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2 07:36:32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普查公报解读丨十年人口有变化 定期普查意义大

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人口普查是摸清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各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协同推进,全体普查人员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艰苦努力、无私奉献,亿万普查对象共同参与、积极配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完成了普查现场登记和主要数据汇总工作。2021年5月11日,“七人普”全国主要数据公布,5月19日,“七人普”河北省主要数据公布,6月1日,“七人普”唐山市主要数据公布。

“七人普”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要读懂人口普查数据,就要了解人口普查工作。人口普查与非普查年份人口统计方法不同,“七人普”的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相比以往历次全国人口普查,“七人普”顺应了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实现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方法的新突破,从而做到了将人口基数查得更实、人口底数摸得更清。“七人普”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实时上报数据,降低了手工填报造成笔误等问题产生的概率,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自主填报;强化部门行政记录和电力、手机等大数据应用,提高了普查工作质量和效率;身份证号首次被列入普查的主要内容,这使得“七人普”可以同公安户籍登记、卫健妇幼统计等在内的大数据相挂钩,彼此间实现了各取所长、查漏补缺,用大数据改善普查工作,推动数据质量控制技术迈上了新“台阶”。通过全方位宣传,使广大普查人员得到鼓舞和激励、增强了信心和动力,让全体普查对象了解和理解人口普查、支持和配合普查工作。普查中,在普查人员使用的电子设备中设置了信息加密模块,各级普查机构和工作人员都不能随意导出和导入数据,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普查数据上报后,在国家统计局集中部署数据处理,利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切实保证数据安全。“七人普”坚持依法进行,认真落实普查方案的各项要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追溯和问责机制,采用随机抽取普查对象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查,普查过程严谨规范,普查结果真实可靠。

公报数据告诉我们——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全市常住人口为 7717983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53%,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0.34%,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人口总量居第四位。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家庭子女数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全市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5人,比“六人普”减少 0.49人,略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人口的性别结构处于合理区间。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0.81%;女性人口占49.1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29,比“六人普”的104.46下降1.17。

少儿人口比重略有回升,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在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6.56%(全省是20.22 %);15-59岁人口占60.62%(全省是59.92%);60岁及以上人口占22.81 %(全省是19.8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98%(全省是13.92%)。与“六人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9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0.3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8.4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79个百分点。

少儿人口的比重回升主因是二孩等生育政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很大程度源于当年计生政策效应。同时,生活条件改善,平均寿命提升,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受教育状况持续改善,反映出我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取得积极成效,重视教育已成共识,人口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在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1.17万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0.90万人,在常住人口中,拥有高中(含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30%。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快速增加,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与2010年“六人普”相比,虽然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略有减少,但现在我市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0.88万人上升为1.44万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34年提高至10.07年。这说明,我们正在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口资源的素质水平。此外,每10万人中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48万人上升为1.57万人;每10万人中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30万人下降为3.94万人;每10万人中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43万人下降为2.28万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0.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23个百分点。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与2010年“六人普”相比,减少了7.56万人,文盲率由2.22% 下降到1.20%,全国是由4.08%下降到2.67%,全省是由2.61%下降到1.51%。我市人口素质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成绩斐然。义务教育推行、高中教育普及、特别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发展举措,推动人口教育水平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从而以更加优质充裕的人才人力资源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根基。

过去的10年,我市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产业优势更加凸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功能日趋完善,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为人口向城市聚集奠定了坚实基础。“七人普”数据显示,在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64.3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35.6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市城镇人口增加111.29万人,乡村人口减少97.2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3.5个百分点。

读懂数字背后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人口普查数据的背后,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城市需要建造多少学校?该如何规划道路走向和规模?该新增多少养老机构?等等,都离不开人口普查的数据支撑。“七人普”各级主要数据公布后,普查数据与年度公布数据存在差异,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其实出现差异恰恰说明了进行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人口普查需要动员大量普查员及社会力量,成本较高,按照目前法律规定,我国10年开展一次人口普查。除了逢“0”的普查年份,平常年份人口数是通过抽样调查获得的,统计误差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正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消除误差,才需要每10年开展一次人口普查,并以普查数据为基准,对两次普查年份之间(这次对应2011-2019)的抽样调查结果做系统修订。因此现在还没有经过修订的2011-2019年数据,与2010年和2020年两个普查年份的数据是无法直接进行比较的。

在公布人口普查数据之前,社会上有人议论:大家都有身份证,统计户籍人口,不就行了吗?其实,人口普查统计的是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看人口发展,最主要有三个指标,出生、死亡和流动。目前,中国的流动人口有37582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69.73%。流动本身就意味着机遇,蕴含着潜力,流动解决了就业难题,又通过回流带回了新技术和先进理念。因此,放在更长远的时间维度来看,流动并不仅仅意味着某一地区人口数量简单的增减变化,而是在动态绘制着全国协同发展的远大蓝图。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会引起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和聚集,会产生新的增长极和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又面临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挑战。习近平在北京中南海参加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时意味深长地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新时代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要通过这次人口普查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第七次人口普查刚刚开始的时候,国务院人普办推荐了这样一句口号:人口普查,个个参与,科学发展,人人受益。这句话点明了普查的意义:数据最终的目的,是更好地为人服务。2013年,我国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的缘起,是2010年的“六人普”。普查结束后,有关部门将普查数据放到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仿真发现,6-12岁的人口未来将呈现下降趋势,而0-5岁的人口则将会变多。研究人员将这一数据同公共服务状态以及老百姓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后发现,我国的学前教育存在缺失。正是这一分析,促成了学前教育的发展。“七人普”结束后,类似于这样的例子,会越来越多,“七人普”的丰富数据,都会成为精细化公共服务的依据。

在这次“七人普”中,有这样一个选项:你居住的地方,有没有电梯?这个问题将对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的现实产生改善服务作用。这次的人口普查还细化到了老年人是跟子女居住,还是跟孙子女居住,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制定未来的公共服务政策。这些新增普查问题的意义在于:新增问题体现的是人口形势的变化,人口普查,就是在找未来的发展潜力。

2020年11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参加了人口普查登记后,给出了他对当前中国人口问题的判断: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又面临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挑战。今年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专章阐述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意味着劳动力供给会减少,家庭养老负担会加重,但也要认识到,新增加的老龄人口大多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能继续发光发热。所以,关键是如何认清、适应老龄化的现实,未雨绸缪,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

从这次的普查数据中,还能看出不少新变化。认识这些新变化,要清楚,人口问题绝不仅仅是生育那么简单,反映的是经济社会的变化,没有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问题。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人口总量庞大,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

有专家表示,这次放开三孩生育政策是基于人口数据的一项重大决策。既为了缓解老龄化,更重要的是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也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眼光从过去重点解决老年人问题,变为既解决老年人问题,也兼顾年轻人问题。

人口问题是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提升人口素质问题,既是人口发展规律使然,也是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七人普”获得了大量信息资源,我们正在抓紧对普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开发,后续会采取更多方式公布和共享普查成果,配合相关部门加强人口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最大程度发挥普查的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口相关战略和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信息支持。

(唐山市统计局 王斌、魏欣、邢波)

编辑: 杜雨璐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