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6 07:00:46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非遗”在唐山丨非遗项目剪纸(路北)代表性传承人李旺:以剪为笔 创作生活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魏伟虎年新春,憨态可掬的小老虎;威武霸气、神态各异的梁山一百单八将;诗情画意,融合诗画元素,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路北)代表性传承人李旺说:“我从事剪纸艺术传承20余年,学生千余人,授课近万节。让孩子们以剪为笔,去创作自己的生活。”

图为李旺展示剪纸技艺。 记者 赵亮 摄

源远流长

走进中门庄小学,仿佛走进了剪纸的世界,学校的院墙、教室的外墙……到处都装饰着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在美术教室,墙壁、门窗、房梁上,剪纸作品琳琅满目。桌上数十册学生剪纸集,凝聚着李旺和学校开展剪纸教育10多年的心血。“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房梁上的一百单八将是我们最新创作的作品。”李旺笑着说。谈起剪纸的由来,李旺打开了话匣子。

剪纸艺术由来已久。据考证,商代始(公元前1600年—1100年)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西汉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宋时期,流行“镂金作胜”的风俗。“胜”,即用纸或金银箔、丝帛剪刻而成的花样,剪成套方几何形者,称为“方胜”;剪成花草形者,称为“华胜”;剪成人形者,就称之为“人胜”。

剪纸早在我国汉唐时期就被用来作装饰品,是中国传统民间装饰艺术的一种。从题材上分,有人物、动物、景物及花卉、组字等,既有展示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也有反映现实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的,涉及方方面面。从形式上分,有剪纸、刻纸、撕纸、烫纸和几种形式相结合等。作为一种充满民族意识和人情味的民间文化现象,剪纸的历史渊源、思想内涵、美学价值,值得后人研究探索。

全国各地生活和风俗习惯不同,剪纸风格也多种多样,从中可以从中看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比如,庆贺小孩出世的传统剪纸题材有“观音送子”“坐莲娃娃”“长命百岁图”等;婚嫁喜事,则用“龙凤呈祥”“莲生贵子”等剪纸,将新房装点得红红火火,欢乐祥和。

“喜乐、祥和是剪纸艺术永恒的基调。”李旺说,在剪纸艺术的设色中,素有“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红间绿,花簇簇”等设色要诀,使剪纸具有光明、希望、生命力等象征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不再限于生活的实用性,它已成为人们雅俗共赏的艺术珍品,登上了高雅艺术殿堂,被广为收藏,成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

图为李旺指导学生剪纸技艺。 记者 王欢 摄

剪纸人生

李旺生活的村庄盛行书法和绘画,自幼耳濡目染的她跟着村里的老师学习书画,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0年前后,李旺接触到剪纸艺术,沉迷其中。“我师承唐山艾氏剪纸,当时网络不发达,就自己研究,经常一坐就是半天,多累也想干。”李旺说。剪刀剪、刻刀刻,李旺不知道用什么刻刀,铅笔刀、美工刀等都尝试过。铅笔刀材料不好、不锋利,美工刀因握刀方式不好,刻画的线条不够流畅。后来,她在外科医生的亲戚处受到启发,最终将手术刀改造成适合剪纸的刻刀。

“我看到蔚县染色剪纸的照片,被深深惊艳,没想到剪纸还能有这么丰富的色彩。”受到启发,李旺开始仿作蔚县染色剪纸,自行研究染色技艺。她尝试用国画颜料上色,但无法达到色彩鲜艳的效果;她尝试用丙烯颜料上色,虽然颜色足够艳丽,却无融合性,使剪纸作品没有立体感。“我当时做了很多实验,最后用宣纸尝试,才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后来我多方请教,才知道用品色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李旺说。

网络普及后,李旺广泛拜访剪纸名师,和传承人、剪纸大师交流学习。“通过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我接触到很多前辈,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的剪纸技术得到飞速提升。”李旺说。

如今,李旺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生活气息,作品风格简洁唯美,清新现代,刀工细腻、柔美,擅长脱稿剪刀剪纸,创新阴刻人物肖像剪纸,成为剪纸界现代主流人物剪纸风格。其代表作品有《十二生肖》《相伴》《父母恩勤》《执子之手》《凤凰涅槃》《唐山皮影》等。

图为李旺展示剪纸作品。 记者 赵亮 摄

发扬光大

在传承剪纸艺术的同时,李旺作为中门庄小学的教师,将剪纸艺术带入校园,专注儿童剪纸教育教学。“中门庄小学剪纸艺术传承18年,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提升,一起感受中国剪纸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李旺说。

“我在学习剪纸时,带着学生们一起学习,我们创作的十二生肖剪纸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给予我们很大鼓舞。”李旺回忆说。在李旺的推动下,中门庄小学成立了剪纸兴趣小组。“当时推动剪纸学习比较困难,家长们更注重文化课的培养,认为剪纸会耽误学习。直到后来我们带着学生走出校门,到各地参加比赛,获得荣誉,也开阔了眼界,家长们的观念才发生改变。”李旺说。

2008年,中门庄小学申报国家“十一五”课题研究《传承剪纸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将剪纸课程常态化、全员化。“因为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我们自己摸索着制定了校本教材《剪纸伴我成长》,全体教师都经过剪纸培训,将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全设为剪纸课。”李旺说。

在日常教学中,李旺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突出剪纸符号、剪纸寓意的运用,设计的作品接近学生生活、学习,比如十二生肖、花鸟鱼虫等,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指导他们结合日常跳皮筋、踢毽子、踢皮球等活动展开创作,并讲授牡丹代表富贵、荷花代表和美团圆等传统文化寓意,逐渐尝试染色、套色、点染等技艺。“我们的创作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将剪纸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孩子们用剪纸展现自己的生活。”李旺说。

如今,中门庄小学以剪纸为载体,以剪纸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努力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收获累累硕果。

2012年、2013年,该校先后两次成功举办师生剪纸展;2019年6月,该校在1889启新美术博物馆举办唐山市首届校园剪纸展,100余幅学生剪纸作品展出;2019年7月,该校师生应邀代表剪纸非遗项目参加河北省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城市成果展;2019年11月,该校学生剪纸作品在唐山市群众艺术馆展出。

2010年、2013年,中门庄小学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先后授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国先进试验单位”“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学校”。2014年,学校被河北省文联、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北省民间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授予“2014年抢救、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培养扶植人才,繁荣我省民间文艺事业先进集体”。学校师生的剪纸作品多次获国家和省市大奖,36幅剪纸作品被唐山博物馆永久收藏。2014年6月全国第二届儿童剪纸展,学校被授予组织奖,一名学生获三等奖。2015年学校被唐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唐山市剪纸传承学校”,并有26名学生被授予“唐山市剪纸小艺术家”称号。2019年被唐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命名为“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

如今的剪纸,早已走出农家小院,步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我会继续努力,让剪纸艺术这棵古老的艺术之树常绿常新。”李旺充满信心地说。

编辑: 李强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