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6 07:15:55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滦南县南堡镇廒上渔业村:小渔村有大格局

视频制作:记者吕钊 刘乃铮

□ 记者 赵雅静 吕钊 通讯员 解解 石梦瑶

海风轻拂,芦花摇曳。午后暖阳下,渔家姑娘戴着花头巾,坐在门前巧手织渔网。

日前,记者走进滦南县南堡镇廒上渔业村,在美丽的海边小村中,感受到了浓浓的渔家风情。

廒上渔业村是传统的沿海渔业村,因海而生,因海而兴,历史悠久。近年来,这村依靠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土地流转等若干举措,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成了远近闻名的滨海小康富裕村。

特别是今年换届以来,村党支部紧紧扭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条“红线”强基固本,依托滨海优势,着力打造具有渔村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离岸离岗不离党

“‘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坐在村委会一间办公室里,廒上渔业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国满正在通过无线电台为出海作业的渔民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他铿锵有力的话语带着浓浓乡音,穿越猎猎海风直达远海的渔船上,为渔民党员注入了前行的动力。

该村有党员62名,其中大部分为渔民党员。他们常年出海作业,学习教育集中难。为此,村党支部成立“渔民协会”临时党支部,通过无线电台,把党员活动延伸至海上,确保渔民党员可以定期接收党的宣传教育,做到“离岸离岗不离党”。

今年,村党支部还多方筹措资金,新建了一座党建文化主题广场,在普及传播党建文化正能量的同时,也美化了乡村环境,为村民搭建了一个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通过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廒上渔业村呈现出产业发展有活力、党员带头干事有劲头、群众创业有奔头、渔村振兴有希望的新局面。

村民史万祥说:“今年村民的精神风貌变化明显。说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村里乱扔垃圾的人都少了,村民知道自觉爱护环境了”。

英模乡贤多助力

在这村党建文化主题广场上,有一块巨石格外醒目,上面用红字镌刻着18年前,曹妃甸海域发生历史罕见的风暴潮,300余名筑岛工人遇险。这村企业家孟凡帝指挥孟凡江、桑福贵、周士珠等渔民,冒着狂风巨浪,成功营救遇险施工人员及渔民419人的壮举。

“英雄事迹是村民心中的骄傲,值得永远铭记。我们要借助榜样的力量,增强村民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凝聚起弘扬社会新风、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杨国满说。

近年来,该村先后涌现出“10.11海上抢险英雄群体”1个,优秀企业家5名,6人被评为省市县级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这村采取“党支部+企业党组织+村乡贤协会”模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困救难。2020年疫情期间,这村向外捐助款(物)达80万元。2021年,方舟、江兴等企业为村内捐款30多万元,立村标、安路灯、建广场等,使村容村貌显著改观。

眼下,这村正在打造新村史馆,传承渔业历史,学习党史村史,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让英模精神代代相传,砥砺后人。

振兴渔村梦想大

“我们村7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渔业生产和海水捕捞,现有大小作业渔船310艘,其中远海大型铁壳渔船65艘,实现了黄海和渤海的捕捞作业全覆盖,有效助力了渔民增收。”指着村委会里陈列的船模,杨国满向记者讲解着村里渔业产业从小到大、从传统到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这村现有村民1674人,村庄占地总面积650亩,耕地面积为936亩,虾池面积168亩,主导产业为海水捕捞、海上运输服务、劳务工程、水稻种植等。

自换届以来,村“两委”干部带领党员群众完善村庄集体设施,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建成农田防渗沟渠2400米,闸涵两座,排灌泵站1座,清淤沟渠1500多米,全村900多亩水稻田实现了高标准化集中规模化流转,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

“现在村集体有钱了,村民人人都有活干,人人都能挣钱。上年纪的妇女每天做点儿织网补网的零活,少说还能挣100来块钱呢。”史万祥说。

“今后,我们村将继续补短板,强弱项,抓党建,促发展。村“两委”将带领广大群众向海图强,向海发展,积极融入沿海高质量发展大潮,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新渔村。”杨国满信心满怀。

编辑: 许云姣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