子。不久,社区还把境内的85位残疾人请到一块,过了一次集体生日。面对精美的生日蛋糕和红红的生日蜡烛,老王和他的残疾人朋友如沐春风,久违的笑容尽情绽放。
和“百杆旗牵千手”服务队一样,金晚霞巡逻队、“和事佬”服务队、“1+5”爱心帮扶、管家服务队、空巢老人日间照料服务队、老党员智囊团、家园先锋119、家园亲情互助社等品牌服务队活跃在各自“责任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成为离居民最近的“贴心人”。
依托管理网络和服务团队,路南区成功探索出三种服务方式。一是主题化服务。结合中心工作和群众实际需要,每季至少确定一个联系服务主题。今年上半年,全区集中开展了“民情大走访”“爱我路南、美化家园”两项大型主题实践活动,得到广大居民一致拥护。二是个性化服务。对网格内的弱势群体、特殊人群等对象,“一个都不能少”,落实专人结对联系,提供订单式服务。三是全天候服务。推行网格居民事务代办制,“群众动嘴,干部跑腿”;设立民情接待室,发放民情联系卡,开通热线电话,开设社区网站论坛、微博、QQ群等载体,畅通居民诉求渠道,让群众“话有地方说、气有地方出、事有地方办、问题有地方解决。”
为充分发挥居民在社区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路南区积极推进居民自治,建立健全了社区议事会、民情恳谈会、工作听证会等民主决策制度,总结推广了“干部听民声、共说连心话”“相约星期五、有话大家说”等民主议事的经验做法,“社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
变条块分治为网格集成,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下沉,变被动处置为主动预防,变政府独奏为社会合唱,变单向推进为协调发展,网格化社会管理新机制运行半年,就显露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奔波在路南社区采访,处处感受到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民心民智在一线凝聚的浓厚氛围。“过去坐等事上门,现在下沉人找事”“社会管理无盲点,为民服务无缝隙”......采访中,心气顺畅的居民常常用自编的打油诗概括新模式带来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