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在波澜壮阔的70年奋斗历程中,唐山抗震救灾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我们特意选发了曾参与抗震救灾的画家牛晓林的素描作品和已故唐山籍诗人李瑛的旧作,纪念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
尘封43年后,旅美画家、美术教育家牛晓林日前携《唐山抗震战地日记》重返唐山。《唐山抗震战地日记》是他当年参加唐山大地震救援时写下的。因为实时记录了那段艰难悲怆的岁月,生动定格了当时抗震军民在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的诸多壮举,所以再一次引发了对抗震精神、灾难救援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唐山大地震后的第三天,就职于空军文化部的牛晓林接上级命令,随一辆运送通讯器材的吉普车来到唐山。牛晓林说,临行前领导只交代要服从地方安排,他背上军用挎包,拿了一个笔记本、一只钢笔就匆忙上路,不明情况,也没有目标。
牛晓林进入唐山的第一站是当时的唐山军用机场,那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生命通道,从各地紧急调用的救灾物资和大批用卡车、手扶拖拉机、马车等拉来的伤员集中在此地,搬运伤员和装卸物资任务繁重,牛晓林和战友们当即参与其中。
三四天后,大部队的到来有效缓解了救援人手紧张的状况,于是牛晓林继续往市区进发。进入重灾区后,触目惊心的景象,令牛晓林至今难忘。和惨烈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山人民的坚强和救援官兵的英勇。牛晓林觉得这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下的每一帧历史画面都弥足珍贵,非常值得记录下来。之后近半个月的时间里,牛晓林带着笔记本和钢笔,“看到什么就画什么,什么感触深就画什么。简单的如军人、医生、工人、灾民的肖像,寥寥数笔,一两分钟;复杂些的如救援、抢修、运输等场景,最多耗时十几分钟。”他边走、边画、边记,一个本子用完了,又跟战友要了一个,最终完成了147幅素描、25篇文字,共计172篇的唐山抗震速写日记。日记全面记录了地震灾情、抢险救灾、抢运伤员、医疗救护、空投物资、搭建简易房、灾民生活等方方面面。
人物简介:牛晓林,旅美画家,美术教育家。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就读;1983年入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读研究生,师从武德祖、谌北新教授,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工作于八一电影制片厂,参与《巍巍昆仑》等影片的创作。1990年移居美国,先后在马赛诸塞州州立美术学院等学校讲学,举办画展,其作品被私人收藏和哈佛大学等公共机构收藏。后来工作重点转入业余美术教育领域,随着教学思考的深入和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形成了系统且卓有成效的业余美术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他的教学系统已在美国波士顿地区业余美术教育领域中产生了持久且富有号召力的影响,同时也引起国内美术爱好者和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回到部队后,两本日记和这段救援经历都被牛晓林珍藏了起来,“日记我没有再看过,因为实在不愿意触碰那些惨痛的回忆。我也没和任何人提起过,这些不应该被作为谈资,只适合深埋心底。”几个月前的一次偶然机会,牛晓林重读了当初写下和画下的日记,“看一遍,流一遍眼泪。无意中和朋友提起后,日记受到了唐山市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于是有了出版的计划,有了这次唐山之行。”
在这部《唐山抗震战地日记》即将出版之际,我们选取了其中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通往唐山的路上
解放军部队在清理新华路上的建设银行,砸开水泥板,寻找档案
解放军部队清理四层高的新华旅馆废墟。
抢运伤员
唐山矿工人在抢修变电站。
唐山自行车厂第一个恢复生产,生产了30辆自行车。
解放军战士帮助居民重建家园。
飞机出发执行任务
河北新医大即将毕业的工农兵学员冯爱平在街头巡诊。
市民在领取粮食。
给解放军送热水的小姑娘桑小红。
唐山市专署东路第四向阳院里的张冬婕7个月大了。
这个医疗点准备接生第七个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