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6 06:38:03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曹妃甸建区十周年:践行“三个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

□ 记者 孔祥华 柳士伟 赵冠群 杨海

盛夏季节,曹妃甸区各园区项目建设与企业运营一片火热,绘就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美好画卷。港口物流园区一艘艘巨轮和一趟趟火车班列合奏着深水大港的繁荣交响乐章,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南堡开发区海洋化工与新材料产业链条快速延伸,综合保税区进出口业务与日俱增,临港商务区前来洽谈临港贸易的客商络绎不绝,装备制造园区顶天立地的“四梁八柱”项目陆续崛起;钢电园区循环经济、产品升级的节奏越来越快……

曹妃甸建区十年来,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奋力推动“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在曹妃甸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始于循环发展,落脚在质量效益的不断提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在作为环渤海重要经济增长极的曹妃甸则有着许多典型的例证。

循环经济是曹妃甸发展特色,更是曹妃甸这张白纸上画出的最新最美的图画。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曹妃甸始终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着力打造了以精品钢为龙头的钢铁、装备循环产业链,以电力为龙头的热电和海水淡化循环产业链,以“两碱一化”不断延伸的盐化工循环产业链,以文丰、天坛木业等为龙头的木材产业链,加快培育以大型炼化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产业链等。曹妃甸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擘告诉记者,曹妃甸的每条产业链上,基本都形成企业间原料、中间产品及废弃物的互供互用,有效实现上下游企业间“无缝链接”和清洁生产,在每个产业之间也形成循环链接,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特别是通过建立能源综合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等四大管理控制体系,构成了产业内部、产业之间、产业与社会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网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孙擘说,就拿首钢京唐公司来讲,从搬迁建设到如今,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环保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集成应用了一系列先进节能减排技术。不仅自身实现了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更着力打造了高标准、低排放、集约型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已成为全国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厂。比如首钢京唐公司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海水淡化,废渣、尘泥等固体废弃物用于生产建材,工业尾气用于生产燃料乙醇,成功变废为宝。在不断提高环保标准的同时,还培育了首钢朗泽、盾石新型建材等一批循环经济产业项目。

在因盐而生、因碱而兴的南堡经济开发区,记者看到许多工厂之间是管廊凌空相连,厂区内更是管道密布。经过近30年的开发建设,南堡开发区依托南堡盐场、三友集团、三孚硅业三大化工企业,构建起上游海盐生产、中游“两碱一化”、下游氯气综合利用的海洋化工循环产业体系,南堡经济开发区成为以海洋化工产业为主导、以化工新材料为特色的专业化工园区。“整个园区最鲜明的特色是企业间物料相互支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协调联动。”曹妃甸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南堡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缐立峰说,“十四五”以来,南堡经济开发区正以推进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效益突出的化工循环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产要素配套环境,强化顶层设计、改善营商环境,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加快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具备有机硅、无机硅全产业链的硅材料产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循环基地。

走进全国纯碱和化纤行业的排头兵——唐山三友集团科技研发中心大楼,记者看到墙上一张复杂的产业循环发展示意图。“从盐做起,到纯碱、氯碱、有机硅,一直向下延伸,综合利用废弃物,变废为宝。”集团党委副书记毕经喜说,这是集团在全国首创的“两碱一化”循环经济模式。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曹妃甸创造的产业配套衔接、废物综合治理、资源梯级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旋律。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由物流大港向综合贸易大港迈进、变招商引资为择商选资

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在曹妃甸主要体现在对增量进行优化和升级上。建区十年来,曹妃甸科学把握投资方向、合理布局投资结构,促使区域经济运行和企业效益不断提升。

推动深水大港由通道经济向综合贸易经济转变,是曹妃甸多年来一直在经济结构调整上苦苦探索的最大课题。水深、港阔、地广,常年不冻不淤,是曹妃甸港区被誉为世界级钻石良港的明显优势。十年间,曹妃甸港区吞吐量由2012年1.95亿吨跃升到2021年的4.48亿吨,快速跃入世界大港行列。在不断提升港口能级的同时,曹妃甸区一直围绕加速建设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的引领区,按照省委确定的“要建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综合贸易大港”的定位,持续实施“大港口、大通道、大贸易”的做强港口战略。在科学规划港口功能、深化港口体制改革、拓展港口辐射范围、打造高效快捷的海铁多式联运体系的基础上,深化港产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港布产、港产互促的特色发展之路。

