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7 00:45:2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看一看唐山境内的长城

原标题:看一看唐山境内的长城

水下长城

  冬初,颠连起伏于群山之上的万里长城,无疑是难得的苍凉而壮阔的人间奇景!

  长城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唐山境内的古长城分布于迁安市、迁西县、遵化市,全长200多公里,是我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种感受非同寻常

  记者曾在不同季节多次登上长城,尤其是深秋季节,观赏红黄斑驳的各色树叶,触碰古老的城墙,那种感受非同寻常。

  据长城脚下————迁安市白羊峪村的中国长城学会会员俞海文介绍,唐山境内的长城是明长城的精华段落,其中还有一部分北齐长城,保存状况基本完整。长城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历过多次战争,尤其是长城抗战广为人知,是开发旅游、发展地方经济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长城保护的重要段落。

  俞海文说:“开发旅游带动地方经济,是长城现有的价值,保护长城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有人说两者是矛盾的,但我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开发旅游势必造成长城上游客增多,年久失修的长城可能不堪重负。但是,如果开发旅游的同时把长城保护放在第一位,就可以使长城得到更多的关爱,让长城更好地保存下来!”

  俞海文的祖先是来自浙江金华的守军,他充满感情地说:“我作为长城守军的后裔,对长城有着深厚的感情,自十几岁就开始进行长城的保护,对那些破坏长城的行为及时制止。”他在2002年加入中国长城学会后,才了解到长城保护的真正意义,创建了当地第一个集长城保护与农家院接待于一体的“长城驿站”。

  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到长城上巡查,省吃俭用宣传保护长城。在08年奥运前夕,他带着两个10多岁的儿子徒步沿长城到达北京,对沿途村落进行长城保护知识宣传,沿途近百个村里都留下了他们的宣传材料。同年9月中旬,他又将唐山境内的长城徒步了一次。

  他的“长城驿站”创建以来,游客日益增多,除了国内游客、驴友,还有外国友人和华侨,其中大多数是京津冀的游客。他几乎向每位游客都介绍长城保护的知识。

  唐山三县(市)的古长城各有千秋

  中国长城印社秘书长、唐山肆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国强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唐山有丰富的长城旅游资源,在很大程度上长城旅游应当作为唐山文旅产业的开发重点,把长城旅游打造成唐山旅游一个领军品牌,带活整个唐山文旅一盘棋。

  长城1987年12月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磅礴的气势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唐山境内关口顺序从东往西依次为:徐流口————河流口————冷口————石门子口————白道子口————白羊峪口————新开岭口————红峪口————擦崖子口————城子岭口————青山口————董家口————铁门关口————李家峪口————喜峰口————潘家口————龙井关口————洪山口————河口(原名豁口)————马蹄峪口————秋科峪口————罗文峪口————冷嘴头口————大安口————上关————马兰关————马兰峪口————楦门子口等。

  主要景点为:遵化鹫峰山长城、迁西潘家口水下长城、迁安大理石长城,以及青山关、喜峰口、冷口关、监狱楼、七十二券楼、水门、长城砖窑、养马圈等。

  唐山境内三县(市)的古长城各有千秋。迁安市辖长城41公里,其中砖砌城墙(包括单面包砖及双面包砖两类)约占三分之一,石砌城墙(包括砖砌垛口墙)约占三分之二。遭受自然和人为严重破坏的约占75~80%。迁安市段长城现查共有敌台157座,其中较好的44座,破坏严重的72座,仅存基座或残址的45座、墙台15座。白羊峪口关城现仅存东侧约200米的城墙,关口两侧建筑基本残塌无存。在关口东侧靠长城南侧有一“谎城”,当地俗称“马圈”,现保存较好。

  迁西县境内所辖长城90.5公里,其中砖砌城墙(包括双侧、单侧包砖两类)约占四分之一,石砌城墙(包括石砌砖垛口城墙及山险墙)约占四分之三。现查有敌台196座,其中较好的72座,倒塌的78座,只存残址的46座。保存完好的青山关已成为4A级景区。

  遵化市境内长城约68.9公里,其中砖砌城墙(包括单侧、双侧包砖墙)约有5846米,石砌城墙约有63000米,遭受自然和人为严重破坏的约占95%。遵化市段长城共有敌楼309座,较好的17座,破坏严重的292座。墙台31座,烽火台7座,没有发现谎城。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000多年以前,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谈何容易。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现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

  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大多加固增修。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记者 杨文进

  图为唐山境内古长城雄姿。文进 摄

编辑: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