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6 06:51:18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精彩园博 盛装启航

精彩园博 盛装启航

——写在河北省第五届(唐山)园林博览会开幕之际

□ 记者 角志伟 单宇 唐建勋 梁赞英

最美人间六月天!

亭台楼阁、湖光山色、奇花异草……今夏,来到唐山花海,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惊喜不断!

以“英雄城市·花舞唐山”为主题,河北省第五届(唐山)园林博览会今天在这里盛装启幕。这是唐山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治理修复利用的又一篇杰作!这是唐山推进“一港双城”战略、提升城市品质迈出的崭新步伐!这是唐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想民、爱民、为民的最真实也最现实的写照!

园博会一角。

徜徉于绿树掩映、百花争艳之美景中,踏足在如江南水乡般的园林雅苑、小桥流水间,人们欣赏着、赞赏着,总是感慨于这里的过去,开心于这里的现在,更是禁不住畅想这里的未来——

做好四篇文章

“城市伤疤”上“绣出”生态之花

唐山花海,位于唐山城区东部,核心区占地11.02平方公里。原来是百年老矿开滦马家沟矿煤炭开采区,曾因煤矿采煤塌陷,区域内遍布“散乱污”企业和无名场院,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成为横亘于市中心区与开平区之间的一道“城市伤疤”。

2018年8月9日,开平区委、区政府以“拆、清、治、用”四篇文章全面铺开了开平环保史上规模最大、触及利益最深、整治要求最高的环境深度整治行动,强力推进唐山花海建设,要在城市裂痕上“绣出”生态之花。

园博园主湖是园内最大的湖面,面积约8.68公顷。湖面背靠主山,山水相依,灵动相成。

“拆”,就是以“拆”破题、应拆尽拆,坚持决心一次下足,拉网式拆墙(门)透院、“两断三清”,强势破解无名场院“进不去、清不掉、治不了”的顽症!

“清”,就是以“清”筑基、应清尽清,坚持措施一步到位,对场院中的物料、垃圾进行全面清理,为后续深度治理扫清障碍。仅用15天时间,唐山花海区域就高标准出清“散乱污”企业72家,拆除违法建筑327家、围墙4.3万延长米,清运各类物料及垃圾约21.9万立方米,彻底改变了“脏乱差”面貌,打响了唐山生态修复“第一枪”,创造了全市学习推广、全国广泛关注的“开平经验”!

在“拆、清”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以“治、用”全面推进唐山花海生态修复和转型发展,高标准打造唐山“城市后花园”。唐山花海规划空间结构为“一带三园”。“一带”为连接唐山花海-大城山-凤凰山-南湖的生态绿道;“三园”为南区花海田园、中区花市乐园、北区园博园。整个花海项目坚持生态修复与产业导入同步推进,全力打造唐山城市东部转型发展新引擎。

“治”,就是以“治”提标、生态蝶变,生态修复工程占地3.34平方公里,采用EPC模式开发建设,总投资22.95亿元。主要围绕“山湖路树”四大特色工程展开,重点建设连通大城山、凤凰山、南湖的超级绿道,建筑垃圾堆叠塑形,绿化造林,原有采煤塌陷坑治理等建设工程,全面改善生态环境面貌。

“用”,就是以“用”谋远、转型发展,主要实施唐山花海PPP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和省园博会建设等内容。唐山花海PPP项目,重点实施生态修复提升、产业运营、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等,于2019年7月4日入库成功,入库总投资57.78亿元。产业运营,坚持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推进花海田园、“火红年代”文创园等产业项目,实现唐山花海自我造血、长远发展。花海北区为本届园博会会址,重点建设“一台、三馆、五院、九桥、十八展园”的建筑格局。

而今,因为“拆、清、治、用”四篇文章的完美书写,一个令人无比赞叹甚至有些不可想象的花海已然精彩呈现。

突出主题特色

展示中国园林艺术之美

英雄城市,花舞唐山。

6月的唐山花海,百花争妍,绿木葱茏。站在整个园博会观景制高点——畅观台上,占地3200多亩的园林景观尽收眼底,如同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卷轴,徐徐展现在游人面前。

