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4 16:53:46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深呼吸小城”迁西为106公里明长城设四道“防护网”

长城保护志愿者在巡视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太平寨镇擦崖子村长城。王晓峰 摄

中新网唐山1月14日电 (白云水 顾大鹏)小寒一过,燕山深处进入三九天的天气格外寒冷。14日早晨,河北省迁西县金厂峪镇榆木岭村长城保护员刘晓强就冒着严寒,背上无人机登上长城,开始了长城沿线的巡逻。

随着无人机在长城上空来回穿梭,短短10分钟时间,刘晓强就结束了长达10公里的长城巡查工作。走下山,他又来到了村里的长城保护监控室,通过13个高清摄像头,只需点动鼠标就可以拉近镜头,每一块长城砖的纹理都能清晰可见。“以前我们巡山,只能靠步行,巡视下来要二三个小时。现在有了无人机和高清监控,真是省时又省力。”刘晓强颇为自豪地说。

“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迁西这个纯山区县的真实写照。2014年和2015年,该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在中国,获得这个称号的多为南方小城市。

迁西县境内有明长城106.39公里,共有敌台240个、烽火台57座,有龙井关、潘家口、喜峰口等14处关堡,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长城保护工作任务自然也十分艰巨。

长城保护志愿者在巡视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太平寨镇擦崖子村长城。王晓峰 摄

据迁西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天华介绍,该县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这106.39公里明长城,建立了“四位一体”的长城保护体系,有效保护长城遗址资源。第一道就是“人防”,依靠30名长城保护员定期巡视;第二道就是“物防”,实施长城修缮项目;第三道是“技防”,通过“无人机智能巡查+高清摄像头24小时实时监控”为长城保护架设科技“天眼”;第四道是“制度防”,加大文物执法督查工作力度。

早在2006年,迁西县就构筑了覆盖境内长城全线的县、乡镇、村三级长城保护网络,配备了30名长城保护员,定期对长城进行巡查。当地还申请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和社会资金逾2300万元,对险情严重和对群众安全影响较大的长城段落实施修缮、现状整修、抢险加固、日常保养、安全防护等工程。

目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迁西段)建设也进入实施阶段,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编撰《长城志》《红色记忆》,建立《迁西长城民俗文化名录》,全力谋划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66个重点长城项目。

为了更好地保护长城,迁西的长城保护工作还有了法律“撑腰”。该县文物保护部门联合当地公安局、检察院、执法局等部门,加大文物执法督查工作力度。

据迁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狄泽军介绍,该院自2019年3月开始开展“长城文化遗址公益诉讼保护专项活动”,成为河北省检察机关开展长城保护工作最早、成效最显著的“先行者”。该院历经近3年时间,对横跨域内106.39公里的明长城沿线502处点位进行了全面勘查。目前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600余人次,检查文物保护场所300余场次,发现公益诉讼线索31件,立案22件,向相关单位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2份。

虽值寒冬,迁西境内长城正焕发新的生机。近年来,迁西县进一步绿化长城沿线的荒山,网箱清理,修建长城旅游路,使这段106.39公里长城形成了“碧水映青山、青山腾巨龙”的自然绝美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长城保护工作中来。

编辑: 侯磊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