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小康图景
□ 刘晓玲
滦州市榛子镇是京东四大名镇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这个千年古镇举全镇之力,加速发展、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小城镇建设、项目建设等重点工程,全力打造了发展快、实力强、环境美、农民富的“最美古镇”。老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日子越来越红火,精气神越来越足,全面小康的底色越来越厚重。
修建村路:
让村民的“小康路”越来越平坦
盛夏时节,走进滦州市榛子镇,一条刚刚竣工的古镇环线映入眼帘,站在新铺设的高标准柏油路上遥望远方,蓝天白云之下,犹如“黑丝带”般的笔直大道跨进绿野、穿过村庄,这是承载着全镇5.7万人“小康梦”的“快速路”。
“这柏油路修得好啊,光滑平坦,今年我84岁了,从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到几年前的水泥路,再到这柏油路,我感觉这辈子算值了,在这柏油路上溜达溜达,这心里别提多舒坦了。这路修的就像我们老百姓现在过的日子一样,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安乐庄李志刚大爷感慨地说。
榛子镇是所辖61个村的大镇,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境内有102国道,京沈高速公路出口等,车流量较大,以前堵车现象十分严重。对此,榛子镇牢固树立了“修路”是大民生,“修路”是大硬件的理念,把打造古镇环线作为今年“最美古镇创建年”的重要工程。总投资740万元,全长20多公里,辐射30多个村,将原有的路面统一拓宽升级,两侧因地制宜进行景观性绿化、亮化、美化,将古镇环线打造成为一条串联党建示范区、工作亮点示范村,重点节点等精品路线。
打造五横五纵的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以打通村与村之间的“断头路”,修缮连接主干道为重点,打通了全镇交通的主动脉和毛细血管,提升古镇整体对外形象,缓解镇区交通压力,便于群众出行,实现了古镇城市化道路规划和管理的“微循环”,打造了推进城乡区域发展的“加速带”。
“我在迁安钢厂上班,以前老堵车,下高速几分钟的路程有时要走半个点,自打修了这古镇环线,感觉畅通多了,堵车现象也解决了,这心情也好了。”榛子镇在外上班的李夏刚感慨地说。
“要致富,先修路,这话说的太对了,现在古镇的路修得这么好,我们对未来就更有底气和信心了。”一镇村民郝志强说。
昔日旧路换了新装,提了颜值,成了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织绘出了一幅古镇小康路的美好图景。
环境治理:
让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以“五清三建一改”为目标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以来,让榛子镇的人居环境发生了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
61个村都整治出了一个高标准的环境面貌,街道干净整洁了,赏心悦目、一目了然。十几年的违章建筑拆了,街道变宽了,多年的矛盾化解了,几十年的路通了,交通顺畅了,拆出来的空地多了,让村集体有了更好的规划,几十年的臭水坑变成了民心广场、村级公园、垂钓园,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椅子山村在外经商的高大海,3个月没回来了,这一进村,眼前的变化就让他愣住了,还以为走错了村,自己的家门口都找不到了。村里几十年的臭水坑不见了,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一座气派、精美、高标准的清泉池公园和文化广场如“空降”一般落成,群众纷纷拍手点赞。
村里变了!变得像公园一样美。像椅子山村这样,村里几十年的大小废弃垃圾坑,全镇集中治理了35个,“宜农则农、宜景则景、宜林则林”,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也为百姓提供了一个茶余饭后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活动场所。
“我们村这个大垃圾坑,比我的年龄都不小了,以前就怕过夏天,那是臭气熏天,气味难闻,我们都不敢开窗户,从这过都得捂着鼻子,现在好了,这么大的垃圾坑也被治理了,变成了民心广场,现在这成了村里最具人气的地方,尤其是晚上热闹着呢。”狼窝铺村67岁的李大爷高兴地说。
据了解,现在全镇每个村都设立了环境卫生监督员,各村的垃圾都有专门的清运车将垃圾运往垃圾填埋场。去年年底,镇上还建起了滦州第一个镇级污水处理厂,5个村级污水处理站,更加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现在村里的环境那叫一个好,整齐宽敞的街道,美丽的庭院,幽深的小径,空气清新,自然风光随处可见。今年,该镇把全域农村人居环境高标准提升作为“最美古镇创建年”的重点工程,评选“十大最美乡村”。建设初心广场、人民公园、森林公园、龙湾河生态公园,提升古镇的内涵和品位,打造了一个更加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最美古镇。
富民产业:
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否则村庄建得再美也会缺乏生机,只能是一个“空架子”。近年来,榛子镇抓住乡村振兴的有利契机搭台子,唱好富民产业发展大戏。用美丽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依托乡村的自然景色和全镇独特的资源优势,精心构建了“一村一韵、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的产业发展蓝图。每个村子都有一个适合本村发展的富民产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整体推进全镇富民产业发展,让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日子红了起来。