据园博会设计人员介绍,整个景区主要利用唐山花海生态修复基底,融入现代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元素,重点打造“一台(畅观台)、三馆(园林艺术馆、公共安全实训馆、智慧生活馆)、五院(五座古建院落)、九桥(九座古典园林桥)、十八展园(省内十三个地市展园和五个专类展园)”的建筑格局。

皇家山水园一景。

从去年10月到现在,在设计者和建设者的辛勤劳作下,一幅以生态修复、智慧安全和永续发展为主题的生动画卷在唐山花海近221公顷大地上集中上演。

展开这幅生动的画卷,位于山水结构外围的园林艺术馆、公共安全实训馆、智慧生活馆三大现代风格建筑主展馆,可以说是亮点纷呈,凸显唐山城市时代特色。

园林艺术馆位于东门入口区域,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其建筑形体破土而出,盘旋而上,呈环状空间结构,形似“花环”,既体现了园博会核心场馆的定位,展现了园博会的生态自然主题,也象征唐山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宾朋献上的友好花环。园博会期间,园林艺术馆主要以园林发展、生态技术和城市规划设计大赛为展示主题,以科技手段提供互动沉浸的展陈体验。

公共安全实训馆位于南一入口区域,以我市“公共安全培训的窗口”“城市与园林有机结合的窗口”“生态之都的重要窗口”三个窗口为理念,形象展示新时代园林与建筑、生态、公共安全的密切关系。园博会期间,公共安全实训馆主要以公共安全展示为主要功能,同时设有5D影院、军事体验厅、智慧指挥中心、实训教室等功能空间。

智慧生活馆位于南二入口,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其建筑形似自然饱满的“小豌豆”,寓意唐山像一颗向未来生态文明城市转型的“种子”,以不屈不挠、破土重生的豌豆精神发声,以柔和的姿态融入园博环境,体现与自然的和谐共融,隐喻“城市伤疤”上重新绽放的生态之花。

妙手本天成,匠心有佳作。三个富于现代生活浓郁气息的展馆布局合理,而包括南熏堂(皇家山水院)、琅嬛妙境(唐风院)、涵碧壶天(苏州院)、清枫竹苑(山地院)、余荫别苑(岭南院)在内的五座古香古色的古建院则将中华大地上最具地域特色的园林建筑灵活多样地展示在园区之中。

南熏堂自古为皇家山水院落景名。其名字取自“海宇称庆,复生元圣,风入南薰”。宋代诗人张先在所著词《庆同天》中提及的“南薰”指皇家园林中的宫观楼殿。“堂”,殿也,高大的房子,后指房屋正厅。一千多年的南熏堂在现代人的手中化作渊博画的妙然美景。

作为此次盛会东道主的唐山自然不甘人后,聪明厚重的唐山人用奇思妙想,向本届盛会贡献了一处既是山水庭院、又是书院的美景之地。“人生只合君家住,借得青山又借书”。青山绿水是中国园林的外在衣钵,琴棋书画是传统园林中蕴含的优雅情趣。文人骚客寄情山水,是在逃避人世也是在彰显才华,唐风书院为游人提供了与古人心灵互通的精妙感触。

江南多才子,江南多秀地。140多年前,岭南人唐廷枢在唐山开平创办实业,唐山这座重工业城市轰然开埠。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唐山创造出近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七个第一”,他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是留给这座城市后人的福音。饮水思源,本届园博会的设计师没有忘记唐廷枢这位对唐山城市具有开山之功的岭南人,特意将一座具有岭南风格的余荫别苑(岭南院)复制在唐山大地上。

屯土成山,山坡披绿;聚水成湖,水天相依。在整个园区内,九座别具风格的廊桥或高或低,将蜿蜒曲折的水面和错落有致的亭台巧妙地串接在一起,而包括省内十三个地市展园和五个专类展园在内的十八展园如同一个个点睛之作,穿缀起园博会整幅画面的核心部分。

