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1 08:00:32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唐山海洋牧场:构筑“海上塞罕坝”

□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唐山劳动日报记者 施疑

海草海藻附着在藻礁上随海水摇曳,鱼虾贝类在茂盛的海藻林中栖息捕食。唐山国际旅游岛祥云岛附近的祥云湾海域,十多年前还是一片海底荒漠,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十余年坚持科学养海、牧渔富民,将这片海域构筑成为“海上塞罕坝”。

祥云湾海洋牧场所在海域,曾广泛存在牡蛎礁、海藻场和海草床等典型生态系统,为海洋生命提供了栖息、索饵、产卵、孵化场所,是黄渤海各大渔场的生态根基。但多年的渔猎及污染造成生境受损,海底荒漠化,滦河口渔场消失。十多年前,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开始着手海洋资源绿色综合开发,一边修复海洋生态系统、恢复生物资源,一边优化产业生态系统,实现海洋资源永续利用。

唐山海洋牧场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专业院所合作,打造了国内首个省级“近海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唐山蓝色粮仓研究中心”等10余个科研平台,并自主研发了“祥云湾海洋牧场贝藻礁生态系统重构工程技术与应用”等技术成果。

2009年以来,唐山海洋牧场立足贝礁、藻场建设,自主设计了20余种人工礁体,在祥云湾海域投放各类贝藻礁110万多空方,建设贝藻礁区9000亩,增殖海参苗种20万公斤,放流魁蚶7000万粒,移植大型藻类300万株,海藻覆盖率达15%以上,海洋生物量比修复前增加了40倍以上,海洋物种日渐丰富。

“吾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变为海草床,海底不再无颜色。”在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云岭的微信朋友圈,晒出了一组海草不同生长阶段的照片,并配上这样一段诗文。“海洋牧场附近是国内分布面积最大的鳗草海草床,约30平方公里。我们对鳗草生活史特征、海草床及周边水域渔业资源等进行深入调研后,选择适宜的海草种类,在科学的时间、区域移植海草,使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得到充分修复。”张云岭介绍,2019年以来,海洋牧场实验性移植、种植海草面积约50公顷,目前追踪到的移植效果很好。

依托科技创新,祥云湾海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唐山海洋牧场还以“祥云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公司渔港为依托,与认同绿色发展原则的渔民、养殖户组建产业联盟体,汇集资源、资金、数据,并提供孵化期、免租金、先回本再分成等激励措施,为渔民打造创业增收服务平台。

海洋牧场通过持续、系统监测,对生态系统承载力进行科学评估,以数据为支撑优化产业生态系统,指导渔民改善生产方式、提高产量和收益,从而使祥云湾海洋牧场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养护,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实现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渔区社会稳定。

海洋牧场直接安置渔民就业100余人,间接带动渔民就业2000余人。养殖户、渔民成为生态修复的受益者、参与者,实现了“牧渔富民”。很多渔民改为从事休闲渔业,打鱼船变成了观光船,捕鱼工具变成表演道具,渔民收入翻番。在海洋牧场已建成达产的3000多亩海域内,实现资源增殖3675万元,新增效益1785万元。

此外,唐山海洋牧场还抢救遇险渔民逾200人次,作为全国精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海洋生态环保主题科普研学活动上百次。

编辑: 罗旭辉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