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7 05:41:25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千顷沃野绘蓝图 “种石得玉”谱新篇

交通网络便捷发达。

  徜徉仲夏玉田,生机勃勃,迸发着奋进的力量,满眼收获与希望。

  唐自头镇玉泉山上,蜜桃飘香,高家团城果农的脸上绽放着丰收的喜悦;沣田宝实验室里,身影匆忙,研发人员正在培育一种新的菌种改善生物肥料;玉南新城工地火热,车辆如梭,塔吊林立,一座现代化的“高铁新城”呼之欲出......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作出“三个努力建成”重要指示10周年之际,勤劳质朴的玉田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强化使命担当、奋力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发生新变化、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坚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最大的历史性机遇,努力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在产业对接上,主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组建专业招商小组实施点对点精准招商,先后与通州区、二商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功引进建设了同仁堂中药制剂、王致和食品生产基地、北京建工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新引进的亿元以上项目中,北京产业转移项目占比达到70%以上。加强与京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全面引进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全县4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京津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先后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创新基地35个。在农产品对接上,坚持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理念,加强与京津商超、农产品市场的联系对接,建设白菜、马铃薯、辣椒、甘蓝等直供京津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6000亩。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育新、调旧、扶强并重,持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和生物医药、装配式建筑、现代商贸物流“四个主导产业”和智能印机、管材制造“两个特色产业”。在产业集群培育方面,高端装备制造业涵盖电子专用设备、汽车零部件、食品机械等行业,有企业205家,2019年实现产值70亿元。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涵盖休闲食品、果汁饮料、保健品等,有企业58家,其中中华老字号企业7家,2019年实现产值36.3亿元。装配式建筑产业共有钢结构、PC构件等各类企业43家,2019年实现产值38.4亿元。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依托“京东第一大集”鸦鸿桥市场,形成日杂、针织等12个专业市场,共有规上商贸物流企业32家,电商企业达到1000多家,2019年交易额达221亿元。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智能印机产业共有企业162家,拥有7个全国首创、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得国家专利130多项,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成为全国印机“六大产业基地”之一,2019年实现产值35亿元。管材制造产业共有企业62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2%以上,2019年实现产值36.5亿元。

科技创新氛围浓厚

  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的优势,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工作走在了省市前列。2019年,12家企业被列入全省领军企业,10家企业被评为省“专精特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3.5%和24%。目前全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58家、省级以上技术研发平台35个,有近20家企业主持或参与了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蓬勃发展。

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持续提高。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玉田素有“冀东粮仓”之称,2019年全县蔬菜年产量213.7万吨,生猪出栏79.7万头,粮食总产量50万吨。这县立足传统农业优势,积极探索示范平台、科技支撑、金融保障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是全省唯一集三个国家级园区于一身的县区。目前,全县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64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3.1%。

城市建设蓄势待发

  玉田县持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1.6平方公里,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18%,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规划启动面积140平方公里的玉南产业新城项目建设,打造玉田城市发展的重要一核、唐山对接京津的“桥头堡”、华北地区有影响的商贸物流基地。目前起步区市政道路、服务中心、雨来公园、回迁安置房、高铁站“五个一”工程已开工建设,“双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历史翻开新的一页,71万玉田人民不忘初心,矢志向前,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项目支撑、城乡融合提升、优化发展环境”四项关键举措,切实抓好十项民生工程,朝着建设“科创商贸名城、京东魅力玉田”、打造京唐秦发展轴上的区域特色县城、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标“三年跃增”、迈入全省农产品主产区优秀县行列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行,“种石得玉”的千顷沃野上,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人民幸福的美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

  大力培育创新主体,采取“基层科技特派员+专业服务机构”模式,继续推行企业“一帮一”活动,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规上高企增加值占规上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年内申报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家。严格落实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十条措施”,年内开展校企对接10场次,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个以上,合同交易额超过9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20%以上,努力打造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在企业上市、新建项目、入统规上、行业争先等方面加大要素保障和支持服务力度,年内实施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0%以上。抓好企业家梯度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发展、高技能人才振兴、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四项工程”,开展本土人才培训3300人次,力争进入全省科技创新A类县行列。

