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6 03:11:5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木雕非遗传承人孙小明:30年的木上巧思 焕发木头新的生命

视频制作 记者 徐慧

木雕非遗传承人孙小明

30年的木上巧思 焕发木头新的生命

图为木雕非遗传承人孙小明正在雕刻作品。记者 徐慧 摄

  孙小明,传统木雕技艺传承人,一位痴迷指尖雕刻艺术30年的人————他曾先后获得唐山市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工美行业美术大师称号,2020年入选路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承雕刻名家叶氏家族第三代传人叶建军先生,成为木雕工艺的第四代传承人。

  孙小明自幼喜欢美术,80年代在部队服役期间接触到木雕技艺后便痴迷于此。早期只源个人爱好,完全是闭门造车,当自认为不错的成品出炉满心欢喜的时候,却被业内行家一盆冷水泼下来。多次受挫的孙小明暗下决心,不学出门道誓不罢休。经多方打听,得知福建泉州的木雕技艺在全国较为领先,二话不说一个人背起行囊辗转多省,来到人生地不熟的福建泉州。一猛子扎进当地的木雕市场,由于他的痴迷,半个月的时间每天都固定到一家木雕工作室拜访,在并不熟识的木雕师傅旁边端茶倒水潜心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南方木雕的先进技术和专业的手法,孙小明学到了几成,临走前跟木雕师傅讨要了一个人家已经淘汰,对他来说却是利器的刻刀。他暗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把刻刀当时在北方是非常少见的,一定要带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带着学来的技术和这件“宝贝”回到了唐山。

  学以致用,回来后孙小明潜心研究刻刀,发现了刻刀的精髓后便苦练刀法提高技艺,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雕刻方式,大胆创新,巧妙利用木质原理研究雕刻技术创作自己的雕刻作品。“我的作品完全是原创构思,提前在脑子里勾勒出轮廓,随着木头的形状、结构再进行整体设计,绝不会临摹其他作品”,孙小明认为一件好的作品是有灵魂的,需要从心出发为手中的木头赋予新的生命力。

  在孙小明的工作室,正在进行雕刻的一个作品是蝈玉呈祥,“我首先需要根据木料纹理和腐朽程度来设计出一只蝈蝈落在玉米上的造型,再进行打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比例协调有层次都是必不可少的”,孙小明的刀法凝重豪放,注重写实与写意结合造型手法大胆夸张,直抒胸臆,把作品意图准确地表现出来,一气呵成。

  据史料记载,木雕是雕塑的一种。是传统雕刻工艺中的重要门类,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经秦汉唐明清各朝传承至今,2008年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雕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名贵木材。由于孙小明技艺精湛,在全国木雕业界小有名气,省内、京津、内蒙古等地的客人都带着名贵的木料慕名而来相求作品。现在孙小明手中很多还未雕刻完成的作品,都已经被客人定购,馆藏作品所剩无几。

  木雕艺术品装点着人们对生活、艺术的追求,每一个作品中花鸟鱼虫、人物故事都是寄托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雕刻对于孙小明来说是一辈子追求的事业,此项艺术技艺深不见底,他始终抱着一颗坚持且痴迷的心,边工作边学习。作为一个在指尖上雕刻艺术的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木雕文化弘扬和传承下去,用双手雕刻人生,让木雕文化绵延不息。

  记者 白硕

编辑: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