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8 00:05:4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唐山:遵化新农村建设纪实

大地飞歌
————遵化市新农村建设纪实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李岩、周宏武、毛贺方、丽雪)

  “唱过春歌唱秋歌,唱过茶歌唱酒歌,唱不尽满眼的好风景,好日子天天都放在歌里过......”这是今年遵化城区广播经常播放的乐曲,一曲《大地飞歌》唱出了遵化农民撤县建市20年的幸福生活。

  经过20年的发展,遵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890元,比1992年的935元提高了9倍;发展各类龙头企业57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3%,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食品工业强市”,连续六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市)”。

  现如今,穿行于遵化市的三山两川,“三农”强势发展的勃勃生机、希望田野上一曲曲动人的旋律扑面而来。

  扮靓乡村,唱响环境建设之歌

  沿着宽敞平坦的文礼大街走进遵化镇北台村别墅区,一栋栋三层连体别墅风格素雅而又美观大方,门前雪白的栏杆围起一个宽敞又精致的小院......

  “在城中村改造前,这里是一片高低错落的平房,道路坑坑洼洼,村里的平房全是自烧暖,一到冬天黑烟滚滚。”北台村村民孙大姐说起平改前后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自平改以后,我们村家家住上了水、电、暖、气配套齐全的小别墅,这在以前哪敢想啊!”

  北台村的变化是遵化新民居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撤县建市20年来,遵化市以城中村改造为切入点,按照“因村制宜、尊重民意、规划先行、产业带动、分类指导、规范运作”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先后探索出“村企共建、合作共赢,多村联合、再造中心,弱势强起、新民居催生新产业”等6种建设模式,打造出西三里乡“富力绿洲”、团瓢庄乡“兴隆山庄”、平安城镇“平安家园”等精品典型。目前,这市实施了91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建设工程,累计投资16.6亿元,完成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

  在加快新民居建设的同时,遵化市还在完善配套服务上下功夫、做文章。先后制定编制完成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意见》、《市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18个乡镇规划以及205个村庄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着力在构建城乡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政策措施“六个一体化”上下功夫。

  2003年以来,这市累计投入资金5.1亿元持续开展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环境。目前,共有609个村开展了主次街道硬化,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4%,其中439个村实现了水泥路村村通,共修建水泥路3600公里;打造了175个绿化精品村,392个村安装路灯2.35万盏,村民中心实现了建设全覆盖;沼气池总量达到6万个,占适宜建池户的63%;解决了475个村45.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龙企富民,唱响沃野生金之歌

  盛夏时节,遵化市北部山区漫坡的酸枣树十分抢眼,那滴流圆儿的小酸枣格外招人喜欢。这些酸枣树都是唐山蓝猫饮品公司无偿提供给果农的。从2008年开始,蓝猫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遵化北部山区实施了10万亩野生酸枣基地建设,启动了28000户农民增收致富计划,参与种植的果农户均增收1150元。

  像蓝猫饮品公司一样,撤县建市20年来,遵化相继实施了美客多肉鸡产业化、蓝猫30万吨果汁果奶等50多个单体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为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11年,这市拥有7家省级龙头企业、29家唐山市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31亿元。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为打造引资“洼地”,“十一五”以来,遵化市连年出台《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扶持奖励办法》,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力度,在项目审批、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从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大对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基地建设、合作组织建设等农业产业化重点环节的扶持力度;设立招商引资奖和项目建设奖,对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奖励;鼓励龙头企业打造名优品牌,被评为国家级名牌产品的企业最高可获50万元奖励;建设食品工业园区,对入园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

  一项项明晰的惠民政策,一个个有力的富民措施捧出了遵化新农村建设的春华秋实。

  ————这市已形成了16万亩优质花生、35万亩京东板栗、21万亩优质鲜果、11万亩无公害蔬菜、12万吨食用菌以及年出栏92万头瘦肉型猪的六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先后被国家确定为中国香菇之乡、板栗之乡、优质核桃之乡、食用菌之乡、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和京津绿色蔬菜供应基地;

  ————80多种农产品畅销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件,河北省著名商标11件,省名优产品2个,被评为“河北省自主品牌建设先进县(市)”;

  ————三级龙头企业数量均位居唐山市各县市区之首,成为河北省龙头企业群体最大、加工领域最广、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县(市)之一,被河北省确定为“首批中小企业示范产业集群”。

  改善民生,唱响幸福生活之歌

  “在全面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全市人民的幸福感、认同感和归属感。”遵化市委书记赵山如是解说着建设幸福新遵化的“路线图”。

  确实,撤县建市20年来,遵化在新农村建设中致力于让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让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让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让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使抽象的幸福指数落到农村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中。

  “如果没有‘新农合’,这次生病住院的钱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呢!”遵化市东旧寨镇低保户张秀艳感慨地说。她这次住院花了近6万元,新农合报销了近4万元,新农合大病补充补偿政策又报销了3000多元,这对不富裕的张秀艳来说真正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数字显示,2006年开始,这市进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并全面建立起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2011年参合农民达573723人,参合率达到96%,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从1997年开始,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1年确定农村低保对象6871户、13100人,低保标准每人每年1900元,低保金按标准发放率达100%;从2007年开始,农村孩子上学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截至2011年底,政策覆盖了这市农村81375名学生,覆盖率达到100%。

  一串串数据,在枯燥中显露情之所系;一件件实事,在琐碎中打开幸福密码。为了让广大群众对“幸福”的含义有更深的理解,这市还精心描绘了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到“十二五”末,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突破1.3万元大关,年均增长10%以上;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确保人人能够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农村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并稳步提升标准;社会就业更加充分,“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山歌好似春江水,流进遵化润心田。如今,站在撤县建市2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遵化人将进一步发扬“穷棒子精神”和“当代愚公精神”,和着改革开放的优美旋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谱写出更加动人的华丽乐章。

编辑: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