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拍摄 董歌
编者按
社区书记,是辖区居民的贴心人,也是社区疫情防控的领路人。每天,他们要落实各种政策任务,面对千头万绪的社区工作,处理来自居民的大事小情,推动社区建设......他们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守护着一方的祥和安宁,和居民一起共建美丽家园。即日起,唐山晚报开设《小巷总理风采》栏目,共同分享来自社区书记的那股力量、那抹温馨、那份感动。如果您有社区书记的故事,请将相关稿件发送至lbrmtzx@126.com。
“我是书记,我要以身作则”
缸窑街道前后村社区书记王东明,还有3年即将退休。在疫情刚爆发时,王东明正和家人一起过春节,当接到领导电话的通知,要立刻结束假期并召集社区工作人员返岗时,有位亲戚说:“哎呀,有什么事,也不至于这么着急吧,你先给底下人打电话,让他们回来,你晚点到也没事呀。”王东明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并跟这位亲戚说:“这不行,上级需要我,我就要第一时间回到我的岗位上。我是书记,我首先要以身作则。”说着,便拿起衣服,给同志们打着电话,走出了家门。
当天,王东明是第一个到社区的,为他的“战友”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同志们,感谢你们”
最近,企业陆续复工,正值外地人员返唐高峰期,他耐心地叮嘱卡点的执勤人员:“大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正值外地人员返唐高峰期,我们一定要严格把关、做好排查、详细登记,杜绝疫情再次爆发”。因情况紧急,时间紧迫,王东明常常午饭后顾不得休息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已经57岁的他丝毫没有懈怠,小区里、巷道里、楼栋里、监测点总能看到他匆忙的身影,安慰居民情绪、做好各小区、各楼栋防疫宣传及消杀工作,在防疫一线奔走,始终战斗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义无反顾地选择与疫情赛跑。社区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王东明也不会搞特殊,总是跟同志们一起坚持到最后。他会在加班结束后,跟大家说一句:“兄弟们、姐妹们,感谢你们,同志们辛苦了”。亲切的称呼、诚恳的话语扫走同志们身心上的疲惫感。在王东明的带领下,社区党员、居民骨干、社区志愿者们凝心聚力,2个小区、2370户、居民4567人,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全部排查登记入册,各项防控工作有序、出色。

“我要坚持,我的岗位需要我”
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王东明都是坚守在一线服务群众,最苦最累的活他总是第一个向前冲。2月4日王东明正在家里吃晚饭,接到紧急任务后马上放下了碗筷,在急急忙忙下楼时不小心踩空,崴脚了,腿也磕破了,虽然当时疼的锥心刺骨,但他只是稍微缓解了一下,就一瘸一拐地进行卡点巡查。忙碌的工作让王东明没顾得上检查伤情,依然投入到了社区一线的防控中。然而,连日来的疼痛让他无法入眠,在工作伙伴的敦促下,王东明利用午休时间去医院检查。通过拍片检查,医生告诉王东明:“你这个脚是骨折了,第五柘骨粉碎性骨折,需要打石膏,要静养,不能总动来动去的了。”听完医生的诊断王东明却极力反对打石膏,他说“:大夫,你看我能不能不打石膏呀,我还要回去上班呢,要是打了石膏可就一点都动不了了,能不能给我想想法儿,开点儿止痛药之类的,让它不那么疼了,我回去自己静养。”最后医生实在没办法,只能给王东明开了药,“放”他回家。临走前医生一再叮嘱他:“回家一定要多静养,少动弹。”
王东明并不是一个“听话”的病人,回到社区就将医生的叮嘱全然忘记,继续到岗上班,到卡点巡查。每每路过前后村都能看见王东明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检查出入证、体温检测、发放宣传单等。有的居民看出了他腿脚不便,便问他怎么了,王东明总是笑着对居民挥挥手,说“:没事儿,就是崴了一下,快走吧,不严重,没事儿,走吧走吧。”
对于医生来说,他也许不是一个好的病人,但对于居民来说,他却是一位尽职尽责的社区好书记。王东明将他自己的“我要坚持,我的岗位需要我。”这句话完美地落到了实处。(范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