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2 03:01:2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刻在人心里的是精神

刻在人心里的是精神————踏访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记者 徐喆

  城市毁了,可以重建,可情感的废墟呢?以前每到清明节和7月28日这一天,唐山市民都是到城市的桥头、路边为罹难亲人烧纸祭奠。为给市民创造一个寄托哀思、文明祭奠的场所,2008年我市以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地震遗址为依托,建设了世界上首个以“纪念”为主题的地震遗址公园,即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公园建成开放以来,多次完成清明节、“7·28”等重要时段和重要团体的接待任务,至今累计入园入馆参观人数已达500多万人次,参观团体上千个。

  2010年7月和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唐山并专程到这里献花。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管理中心主任郑湘军说:“总书记的叮嘱言犹在耳,我们深感肩头责任重大。从2008年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补刻和勘误遇难者姓名的工作一直做。因为每个名字,都是一块墓碑。目前,纪念墙登记数字为247234。”

  郑湘军介绍说,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的纪念墙由5组13面墙体组成,全长500米左右,每面墙高7.28米,前方的纪念大道宽19.76米,代表唐山大地震发生日期1976年7月28日。纪念墙上,密密匝匝地整齐镌刻着唐山大地震24万罹难者的名字。这些名单主要按照罹难者生前所在县、区或工作单位进行分组,他们名字有的一家几口排在一起,有的和同事、同学排在一起;还有一些年老者,由于全家震亡,且受地震时统计条件限制,无人能够回忆起他们的姓名,只能用“某某之母、某某之父”代替;一些刚出生的婴儿,还来不及起名字,就用“某某之子、某某之女”代替。

  对好多人而言,这里是精神寄托之地。很多外地人来到唐山,会专程到纪念墙前注目触摸。记者采访时看到,在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纪念墙前,李小红对着“墙上”的祖父和父亲聊天:“爷,爸,今天我带着妈妈在南湖的牡丹园转转,顺便来看看你们。妈妈今年91岁了,身体挺好,我们兄弟姐妹现在过得都挺好,放心吧。”李小红91岁的母亲是第一次和闺女来纪念墙前看亲人。“地震的时候,老伴走了,大儿子22岁,二儿子20岁,三儿子18岁,大闺女14岁,老闺女11岁。当时,大儿子和二儿子都还没成家。现在,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过得都好,我晚年也挺幸福。”

  市民胡女士说,她的父亲当年就是从铸钢车间旁边的车间里爬出来的。胡女士说,父辈们的爱情、亲情、友情都有地震的印迹,但父辈们豁达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让她能感受到重生之后的唐山人更懂得感恩。所以,每次外地朋友来唐山,她都会带她们去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和南湖。“因为走过了唐山的这两个地方,就走过了唐山40多年的过往和序章。”

  在紧邻纪念墙西侧,是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地震科普展厅和地震纪念展厅,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展览文物部的孙守孟介绍,地上是地震科普展厅,位于地下一层的是地震纪念展厅,在展区一隅,设计者特意为普通市民留下了展示个人、家庭相关物件的空间,又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让所有唐山人难忘的日子。“蜜蜂牌缝纫机由市民李桂珍捐赠。地震来临时,家人都在睡觉,李桂珍在剧烈摇晃中被惊醒,睁开眼睛才发现,房顶已经重重地压下来了......”所幸的是,家中炕沿周围呈三角状摆放的自行车、缝纫机和座钟三件物品顶住了大半个房顶,刚好为正在炕上睡觉的家人撑开了空间,炕上5口人最终成功脱险。还有市民张立萌捐赠的大衣柜,市民张先生捐赠的箱子......这些不起眼的已被毁坏物件却都是唐山人的救命恩人。

  孙守孟告诉记者,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14天内,和战友用肉眼指挥的方式,指挥了3000多架次救援飞机起降的李升堂,只要来到这里,就会义务为来园参观的大中小学生等各界人士讲解唐山大地震、震后抗震救灾与重建以及唐山奋力谱写新时代唐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历史,宣传唐山这一独特历史意义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记者在留言簿上看到。原陆军71师211团的边志文的留言。现在居住在天津的他回忆:“站在纪念墙下,望着在众多老兵们和地震遗址公园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曾经一起摸爬滚打的将近70名战友的名字补录补刻在纪念墙上,我们哽咽无言。刻在墙上的是名字,刻在人心里的是精神,更能感到唐山人的坚守、铭记、感恩!”

编辑: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