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蓝色引擎”助力海洋强市崛起————我市推进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纪实
□记者 韩冬 光宇 洪超 摄
海洋兴则唐山兴,海洋强则唐山强。
港口是唐山的核心战略资源和最大竞争优势,也是唐山扩大开放、动能转换、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根本依托。近两年来,我市将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深化经略海洋理念,打造沿海经济带增长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不断壮大现代临港产业,不断推进现代海洋渔业,同步推进海洋生态修复,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高质量发展宏图徐徐展开......
高站位编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我市海洋资源丰富,海域面积、海岸线分别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和二分之一,有环渤海5500公里海岸线上,有可直接建设4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钻石级”港址。如何将岸线、港口等优质海洋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抓住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机遇,向海洋要活力、向海洋要效益,是唐山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
依据国家、省有关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我市快速推动海洋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启动编制了《唐山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海洋经济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确立了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东北亚领先的开放合作窗口、京津冀协同的海洋经济高地、陆海统筹的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定位,为海洋经济强市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和规划依据。
根据规划,我市将优化蓝色经济空间布局,着力构建海陆一体的海岸带生态安全格局、“一核两翼多支点”海洋产业布局,打造国际综合贸易大港、曹妃甸海洋产业高端发展核心区、世界级精品钢基地、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临港新型装备制造基地等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现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大提升、海洋研发成果转化大跨越、海洋生态文明大优化、海洋经济开放合作大突破的目标,把唐山建成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转化突出、海洋开发合作活跃、海洋生态环境友好和海洋综合治理体系完善的国际化海洋强市,为实现“三个努力建成”和“三个走在前列”提供重要支撑。到2025年,构建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沿海强市。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
港口是唐山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市的核心引擎。我市建设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的步伐从未停歇。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印发实施《唐山市口岸发展规划》,以口岸引领临港经济发展;调整修订《唐山港总体规划》,适应港口发展需求;起草《唐山市港口条例》,健全港口管理制度。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品牌”原则,对港口资源进行整合,全力打造资产规模超千亿元的世界级港口企业。
港口能级不断提升。今年1至8月,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21亿吨,同比增长4.12%,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3位;集装箱吞吐量158万标箱,占全省的66.39%。港口基础设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06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06.5%。
加快发展港口贸易。依托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和京唐港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充分利用获批曹妃甸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中国(唐山)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等有利契机,发展外向型经济。围绕建成国际性大宗货物交易、结算和定价中心,加快建设煤炭、矿石、LNG、原油、木材、钢铁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印发《关于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的若干措施》,推出4大方面共19条措施,加快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目前,唐山港水运口岸已经取得了粮食、肉类、整车等7大类指定进口资质。1-8月,全港实现进口粮食80万吨,同比增长5.6%;进口整车191辆,同比增长496.87%;进口活畜1.93万头,同比增长10.09%;进口木材68万立方米,肉类112.5吨,水果22吨,废旧物资1.13万吨。同时,启动三女河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申报工作,完成机场开放相关经济数据测算,初步确定机场对外开放的工作程序、场地设置、设施配备和航线安排。
打造“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新开通西安、土默特右旗等内陆港,总数达到26个,形成覆盖三北、东西互动、海陆统筹的集疏网络,增加了便捷高效的综合物流平台和出海通道,也为唐山港拓展港口功能、扩大对外开放、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截至目前,各内陆港集港货物突破6.8万标箱。在现有至安特卫普、乌兰巴托的国际班列基础上,开行日韩中蒙过境班列,目前累计运行15列,发运货物720标箱。开通京唐至京仁集装箱班轮航线,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6条,双源钟摆式海铁联运格局初步形成。
港口和铁路集疏运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全力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实施承接秦皇岛港煤炭运能转移建设工程。我市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实施港池口门改造、航道升级等5项港口承载能力提升建设项目,以及迁曹铁路扩容、唐曹铁路东延、大宗货物“公转铁”等16项铁路集疏运体系建设项目,各个项目正按照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加紧推进。
5项港口能力提升项目加紧推进。华电煤码头续建项目,一期投入运营,累计集港煤炭85.84万吨,装船41.01万吨;二期工程完成投资1931.5万元。曹妃甸港区一港池口门改造及一、二港池航道升级项目,以及曹妃甸港区锚地扩容、抛泥区选划都在积极推进中。3项铁路承接能力提升项目进展顺利。
13项铁路集疏运体系建设项目均已启动。已开工项目4项,其中,水曹铁路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7.1亿元,预计年底前工程全线贯通;曹妃甸港区矿石装车系统项目,正在基础施工和设备制造;曹妃甸矿石码头有限公司矿石装车系统项目计划2019年底前开工建设;曹妃甸港口公司铁路专用线项目将于年底前开通运营。团瓢庄至遵化南联络线、唐曹铁路东延至京唐港区、汉曹铁路、曹妃甸铁路编组站、遵小铁路能力提升改造等8个项目正在跑办前期项目手续。古冶区境内的唐山国义特种钢公司、唐山不锈钢公司、丰南区的经安钢铁公司、迁安境内的唐山燕山钢铁公司等4条铁路专用线项目已经建成运行;迁安市境内的唐山松汀钢铁公司铁路专用线项目计划2019年年底前建成完工。
