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0 00:12:3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老物件留住冀东记忆 (组图)

原标题:老物件留住冀东记忆

  留存记忆的斑驳板柜和水银镜子。

  观众置身于有着130余年历史的冀东民居。

  踏雪的“松糕鞋”。雪天鞋内续上芦苇的穗絮,木质鞋底轻巧且不易弄湿脚。

  “老物件”前话古今。

  古老的织布机前,一名观众驻足观看。

  笼筐、掸瓶、妆奁、竹坯暖壶。

  流淌时代烙印的老铜盆和猪胰子。

  播种用的种斗子。

  存放吃食的柳条笼子房上挂。

  玉田泥塑“不倒翁”和“小媳妇骑驴回娘家”。

  一名小学生对宅院玻璃上的冀东剪纸颇感兴趣。

  冀东民俗院成为唐山学院等院校的民俗文化教育基地。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郑勇)绿意青葱的小院瓜果飘香,青砖墁地的民居古物繁多。在丰润区石各庄镇四户村,有一个特别的农家院,它依托古宅再饰的原貌,以及院子里留存着记忆的“老物件”,还原了一个“老冀东”民居的生存状态。宅院中,房前屋后以及屋内陈设着近至几十年、远至千百年前的民俗旧物件,让观者颇有时空穿越感。“冀东民俗院”位于四户村东庄子街南,是侯宗友先生力主兴建,精心打造的文化产业园。侯宗友介绍,院内展陈囊括战国时期的手摇纺车、隋朝的织布机,大到石磨盘小到绣花针,以及近现代的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工具、农具等实用器,林林总总,2000余件传统“老物件”似在默默诉说着冀东大地的历史。“展民俗历史、示民俗风情、还生活原貌、咀民俗雅趣、萌人生感悟。”自幼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的侯宗友如是说。

  民俗是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基础,是各种形式文化艺术繁荣壮大的土壤。“冀东民俗院”的“老物件”涵盖冀东平原、山区的生活用具、文化用具、农耕器具,涉及冀东大地上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每一个老物件均透视着人类发展的艰辛历史,也昭示着先人的聪明才智。据了解,冀东民俗院成立一年来,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在这里,他们感受冀东民俗文化的博大内涵,探究民俗文化的传承脉络,了解地方历史,感受社会发展变迁。目前,该民俗院已成为市内多所院校的民俗文化教育基地。

编辑: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