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 00:38:23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来“冀东民俗院”触摸记忆品味乡愁

  “机杼声声编织多彩岁月,纺车嗡嗡摇出智慧光芒,一副驮架承载黎民企盼,两片石磨流淌生命琼浆......一张驴皮雕刻悲欢离合,一杆唢呐吹出心中畅想,三弦大鼓弹唱苦辣酸甜,几尊泥塑展露世间万象......”

图为侯宗友先生在介绍古老的织布机。

  这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冀东民俗院的主人侯宗友创作的《冀东民俗院院歌》中的几句歌词,展示了这个小院令人触摸记忆、品味乡愁的特色。

最古老的“手板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记者来到位于丰润区石各庄镇四户村的这个小院,立即被其别具一格的建筑式样、琳琅满目的“老物件”所吸引!

  据介绍,这个宅院晚清年间由该村村民李成富建造,距今约130年历史,历尽风雨沧桑几易其主,2018年9月开园,现已成为唐山学院“大学生民俗文化教育基地”、唐山市科普教育基地。步入院落之中,农耕用具、饮食炊具、木工用具、骡马驮具及算盘、镜框、炭火盆、纺车等颇具年代的旧物随处可见,使人顿生穿越时空之感。

图为古色古香的北院门。

  侯宗友先生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小院内陈列的极富冀东特色的物品,是他历时10多年时间广泛收集而来。屋内摆放的一架织布机,以及这架织布机织就的粗布,是他前后四次踏访秦皇岛市抚宁县深山之中的一户人家,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费尽周折才得到的,是最古老的隋朝“手板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当时的“高科技”含量产品。

  不久前,由冀东民俗院举办的“冀东民俗文化研讨会”在这个院落举行,来自我市及秦皇岛市各县(市)区的约50名民俗文化学者、作家在葡萄架下、石碾子旁、长条凳上,围绕冀东民俗文化在中华民俗文化中的地缘性、历史性、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等展开了别具一格的研讨,深深感触了厚重的冀东民俗文化底蕴。

基本还原了老冀东的民俗风情

  冀东民俗院的北门,是非常雅致的冀东老门楼造型,青砖与白墙组合在一起。

  走进院门,只见东、西两侧的院墙上,挂满了农户种地、播种、拢地、收割、屯粮以及牲畜农耕使用的各类生产用具,有木叉子、草耙子、牲畜套具、犁铧、擦子等老物件,年岁较大的人才能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途。

图为北院东墙上挂着的各种农具。

  在院子中间的3间冀东传统老房子里,摆满了烟笸箩、靠山镜、算盘、掸子、风斗、老式眼镜、老座钟等,穿越时空般述说着远去的历史。西侧屋子中间摆放着那架古老的织布机,旁边是这架织布机织就的老粗布。房梁上吊着紫穗槐、苇子、竹篾等编制的篮子等。

  南面的院子里依然在墙上挂满了各种规格的秤杆、秤砣、木工锯、刨子等,地上摆放着各种规格的大缸、石磨。

  侯宗友对冀东传统民俗文化有着割舍不掉的感情,作为那个“特殊年代”出生的人,他利用闲暇时间,广泛搜集这些被人们遗忘的生产、生活用品和用具。经过日积月累,这些源于农耕生产及老冀东人民生活的民俗特色用具,这些改革开放40年前人们生活当中惯用的老家当,已淡出了人们视线,但在他的冀东民俗院里几乎是一应俱全。

“我在这里感受到了乡愁”

  小院内既有改革开放40年前冀东山区、平原各地曾经使用过的日常用具、农耕用具等,也有年代久远的饮食炊具、观赏用具,还有四世同堂传接延续保留的难得一见的“箱底儿货”。

  来自丰润区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73岁高龄的张金池说:“走进冀东民俗院,对我触动相当大,心灵得到震撼。步入这家小院,犹如穿越历史时空,又仿佛回到了美好的童年,这个小院承载了历史和文化。侯宗友先生利用10多年的时间,通过广泛的收集和整理,把与三农息息相关的老物件收集起来、展示出去,更加靓丽地向社会、向民众张扬了我们的冀东农耕文化。他个人认为,民俗文化就是三农文化的一部分,就是大众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我们唐山经历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使得很多老物件难以保存。在这种情况下,侯宗友先生能够费尽心力,去挖掘、去抢救,无疑是对文化的敬畏,也是对历史的敬畏。他付出的贡献应该是加以肯定的,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记者 杨文进)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