如果说亭台是园区的具象灵魂,那么水是园区的清澈眼眸。据介绍,整个园博会湖体水系总面积为275亩,其中主湖面积150亩,其他水系125亩。设计师的环保思维让水在这里得到了充分运用和发挥。整个园区主要利用场地内原有坑塘,采取地上与地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由北到南、由高到低的水系贯穿全园。地上以蜿蜒小溪联通园林艺术馆广场——花之洲湖体——地市展园坑塘水系——园博会主湖;地下以管线联通,水源引自中水,陡河水作为备用水源,由管线引入园博会水系。主湖与北侧湿地设有湖体自循环管线,3座场馆、5座古建院及配套建筑雨污水处理经过市政污水处理设备——景观湿地净化达标后,排入湖体水系。陡河引水管线主要用于防洪功能,一旦发生洪涝,园内水可退回陡河水系。唐山这座城市的母亲河陡河河水将自始至终滋养着这座时代园林。

江山多娇,时代竞秀。踏着园博会开园的铿锵锣鼓之声,相信好多人会在园区内饱览本届园博会的款款风情,从内心体验唐山城市的时代芳华!

超前谋划设计

打造永不落幕的园博会

欣赏园博会,盛赞园博会!

人们在流连忘返于“一台、三馆、五院、九桥、十八展园”之中开心与惬意之余,更是期待着一场永不落幕的园博会,让这最美的景致永远绽放绚丽的光彩,让我们的这座城市因为这最美的景致而受益多多。

如百姓所愿,开平区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花海项目北区作为河北省第五届(唐山)园林博览会举办地,选址之初,就已考虑坚持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生态效益,充分利用唐山花海生态修复基底实施建设。同时,在花海及园博会工程高质高效建设的基础上,立足于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超前谋划产业运营,促进项目自我造血发展。在确保园博会召开期间“天天有活动、夜夜都精彩”的基础上,会后将积极策划后园博运营,全力打造永不落幕园博会。

园林艺术馆位于东门入口,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形似“花环”,取意亲切、友善、包容,呈螺旋状上升,表达对唐山不断发展、不断升腾的美好祝愿。

记者了解到,我市已计划与社会资本合作,利用水系主湖打造唐山花海世界光影城项目,带动园博会及城市周边夜经济发展;利用公共安全实训馆,打造国际青少年安全实训交流基地;利用智慧生活馆打造全国首个航空航天太空艺术馆。除此之外,在古建、地市展园建设方面,均充分考虑后期运营需求,从设计及建设之初就为会后运营留足了空间。

唐山花海及园博会项目,抚平了横亘于开平和唐山中心城区之间的“伤疤”,打通了开平融入中心城区的“堵点”,培育了开平区转型升级的“引擎”,打造了让开平、让唐山甚至更大范围群众获得感增强的“城市后花园”。整个项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日益凸显。而这一切,不仅为后园博运营带来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更为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动力源泉。

在生态效益上,花海建设使得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也在逐步提升,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正在成为开平区一张无可比拟的靓丽名片。同时,也助推城市周边环境的改造提升,特别是开越路、新开路等道路沿线以及周边村庄的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将伴随园博会开幕同步完工,开平城市整体形象也将因此得到大幅提升。

在经济效益上,我市始终坚持建设与运营统筹推进的原则,采取市场化手段,注重招商引资和产业运营,着力实现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并将全面助推开平转型发展,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在社会效益上,花海的建设,为唐山及周边百姓乐享生活、休闲旅游提供了新的去处,将全面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花海区域内上村、税东、税北棚户区改造,开越路、老唐古路翻修改造,彻底改善城市东部环境面貌和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未来,伴随着工程建设、产业导入、文化植入的全面推进,唐山花海及园博会必将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主窗口和生态唐山建设又一个示范田,也必将加速推进城市东翼魅力转型、再创开平辉煌。

“‘后园博’运营将瞄准进一步激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借助园博会绿化、水系等工程,使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提升,打造成为开平的靓丽名片。增进民生福祉,为百姓乐享生活、休闲娱乐提供好的去处,将全面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现在,万达、恒大、华侨城等众多国内外实力企业已纷纷慕名而来,开平区也正在成为投资兴业的福地和宝地!”

……

欣喜地听着这一切,记者已然感受到了园博会精彩纷呈、永不落幕以及唐山东翼魅力转型、再创开平辉煌那加速前进的强劲脉动!

编辑: 王雅丽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