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2 07:15:0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非遗”在唐山丨乐亭泥人市级传承人董壮壮:用心塑泥 坚守传承

□记者 赵雅静通讯员 檀咏 王岩军


视频摄制:记者 付卫峥 吕钊 刘乃铮

一团纯净的黄胶泥,被一双骨感有力的手反复揉搓挤捏,再辅以雕塑刀的精雕细琢,逐渐呈现出泥人的形态、面貌,甚至有了表情和个性。

“老师教学生做泥塑,首先教的就是观察事物的方法。不管你要做什么,都要学会从大处着眼,先抓大局,再处理局部。我觉得,这也是处理事物关系的一种方法。”董壮壮一边捏着泥人,一边这样说道。

图为董壮壮为孩子们上泥塑课。 图片由董壮壮提供

日前,在市级非遗传承人董壮壮的泥塑工作室里,应我们所求,他现场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泥人。此前他还在与我们闲聊,但从拿起泥巴的那一刻起,他的注意力就几乎全部转移到了手中,动作又稳又快,不假思索。围观者刚看明白了作品的模样,但转眼间,泥人面貌就有了意想不到的发展。一番等待后,原来他塑造的是“钟馗”的头部形象:虬髯遒劲,豹头环眼,神态饱满,惟妙惟肖。

“钟馗是造像里很特殊的一个人物,给人感觉刚毅、勇猛又善良,我比较喜欢。它会警示我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董壮壮说着把泥人托在手心里审视,“钟馗”的眼神仿佛也在回应他……

董壮壮是乐亭井侯庄村人,今年35岁,瘦高个子,皮肤黝黑,如同文静的邻家大男孩,但在乐亭泥人制作技艺方面,他却是一位“老”师傅了,主攻兼具传统文化内涵和装饰价值的手工捏制的“文艺泥人”,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

乐亭泥人制作技艺始于明末清初,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年,董壮壮的太祖父是乐亭当地有名的泥人师傅,依靠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大家子人。泥人世家的传承到董壮壮这已是第四代。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孩子的主要玩具就是模具扣出的泥人制品。董壮壮虽然是个“85后”,但因为从小受家人熏陶培养,他最爱的玩具就是黄土泥巴,爷爷奶奶、父母辈们走街串巷卖的泥公鸡和千手观音像。

上大学时,董壮壮选择了省内一家高校的雕塑专业,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学习现代工艺。2008年毕业后,他当了4年“北漂”,在艺术家的工作室中边打工边学习,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素养不断提升的“文艺青年”。他的泥塑作品在与乐亭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现代生活品质需求相结合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我一直走的是中国最传统的泥塑方式,只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步,让传统的泥娃娃、泥玩具有了雕塑的感觉。”

图为董壮壮的泥塑作品。 记者 闫军 摄

2013年,他在乐亭县城设立了泥塑工作室,取名“问心斋”,表达了他对泥塑的态度。“一个月也许能做出十件二十件作品,但没感情、没韵味,也就没价值。”他说,人物的内心和作者的内心是相通的,作品是否成功,得先问问自己的心。他为自己取号“十六”先生,“十六”是从“十方”和“六艺”中各取一字,寓遵循先人治学之道,勤勉谨学之意。

董壮壮喜欢制作有禅意和生活情节的泥人。他说小时候经常在学校操场上看见老艺人拉着二胡唱皮影,后来他就把脑海中的记忆捏了出来。他的代表作品《踏雪寻梅》,采用了传统乐亭泥人的手法捏制,底座以雕塑理念打造了一块古典山石加以烘托,形象传神,色调朴质,将一位“布衣文人”游园时的闲情雅趣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是一个单独的泥人作品,而是一个具有写实意义的泥塑小品,有情境,有故事。”董壮壮说。他每一次创作,都与作品有长久的“对话”,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一边揣摩,一边一刀一笔地勾勒出自己理想的形象,就像与一位故友相对小酌。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可说是“文艺泥人”中的孤品,显示出他在艺术追求上的耐心和深思熟虑,可以长久把玩,细细品味。近年来,他的作品屡屡在国内外展出,《太湖石香插》《钟馗》还被孟加拉达卡大学艺术馆收藏。

图为董壮壮现场演示乐亭泥人制作技艺。 记者 闫军 摄

当年和董壮壮一起学习雕塑的同学,现在还从事相关行业的寥寥无几,他的心却一直执着于泥塑,近乎“痴迷”。“我从不追求数量,做这个虽然不能养家,但我的专业丢了太可惜,祖传的老手艺断到我这也是罪过。”

他在儿子四五岁时,就进行了一次严肃认真的父子谈心。他对儿子说,将来不管是当农民、打工还是做生意,他都支持,但是乐亭泥人制作技艺在儿子手中不能断。“不管他有没有这个天赋,我都希望他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不是非要以此谋生,他哪怕会做个小茶杯,自己用来喝茶,也算是一种传承了。”

近年来,董壮壮以民间艺人的身份走进乐亭多所小学,指导学校开设了泥塑、陶艺类校本课程,每周无偿给孩子们上课,带领他们开展社团活动。

“我们要传承的不只是技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我是家族第四代传人,有传承的责任和义务!”董壮壮坚定地说。

编辑: 李强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