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志广
我们这一代人如果家庭不是太富裕,小时候穿的几乎都是母亲做的布鞋。
制作布鞋是很麻烦的活儿,如果家庭人口多,做鞋对家庭主妇来说是很重要的家务劳动。做布鞋首先要打袼褙。打袼褙的材料是无法再穿的旧衣服拆的碎布、布头。记得当时母亲将这些材料用浆糊一层一层(大约四五层)糊到吃饭的桌子上或菜板、面板的背面,然后或放到太阳底下晒,或放到炉子边烤,干了之后再揭下来。袼褙完工后,将鞋底的纸样板放到上面,画上线,剪成一张张鞋底的样子。再把白布条糊上浆糊,将鞋底样子的袼褙周围封起来。之后就是把大约五六层袼褙鞋底摞在一起,纳鞋底了。
纳鞋底是很费时、费力的活儿,需要用锥子先把鞋底穿透,再用头号的大针纳。我记得纳鞋底用的线绳有两种:棉线绳和麻线绳。棉线绳比较稀缺,于是有的家庭就从土产门市部买来“麻坯子”,自己加工纳鞋底的麻线绳。加工麻线绳需要一个工具————拨楞锤。拨楞锤的构造很简单:一根巴掌长的圆柱形或中间细两头粗的硬木或牛骨作为陀,在陀的中段钻上一个小眼儿,安上一个金属钩就完成了。加工麻线绳时,先将几根麻丝绑在拨楞锤的金属钩上,然后将陀悬空,用手拨动,使其像陀螺一样旋转起来,随着陀的旋转不断地添加麻丝,如此就将麻丝拧成麻绳了。纳鞋底时,为了鞋底结实耐穿要一针一针纳得很密,而且还要均匀。纳鞋底除了用锥子时要用力之外,用针纳也丝毫不省力。因为每一次线绳穿过鞋底后还要用力勒一下,只有这样,纳出的鞋底才结实,不会松垮。我曾看到,有的大姨、大妈在纳鞋底时为了减轻频频勒线绳时手掌的疼痛,右手手掌裹着块布或毛巾。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几位大姨、大婶、大妈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纳鞋底。鞋面的制作仍然需要袼褙。将袼褙照着样板剪成鞋面的样子,剪好之后再照着剪鞋面、鞋里,鞋面用蓝色或黑色的新布。三层材料摞在一起用缝纫机将上下口封好,鞋面就完成了。做布鞋的最后一道工序自然是将鞋面固定到鞋底上,这样,一双布鞋就完成了。
大约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市场上出现了塑料鞋底,使得家庭主妇们做鞋时节省了很多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那时我母亲也不用再纳鞋底了,我们几个孩子穿的大多是母亲做的塑料底的布鞋,有时也穿从商场买来的档次比较低的胶底鞋。我上小学时,正赶上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那是个物资匮乏、买东西凭票证的年代,即使是好一些的球鞋也要凭票购买。记得那时我们唐山市凭证一家只供应一双球鞋。我的父母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儿、一个儿子,我是唯一的儿子,自然我家这双凭证供应的球鞋就给我买了。记得当时穿上了那双新球鞋,心里是很高兴的。上学后,特别是上初中后,穿的胶底鞋就多了,因为要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我们那时穿的胶底鞋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球鞋,一种是力士鞋。力士鞋有两种颜色:一种是蓝色的,当时叫灰力士鞋;一种是白色的,叫白力士鞋。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青年男女都爱穿白力士鞋,认为是很时髦的。
上初中时,男孩子是最费鞋的。因为那时学生的学业负担并不重,学校对体育则比较重视。当时在学校,体育好的学生远比学习好的学生更令人瞩目,更受学校青睐。我们那时早晨没有早自习,到学校后一般都到操场上跑步,锻炼身体。那时费鞋,还不只是因为跑步,最费鞋的是踢足球,所以一双很好的球鞋用不了多长时间前边就踢出了窟窿。鞋坏了怎么办?肯定是不会扔掉的,但送到修鞋匠那里修,还要花钱。记得当时我和我的许多同学都是自己动手修鞋。那时在我们唐山市的繁华区“小山”,有家专营鞋料的商场,修鞋、做鞋的工具和材料一应俱全,修鞋的碎皮革等材料很便宜。我和同学们都是从那家商场买来碎皮革自己补鞋。当时男孩子的鞋上带补丁的现象很普遍。
就这样,我布鞋、球鞋、力士鞋交替着穿了将近30年。
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我们唐山市穿皮鞋的人很少;改革开放初期,穿皮鞋的风潮迅速波及到了我们这里。当时,百货商店卖的皮鞋品种、款式很少,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纷纷或托出差、探亲访友的亲朋好友,或亲自去北京、天津,就是要买一双好看的皮鞋。在我结婚前,岳父将一双皮鞋和一块布料作为礼物送给了我。结婚那天,我穿上了岳父送给我的那双皮鞋,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穿皮鞋。
现在,我已经很多年不穿布鞋和胶鞋了。夏天穿的凉鞋,春秋穿的单鞋,冬天穿的棉鞋都是皮鞋;而且早就不需要到外地去买了,我们唐山市出售皮鞋的品种、款式以及价格与北京、天津相差无几。现在的皮鞋无论是质量,还是穿在脚上的舒适度,都要远远好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产品。穿皮鞋的最大好处除了美观、耐久之外就是不用刷鞋,省去了很多麻烦,十分适合我这样的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