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杜庆君 通讯员 马子莹)在丰南区黑沿子镇供电所管辖范围内,有一处美丽的地方,柔和的日光照射在水面,水波粼粼,闪耀着金色的光辉,不时有小鱼在水面上跳跃,斑驳的光影倒映在一块块白黑相间的光伏板上,数万块光伏板整齐地排列在沿海滩涂水面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便是通威“渔光一体”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
3月19日,黑沿子镇供电所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在执行例行的设备检修工作时,巧遇了该产业园养殖承包户孙建兵:“孙大叔,好巧啊,您也在这。”
“巧啊!这不年后的一两个月正是投放鱼苗的时候嘛,我过来看看。”孙建兵看着工作人员,了然地笑道:“你们这是又来检修了啊?”
“是啊,孙大叔,这不是很多线路、设备的都在水里嘛,咱这边盐碱腐蚀又大,线路投运年限有的也长了,万一发生电力故障,那损失可就大了。”
“可不是嘛,我们这些养鱼的就怕停电,一停电,打氧机就停止运行,鱼全得缺氧。就像上次停电,得亏你们来得快,及时送上了电,要不然之前的辛苦可就白费了,可太谢谢你们了。”想起上次的经历,孙建兵心有余悸地说道。
“孙大叔客气了,我看您容光焕发的,看上去有开心事啊。”
“能不开心吗?自从有了这个‘渔光一体’,水下能养鱼,水上能发电,既可以挣养鱼的钱,又可以挣光伏发电的钱,真正实现了一地多用,可让我们挣上了双份的钱啊。”孙建兵笑道。
“您之前可不是这态度啊,当时说让您承包这边的时候,您可不愿意。”工作人员打趣道。
“嗨,那时候不是不了解嘛。”孙建兵也不生气,作出了解释,“养鱼本来就容易出事,尤其是温度高的时候,一个看不仔细,鱼就得缺氧。没想到咱这个光伏板安上以后,夏天能遮挡阳光,温度降下来,鱼的存活率不就高了嘛,我能不开心吗?”
通威“渔光一体”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采取“水上+水下”双模式,水面上采用光伏发电,水面下利用通威365高效水产养殖模式,即三种精养鱼,六种关键技术,增效50%,以达到产品绿色环保的养殖目的。该项目总规划面积1.2万亩,目前已经建成光伏发电阵列75兆瓦,完成鱼池标准化改造3048余亩,每亩综合效益超过6万元,各类水产品年产可达8000吨,年发电量可超过1.2亿度,年节约标准煤约4.5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25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三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