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烈士陵园正门。
烈士纪念塔。
烈士纪念馆。
孙菲在节振国烈士雕像前向记者介绍烈士事迹。 记者 赵亮 摄
孙菲在包森烈士雕像前向记者介绍烈士事迹。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杨文进)冀东大地,长城雄关,有多少仁人志士,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怀着坚定的信仰,毁家纾难、马革裹尸。他们不畏牺牲、视死如归的壮举,铸就了今日共和国强盛之基。
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长眠在冀东这片热土上。冀东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苍松翠柏,碑耸云天,是革命烈士长眠的圣地,也是人们洗涤心灵的殿堂。
弘扬英烈志、传承冀东魂,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是冀东烈士陵园始终不渝的追求。
这里安息着238位先烈不屈的忠魂:邓培、于方舟、江浩、洪麟阁、杨十三(杨裕民)、包森、节振国、周文斌……冀东烈士陵园讲解员孙菲带领记者来到陵园东侧,在包森、节振国等烈士的铜像前详细介绍了他们的英雄事迹。
冀东烈士纪念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司令员的望远镜”,就是包森曾经使用过的。这架望远镜是1939年冀东抗日武装缴获的日军战利品,由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使用。1940年初,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率部开辟盘山抗日根据地,李运昌把这架望远镜赠给包森。包森牺牲后,这架望远镜作为烈士遗物又送还到李运昌手里。1992年,李运昌把这架珍藏了几十年的望远镜捐赠给冀东烈士纪念馆,成为馆藏珍品。
全国人民熟知的节振国烈士是传奇式的抗日英雄,当年他英勇杀敌“刀劈鬼子兵”的事迹被传为历史佳话。
今年71岁、致力于党史和冀东抗战史研究的开滦档案馆原副馆长杨磊,曾多次在清明节陪同节振国的大女儿节凤英、二女儿节凤兰、儿子节凤生等来这里祭奠。
杨磊曾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来到陵园,节振国的家人都要先去周文斌、陈群烈士的墓前。节凤兰说这是“母亲的嘱咐”,这两位先烈曾经在节振国牺牲后照顾他们全家,两位烈士后来牺牲时还没有成家、没有后人,“不能让后人冷落了周叔叔、陈叔叔……”
2017年4月4日上午,得知“有些烈士牺牲时没有后人”的情况后,与他们同行的唐山中恒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王素女总经理当即决定:“这件事由我们来做!”下午,她就派人买来黄色、白色的菊花,并组织小学生敬献给每位烈士。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她的公司连续做了3年。记者与王素女通了电话,这位生在廊坊的“外地人”朴实地表示,自己也是军人的后代,敬仰这些英雄,“这是我应该做的!”
市人大代表联络中心主任杨小冀,是杨十三烈士的曾孙。他满怀激情地说:“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时刻从不怕死!”当年,面对日寇疯狂侵略中华大地,我国著名化学家、河北工学院爱国教授、抗日民族英雄杨十三立下豪言壮语:“誓必效死疆场马革裹尸,绝不辗转床褥作亡国奴。”当侵略者攻入山海关,“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时,杨十三义愤填膺,立下“吾侪与敌决战之期至矣,吾愤累年,誓当以死报国”的铮铮誓言,毅然拒绝随平津院校南渡,率领由河北工学院部分爱国师生组成的“工字团”奔赴冀东抗日前线,参与组织了冀东人民武装抗日大暴动,直至牺牲在太行山上。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生存、民族的尊严和民族的复兴,以身许国、浴血奋战,铸成今日中国之富强基底!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铭刻着一段段刻骨铭心的英雄故事,浸染了无数革命先烈的铁血荣光。
杨小冀说:“身处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追寻革命先烈的铿锵足迹,缅怀革命先烈、赞颂革命先烈,就是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前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
蓝天白云之下,记者的目光越过白皮松和桧柏的树梢、纪念馆的屋顶、纪念塔的塔尖,看到这座曾经地处偏僻的陵园,已经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环绕。烈士英灵的守护下,这座城市充满勃勃生机。
长期在冀东烈士陵园从事冀东抗战史研究、现已退休的刘力勤女士介绍说,冀东烈士纪念馆列入英名录的是238位烈士,但是墓区只有166座烈士墓,很多烈士没有墓,比如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烈士。“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据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普查,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算起,全国为革命牺牲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仁人志士共有2100万人,其中中国共产党员烈士有370万名。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关口回望冀东先烈的感人事迹以及他们超越时空的不朽精神,我们更进一步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条朴素的真理。
刘力勤满怀深情地说:“愿观众们通过这里的基本陈列,重温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在冀东这片红色热土上曾发生过的激昂而动人的历史画面,随着这里陈列的历史画卷溯源初心,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