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随着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深入,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成为缅怀的热点。人们对他无比敬仰,到李大钊纪念馆、李大钊故居参观的络绎不绝,对李大钊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作为工会工作者,让我们感触最深、不能忘怀的是,李大钊是我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他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煤矿工人怀有深厚的感情,直接领导推动了唐山工人运动,特别是煤矿工人运动,使唐山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工人运动的策源地。
情系唐山工运
唐山是李大钊的故乡,是近代工业的摇篮,聚集着数万名产业工人。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早期工人运动的时候,非常关注唐山工人阶级。早在五四运动前,李大钊就开始关注、了解唐山工人的状况,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唐山工人的早期斗争。1919年3月9日,他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唐山煤厂的工人生活》一文,对开滦英国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封建把头包工制予以了无情的揭露,对煤矿工人表示了极大的同情与关注。李大钊以写实性的笔触描写了煤矿工人的悲惨处境:“他们终日在炭坑里工作,面目都成漆黑的色……这个炭坑,仿佛是一座地狱,这些工人,仿佛是一群饿鬼。有时炭坑颓塌,他们不幸就活活压死,也是常有的事情。”他在文章中还把工人的待遇与骡马做了直接的对比:“在唐山这地方,骡马的生活费,一日还要五角,死了一匹骡马,平均价值在百元上下;一个工人的工银,一日仅二角,尚不供给饮食,若是死了,资主所出的抚恤费,不过三四十元。这样看来,工人的生活尚不如骡马的生活;工人的生命,尚不如骡马的生命了。”这铁一般的证据,是带血的控诉,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煤矿工人的无限同情和关怀。
五四运动后,他十分注重在唐山工矿企业开展社会调查。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李大钊提出必须到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尽快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李大钊身体力行,亲自深入到唐山开展社会调查,与京奉路唐山制造厂工人邓培等人亲切会面并谈话,到开滦林西矿调查,与矿工王瑞来、李景春等亲切交谈。在李大钊的影响带动下,北京一批进步学生相继来唐山矿区开展社会调查,写出了一些反映唐山矿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分别刊登在《新青年》等报刊上,为推动工人运动奠定了基础。
点燃革命火种
李大钊经过深入调查,了解了唐山矿工的悲惨状况,认识到工人阶级具有的彻底革命性,分析了工人自发斗争失败的原因,在广大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成立地方党组织,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进行斗争,唐山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李大钊在《唐山煤厂的工人生活》中既揭露资本家对矿工的压榨和剥削,也分析了以往唐山矿工自发斗争失败的原因。他惋惜地指出,在这样一个产业工人集中的地方,“竟没有一个工人组织的团体”。反映出李大钊要将唐山工人组织起来的强烈愿望,以及用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指导唐山工运的迫切心情。
1920年初,李大钊在与陈独秀等酝酿创立中国共产党时就曾表示,在北方“先组织北京小组,再向天津、唐山等城市发展”。1920年4月以后,李大钊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陆续派遣罗章龙、邓中夏、张太雷、王尽美等人到唐山,散发革命刊物,组织五一节纪念活动,开办职工学校,创办唐山工人图书馆,培训工人骨干等,对唐山广大工人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育,帮助唐山建立了产业工会并开展工人运动。
1920年和1921年之交,李大钊在唐山“向开滦的煤矿工人宣传介绍了十月革命的意义和经验”,并告诉煤矿工人“要想不受剥削,不受包工压迫,就得要斗争,要斗争就得要团结”。由于李大钊的坚强领导,中共唐山地方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承担起工人运动领导者和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责任。1921年8月11日,中国共产党早期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领导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党成立后领导了全国第一次工运高潮。
在李大钊和中共北京区委的培养、领导下,唐山涌现出了邓培等工人运动领袖。1921年秋,经中共北京区委批准,邓培成为唐山第一名共产党员,也是河北省第一名中共党员。1922年4月,邓培领导建立唐山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唐山地方委员会。
1922年10月23日在中共北京地委、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及中共唐山地委和李大钊的领导下,罗章龙、王尽美、邓培等发起开滦五矿联盟大罢工,3万余工人参加,历时25天,掀起中国北方工人运动高潮。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邓中夏誉赞其为全国第一次工运高潮中的“最高峰”。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开滦工人阶级的大无畏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称他们“特别能战斗”。
工运风起云涌
李大钊在开滦矿工心中播下革命的火种后,火势迅速在唐山大地蔓延,唐山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从1921年建立京奉路唐山工会,到1949年正式成立市总工会,历经 28个春秋、100多次不屈不挠的斗争,唐山工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由小到大,从低到高,得到了迅猛发展。