“村里环境美了,路也修好了,城里来的人就多了,我们现在大棚蔬菜可好卖了,一到周末采摘的人特别多,价格也能上去,一个大棚我们就比以前多收入好几千元,干劲可足了。”南平庄大棚蔬菜种植户高艳春高兴地说。
“我今年67岁了,做了几十年豆片了,市场上认可度极高,咱们榛子镇豆片就是有名气,都排着队买。做豆片也是我的小富业,盖了新房,供出了2名大学生,对于现在这日子我是忒知足。”东营做豆片的田师傅满意地说。
南辛庄村主任宋得生告诉我们:“我们村小,地少,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一块宝。”几十年来薯炕育秧一直是南辛庄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产业兴旺富万家,该村有6户家庭没有劳动力的困难户通过薯炕育秧先后致富。该村有70%的农户购买了家庭轿车、翻盖了新房,农户个人存款居全镇之首。村民宋绍平患脑血栓多年,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非常拮据,在村里的帮助下,他每年都上6铺薯炕,他妻子告诉我们:“在农村家里没劳动力,那日子可没法过,是薯炕育秧让我们还上了债,有了存款,盖上了新房,儿子娶上了媳妇,如今还买了家庭小轿车,这以前做梦可都不敢想。”
74岁的杨惠民是一位很小就离家的在外游子,现在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工程师,去年偶然的回乡让他对家乡的变化感到震惊。村民的小日子比城里的一点都不差,别致的庭院到处充满着农民的幸福美满,让他再也不想离开了。
现在农民的日子真的是越来越好了,产业兴了,村民富了,农村也美了。气派、漂亮的村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让村民无不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该镇还因村制宜,打造以南平庄杉荷小镇乡村游、吴庄子香油、王官营白薯粉、麻湾坨特供小米、南辛庄子红薯、榛子镇豆片等一村一品的特色富民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提升了农业的附加值,鼓起了村民的腰包。
党建引领:
让村民的干劲越来越足
“村看村,户看户,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党员干部带好头,村民就有干劲。古镇的巨大变化,与村基层党组织的努力是分不开。榛子镇在滦州市创新开展了“书记有威望、班子有力量、党员有活力、群众能信赖”的“三有一能”党组织创建,以党建促全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构筑服务群众“幸福圈”,画出了民心民意最大的“同心圆”。
建强基层班子,引领乡村振兴,严管厚爱激活力,严格执行两个支持、两个不要,想干事的支持、能干事的支持,不和党委政府保持一致的不要、不想干事的不要,用鲜明的思想导向激励村带头人。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不断激发工作干劲和活力。把当前农村环境整治等硬性工作当成考验村支部书记、村干部的试金石,在工作中着重选拔推荐一批年轻化、规范化,有能力、有威信、有方法,素质过硬、眼界开拓、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通过硬性工作得到更好的锤炼。
“干了,既然当这个村干部就不能混日子,就得为老百姓干点实事,没钱也得干事,还得干好。”狼窝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吴雅军,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向村民立下誓言。面对基础差,村集体遗留600万元外债的烂摊子,没钱自己掏腰包,不能被困难吓倒,本来他有自己的事业,但是为了大家,他们只能舍小家。有人不理解说他是没事儿闲的,有人说他是想出风头。吴雅军根本不理会,因为他自己知道这份差事的份量。在全镇有一大批像吴雅军这样的村干部,他们都在奔向小康路上闪动,这些村干部不等不靠,比着劲的干,敢于亮剑,甘于吃苦,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打通了一条服务群众的绿色通道,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一些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化解清零,啃掉了多年来欺街占道的钉子户,村容村貌变美了,环境卫生整洁了,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了,展现出的良好态势和前景,使村集体更具活力、群众生活更有奔头,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村主任就是老百姓的主心骨,那是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干事,选举的时候真的没看走眼,大家有目共睹,村里的变化真的太大了。”葛庄村任国志竖着大拇指说。群众的大事小情找到他,他总是笑着答应,并办得妥妥地。因为他知道,只要是群众的事就没有小事,他总是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放在第一位,心系群众,用心去做,因为这样他心里踏实,无愧于群众的信任和自己的责任。在家里,都是妻子里里外外张罗大事小情,他从来不管,可是在村里却像变了一个人,村里的、各家各户的大事小事处处用心、操心,想法设法的办好,俨然就是一个暖心的“管家”。
书记有威望,班子有力量,党员有活力,群众才能信赖,对生活才能充满干劲和憧憬,在榛子镇“三有一能”型党组织创建,已经成了全镇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标杆。一系列的民生服务不断拉近干群关系,一件件关乎百姓的小事,抓好了、落实了,就变成了一件件承载每个榛子镇人“小康梦”的民生大事。
一个千年古镇,正在描绘一张透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折射出古镇村民幸福生活的全面小康的绝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