强化产业项目支撑

管材装备制造特色产业。

  完善全员招商机制,以发展壮大“四个主导产业”为重点,精准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全年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个。围绕打造县域经济骨干支撑,推进金州实业等重点企业规模扩张,力争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55家、产值超十亿元的达到10家;实施建支玛钢、紫光国芯等企业技改扩建项目,完成技改投资110亿元;落实新增规上企业奖励政策,加大成长型企业扶持服务力度,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谋划建设智能印机、管材制造两个特色产业园,力争年内两个特色产业规上产值增长20%以上。借鉴义乌经验,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改造提升鸦鸿桥市场;积极引进知名电商企业,有序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全年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1.5亿元以上。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办好旅游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0%以上。

推进城乡融合提升

  按照“双城多片区”总体发展布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高标准完善城市设计,引领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按照“北建、南改、东扩、西转”的思路,推动城市建设全面提质提速。坚持以高铁站建设和鸦鸿桥市场提升为引领,重点抓好玉南产业新城起步区回迁房建设和雨来公园、新城服务中心、道路等市政工程建设。抓好恒大桃花源小镇、中华老字号小镇、荣盛集团高铁产业新城、林南仓湿地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各个片区加快启动,努力构建“双城”协同发力、“多片区”和特色小镇节点支撑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农业,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深入实施生活垃圾治理、旱厕改造、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程,实现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全覆盖、村内主街道路全部硬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打造1个市级示范片区、1个县级示范片区、15个示范村、100个提升村,努力争创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

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智能印机制造特色产业。

  大力优化生态环境。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大力开展扬尘管控、车油路场管控、餐饮油烟管控、燃煤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确保年内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8.9%,PM2.5平均浓度下降9.5%;深化水土共治,实施全域治水PPP项目和北部矿山植被修复工程,年内完成造林绿化2.16万亩;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确保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网通办”,实施“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改革,优化审批流程,确保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60个工作日以内。坚持每周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议,及时开展现场办公、联合审批,高效率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持续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行动,强力推进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排查整治各领域风险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不断深化科研攻坚。

  坚持民生为本,大力实施“十项民生工程”:一是“三城同创”工程。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卫生城和省级文明县城,建立完善创建指标体系和考核推动体系,大力整治容貌秩序,提高市民素质,全面提升对外形象。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紧盯春宇热电联产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面加快管网建设、设备安装等工作进度,确保10月底前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推进农村“双代一清”工作,年内完成气代煤改造61759户、电代煤改造6872户,基本完成平原地区16.1万户“双代”改造。三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启动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和政务服务中心新建工程,建成室内滑冰馆,推进社会足球场建设,谋划党校、廉政基地、城北城市窗口等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四是城乡路网畅通工程。完成无终大街中段改建、繁荣路北通、振玉路改建等工程,有序治理背街小巷,优化公交线路,打通城市交通堵点,优化出行环境。五是棚户区改造工程。推进兴玉南路周边等区域成方连片改造,高标准建设回迁安置房,同步规划建设道路、管网、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带动开发区域环境改善和形象提升。六是全域治水工程。深入开展全域治水PPP项目三年攻坚行动,推进村镇水环境治理、河渠清淤、河渠桥涵翻建改造、干渠水生态治理、水系联通等工程,有效改善水环境。七是教育提升工程。全面完成二中、玉田镇中、联合小学、职中改扩建工程,启动一中扩建提升工程,实施农村薄弱校改善提升和校舍安全保障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优质教育集团,全面提升各类教育水平。八是健康玉田工程。加快推进县医院迁建工程,深化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力争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比例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医疗保障能力。九是养老托幼服务工程。启动县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现20个乡镇农村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幼服务,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十是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工程。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及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确保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切实兜住基本民生底线。

城市建设持续提升。

  李洋 王娟 /文 李洋 /摄影

编辑: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