预计2019年,曹妃甸港区可新增煤炭运能3500万吨,总运能达到2.35亿吨,具备承接7000万吨秦皇岛港煤炭转移能力。2020年,曹妃甸港区煤炭运能将达到2.5亿吨;2021年,将最终形成3.5亿吨运能。由此,唐山东出大海、西联欧亚的开放新格局正式形成。
曹妃甸自贸区获批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
8月31日上午,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挂牌仪式在曹妃甸区举行。
建设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是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指示精神的重要抓手,也是唐山和曹妃甸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争取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要求的关键一招。
根据《方案》规划,曹妃甸自贸试验片区共33.48平方公里(含曹妃甸综合保税区4.59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港航服务、能源储配、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建设东北亚经济合作引领区、临港经济创新示范区。
自贸区获批为唐山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契机。我市将在积极复制推广已有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地自然禀赋和产业特色大胆创新,探索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唐山经验,着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加快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曹妃甸将真正实现由集疏大港向贸易大港的转变,成为发展国际贸易,对外开放的新地标。
加速推进中国北方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建设
2018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在唐山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后,我市以打造中国北方跨境电商总部基地为目标,以B2B为重点,以B2C为补充,扎实构建“三平台七体系”,推进以曹妃甸综合保税区、京唐港保税物流中心为核心的跨境电商“沿海先行区”建设,加速形成辐射京津冀乃至东北亚地区的跨境电商聚集区。
跨境贸易持续增长。1-7月,累计完成82.63亿元,其中进口27.16亿元,出口55.47亿元,在第三批22个综试区中居于前列。入驻综服平合企业达690家,环比增长9.8%;其中234家传统外贸企实现线上贸易,贸易额36亿元;139家内贸企业实现国际市场拓展,出口9.41亿元;新注册企业62家包括跨境电商贸易、物流、金融支付和平台类企业,贸易额2.24亿元,累计实现贸易额增量11.65亿元。
有序推进“3+3+N”园区建设。出台《中国(唐山)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跨境电商扶持资金规模超过5亿元。特别是针对跨境出口退税难、退税慢问题,安排1亿元资金,通过金融创新,以保理融资和贴息方式,为设立时间短、信用等级低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快速退税,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启动唐山市跨境电商专项资金2019年首次兑现工作,成立专项资金兑现工作组,保证公平、公正、有效兑现。
推动跨境电商相关产业向唐山综试区聚集。与同方威视科技、北京新合作等公司进行对接;与敦煌网、宁波港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达成项目合作意向。成功引进网易考拉、苏宁易购、树袋熊科技、中兴跨境等知名企业,全市落地和在谈的跨境电商项目超过70个。
产业生态链正在逐步丰富完善。组建央泰商业保理有限公司,6月26日完成首笔跨境电商出口退税业务,企业退税周期缩短到3个工作日。到6月底,共为4家企业办理退税28.14万元。市综服平台与曹妃甸综保区综合服务平台实现1210数据连接,持续对接9610业务系统。8月13日,曹妃甸综保区“跨境直购”出口业务正式开通,首批货物转关天津机场,顺利通关。
大力搭建合作平台。向省贸促会积极申办“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招商”“欧盟中小企业河北行”“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河北行”等经贸活动。成功举办“冀品出海————中国供应商大会”,俄罗斯X5集团与树袋熊、文旅集团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协议总金额7.65亿元。组织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座谈会,宣讲海外仓优势,积极推进海外仓建设工作,目前我市已设立5个海外仓。
壮大临港产业集群打造“蓝色引擎”
向海洋挖潜力、要质量、求效益,借海开放培育“蓝色”增长点,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经济聚集区,唐山步疾蹄稳。
围绕“4+5+4”现代产业体系,加速产业项目向沿海聚集。我市加速精品钢铁、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化工、机器人等产业向沿海地区聚集,大力发展转口贸易、航运金融、融资租赁、航运经纪、供应链金融等港口后服务业;围绕建成国际性大宗货物交易、结算和定价中心,加快煤炭、矿石、LNG、原油、木材、钢铁等六大临港大宗商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设,培育“唐山港价格指数”。1-8月,滨海县区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16个,完成全年任务110.1%,完成投资673.28亿元,占全年任务目标的100.48%。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市瞄准构建“11+N”海洋经济产业体系,全力推进海洋装备制造招商行动。到目前,累计引进装备制造业项目2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完成全年任务的62.9%和80%;引入临港服务业企业149家,完成全年任务的99.3%。
沿海经济发展持续向好。1-8月,全市港口贸易额达到1920亿元,主要为钢材、煤炭、矿石、汽车,完成全年任务的96%。其中曹妃甸区达136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0.93%;海港开发区560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2%。
加快打造海洋生态渔业发展集群
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实行“养殖——捕捞——加工”相结合,加快推进唐山渔港经济区建设,叫响唐山水产品牌,实现渔业产业链条化、产品高值化。
重点推进海陆生态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渔业发展等重大项目,全力打造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集聚区。加快唐山国际旅游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京津冀区域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在已有国际旅游岛海之都海洋牧场(667公顷)、祥云湾海洋牧场(1289.9公顷)和乐亭县兴乐海洋牧场(724.4公顷)的基础上,新建国际旅游岛唐山湾海洋牧场和乐亭县东之荣海洋牧场,推动海之都海洋牧场建设高水平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7月,全市海产品产量5.36万吨。东之荣海洋牧场已抛投人工鱼礁4.6万空方,唐山湾海洋牧场已抛投人工鱼礁4万空方,提前完成全年计划。沿海造林完成4.52万亩,超出全年任务126%。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落实全省沿海经济带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做好经略海洋文章,把沿海地区作为实现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加快沿海经济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经济聚集区和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
①唐山港在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上名列前茅。
②首钢京唐公司自有码头,企业的生产物资从这里装卸。
③深水良港曹妃甸,为唐山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④蓝色思维,向海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