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7 10:40:48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环渤海新闻网

村民自发捐款义务参与修路!滦南前张各庄村开启党群共建美好家园新模式

视频摄制 记者 吕钊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梁赞英 吕钊)“铲车是梁振有书记出钱买的,挖掘机是梁书记找的,修路、绿化的材料钱都是梁书记垫付的,现场干活儿的都是自愿参加义务劳动的本村村民!”日前,在滦南县司各庄镇前张各庄村,看着村路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村民王先生十分骄傲,“这已经是梁书记第二次带头捐款、带动村民义务修路了,在党的好政策下,我们村已经形成了‘党员引领、群众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新模式,大家齐心协力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

53岁的梁振有是土生土长的前张各庄村村民,从小家境贫寒的他很早就步入了社会,为了生活,他干过小工儿,学过泥瓦匠,也搞过养殖,靠着一股子敢闯敢拼的劲儿,很早就在村里小有名气。27岁那年,梁振有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当了6年村主任,3年村书记,总想为村里做点什么,但因为经济条件所限,总觉得力不从心,所以我又开始了商海打拼的生活!”梁振有告诉记者,直到2015年,他家所在镇领导找到他,他才重新回到了家乡。

“2015年是我们村的第一次蜕变!”采访现场,村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梁振有上任之前,前张各村的村路大都是土路,加之该村地势较低,“晴天一身灰,雨天遍身泥,村庄脏乱差,道路肠梗阻”几乎成了村庄的常态,尤其到了雨季,整个村里的路都被泥水占据,严重影响了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梁振有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修路。可是钱从哪里来?面对村集体经济无力承担修路费用的现状,梁振友代表村两委提出了村民自愿捐款修路的倡议,并第一个捐款20000元,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纷纷积极响应。仅仅一天时间,村民就自发筹款14.57万元。“修路需要大批工人,为了节省资金,村民们纷纷自愿加入到无偿修路的队伍中!”当年的修路情景历历在目,梁振有至今充满感动,为了留下那珍贵一刻,梁振有特意在村休闲广场附近修建了一块功德碑,记录下了自愿捐款村民的姓名。

如今,时隔6年,村民的经济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村民家有了私家车,4米宽的水泥路已经不能适应村民的出行,村民错车时难免出现剐蹭,路旁整齐的花墙经常被刮到。考虑到村民需求,梁振有决定,拆除村路两侧花墙,拓宽路面。

梁振有的想法再次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没有资金,梁振有就自己花钱买了一辆20铲车,又花钱找来挖掘机。“这辆铲车以后也是用来给村民无偿使用的,我只希望有生之年能实实在在为村民做点事,村民生活富裕了,村里的生活环境好了,村民的幸福指数才会越来越高!”在梁振有看来,村就是村民的第二个家,所有村民都是他的家人,2015年第一次修路,村里上至八九十岁的老党员,下至几岁孩童,无论仍在村里居住的,还是已经在外乡安家的,得知村里修路没有资金的消息,纷纷义不容辞捐款,还有不少村民放弃在外打工赚钱,回村义务修路,这些都深深感动着他,他由衷地希望所有的村民都能够幸福,“没有资金不能耽误修路,需要多少钱我出!”梁振有的话震撼着村民的心,看到他真心为村民办事的举措,村民再次纷纷加入到义务修路的行动之中。

“这些年,村路好走了,村中心建起了休闲广场,村民 24小时都能吃上自来水,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村民的日子比城里人的生活更惬意!”采访当日,说起这些年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唐山市区回家探亲的王艳红十分感慨。

“今年我们要加宽680延长米的主干道,在路两侧铺设绿化砖、栽上新的绿化树,重新规划村南村口的绿化,将村东的垃圾场改建成大型的休闲广场,计划投资20万元左右!”梁振有表示,乡村振兴带来的不只是村容村貌的变化,更让他感动的是村民的心,无论未来怎样,他都愿意义无反顾地自掏腰包为村民修路,这既是他作为一名党员的承诺,也是内心永远的追求。

编辑: 王雅丽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