1925年9月13日,开滦赵各庄矿1.3万工人,向矿方提出反压迫和改善生活待遇的10项条件,激起全矿工人罢工。1926年3月1日,华新纺织厂工人为反对厂方无理由开除工人,坚持罢工9天。1927年12月,因资方违约拒发工人花红,启新瓷厂全厂工人罢工。1938年,开滦矿工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五矿抗日同盟大罢工,在全国抗日形势的鼓舞下,直接拿起武器,参加到冀东抗日大暴动的武装斗争中。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大罢工、大暴动中,涌现出了民族英雄节振国。他所领导的“工人特务大队”是党在抗日战争中成立最早的产业工人武装之一。冀东人民抗日暴动的主要领导者李运昌,对于开滦工人大暴动的意义和作用做了深刻评价:“冀东抗战有产业工人参加,这在全国首屈一指。”“它超越了一般性罢工的范围,直接参加了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配合了八路军挺进冀东开展冀热边游击战争,形成了工农兵大联合,是震动全国、惊动世界的大暴动,其意义是重大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李大钊精神的感召下,唐山工人阶级勇于担当、敢为人先,主动为国家建设作贡献,在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需要大量工业原料(煤炭、钢铁),唐山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人,把唐山建成了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开滦、机车车辆厂(南厂)、唐钢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1968年和1973年,周恩来总理两次对开滦提出表扬,说开滦“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1974年,全国工业企业掀起“学大庆、赶开滦”的群众热潮。开滦一大批劳模成为全国煤炭战线学习效仿的楷模,如“矿山老愚公”吴旭芝,30个春节都在井下度过,他有句名言:“党是我的妈,矿是我的家,要听党的话,管好我的家。”还有“矿山铁汉”侯占友、“矿山铁人”艾有勤、把心掏给矿山的曹殿臣等都是可圈可点的劳动模范群体代表。
1976年大地震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解放军、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唐山工人阶级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震后10天生产出第一车“抗震煤”,震后28天炼出第一炉“志气钢”,震后一个月纺出第一车“抗震纱”,震后两个月第一台“抗震号”机车出厂,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正是由于广大工人阶级不屈不挠和顽强拼搏,唐山才从大地震后的满目疮痍,蜕变到如今风景秀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沿海城市,创造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奇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唐山工人阶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步伐,扩大改革开放,把国民经济引入讲求效益、稳步发展的轨道。震后的唐山,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内外贸易、建筑业以及其他事业都获得显著发展。唐山生产的钢铁、水泥走进了人民大会堂、“鸟巢”国家体育场,唐山制造的复兴号高速动车驰骋神州大地,涌现出了新时期职工楷模赵国锋、高铁工人标杆张雪松等一大批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唐山工人阶级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再创新的辉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李大钊故居、李大钊纪念馆、开滦矿山公园博物馆、冀东抗日武装根据地旧址等大量的红色资源,为唐山这座城市留住了红色印记,见证了红色历史,凝聚着革命精神。根植这片红色沃土的唐山工人阶级,传承着红色基因,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着奋进的力量。全市工人阶级主动投身“学党史、忆先烈、勇担当、立新功”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431个新市民俱乐部、381个职工“大学习”课堂、692个职工读书小组、449场次职工诵读活动,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学校,是传承大钊精神的主阵地,唐山工人阶级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汇聚起英雄城市再出发的磅礴力量。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2010年、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唐山视察,作出了“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是唐山工人阶级最温暖的美好记忆、最强大的精神动力、最强大的行动指南。全市工人阶级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积极投身“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竞赛,先后涌现出郑久强、张文市、李征等一大批知名劳模、技术状元、职工发明家,96.69万技能人才成为唐山高质量发展强力支撑。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6000亿元、7000亿元两个台阶,达到7210亿元,较“十二五”实现翻番,“三个努力建成”在唐山大地转化为生动实践。总书记盛赞唐山是英雄的城市,唐山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这是对唐山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劳动群众的最高褒奖。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唐山工人阶级牢记总书记嘱托,进一步弘扬大钊精神,站位全局、勇挑重担、锐意创新、敢为人先,推动唐山工运事业在新时代取得了新进展。作为全省唯一全面试点,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省率先建立新市民俱乐部,首创五方维权维稳联合机制;连续四届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团体第一名;大病医疗互助等7项工作位列全省第一; 9016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排查化解各类劳动争议纠纷4867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2659.5万元;发放工会会员卡106万张,投入2300万元开展普惠活动, 850万人次享受普惠服务;投入1385万元用于疫情防控保障,提振消费集中行动消费额达5056.57万元,2021年春节期间为9.6万名在唐过年的外地务工人员发放暖心水饺14.35万公斤,在推动英雄城市再出发中彰显了担当作为。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站在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唐山工人阶级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钊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33458”工作思路,聚焦高质量发展,建功“十四五”、当好排头兵,再创英雄城市新辉煌,再谱工运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