“建码头必须开发腹地布局产业、交易必须在曹妃甸,这是我们多年坚持的原则。”曹妃甸区政府党组成员,港口物流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伟说,20个内陆港的设立、畅达的海铁联运体系,使曹妃甸港区连通了“三北”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3亿吨煤炭、2亿吨矿石、1500万吨LNG(液化天然气)、5000万吨原油、500万方木材、5000万吨钢铁的六大世界级、国家级港口物流贸易加工中心的构建,将会形成集物流、贸易、加工、金融为一体的六大产业集群。加上与天津港集团、中远海运集团的合作,不断做大做强集装箱板块,由此加快了曹妃甸港区由集疏大港向贸易大港的转变。如今的曹妃甸,河钢云商、金隅供应链等一批港口物流企业在曹注册、交易,特别是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曹妃甸指数、曹妃甸铁矿石价格指数成功发布以来,港口贸易额一路攀升。

在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原则下,由招商引资变为择商选资,则是曹妃甸加快结构调整的又一成功路径。位于曹妃甸工业区中心区域、规划面积21.42平方公里的临港商务区,是工业区的生产生活保障区,承担着工业区社会发展和管理、城区建设和功能完善等职能,是集食宿、购物、休闲、娱乐、医疗、教育、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区域,一座名副其实的靓丽港城。十年来,这里没有一家工业生产型企业,而贸易、金融、商业类企业却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 6月22日上午,在曹妃甸区举行的港口商贸物流产业招商签约会上,曹妃甸临港商务区签约8个项目,预计年实现贸易额近300亿元。“因时间关系,我们园区还有许多项目没有拿到会上签约。”临港商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安志兵说,临港商务区作为曹妃甸工业区唯一城市板块,担负着不断提升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质量的职能。近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港产城融合、绿色发展要求,我们园区发挥自贸片区政策优势,聚焦建设临海经济创新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变招商为选商,重点培育大宗贸易、仓储物流、金融、保险、商业、港口服务、文化旅游等产业,吸引了一大批企业来曹投资发展。

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大作用”

“因为曹妃甸是盐碱滩上崛起的新开发区,就如一张白纸,所以从开始就注重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自2005年就投身曹妃甸、现任曹妃甸新兴(中日)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才俊驹介绍说,水深、港阔、地广,是曹妃甸的天然优势。但是,曹妃甸更多的是依靠自身创新、创业、开放的后天优势,才赢得了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及未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企业在市场中冲浪的风帆。首钢京唐公司搬迁以来,始终注重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以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公司从容应对,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先后开发出高质量热成形钢、超高强汽车板、镀锡板、中厚板、家电专用板、管线钢等产品,拓宽了产品供货渠道,目前可生产2500多个产品牌号,以科技提升产品价值,实现经营效益大幅攀升。

在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体系构建上,曹妃甸区更是注重了依靠科技从供给侧大力优化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最大限度释放了发展动能。按照“打破界限、以岗定人、全员竞聘、绩效考核”的原则,实施了全省规模最大的园区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激发了园区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企业设立时限压缩至4小时以内;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规划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园,创建十大国家级产业研究院,加快培育一批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吸引更多高层次科技人才,成功获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园区”试点,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跃升至全省A类县区。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曹妃甸建区以来一直把高端人才视为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第一要素。7月9日,记者在曹妃甸引进高校毕业生集中签约会场获悉,曹妃甸将以生活补贴、住房补贴的“真金白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如对全职引进到曹妃甸区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博士、硕士、符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全日制“双一流”院校)分别给予每月2000元、1000元、500元生活补贴;对引进到企业的分别给予每月3000元、1500元、1000元生活补贴,期限5年。

“政府干自身该干的宏观调控、服务发展的事,企业干适应市场、提高效益的事。这样干就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佳途径。”南堡开发区管委会四级调研员赵明君说,近年来,南堡开发区在宏观上注重激励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和企业科技创新,培育出高新技术企业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4家。其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特邀院士工作站、河北省纤维素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有机硅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聚氯乙烯技术创新中心等省市研发平台7个,国家级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这些以企业自主搭建的科创平台,为南堡开发区化工产业走向高端、引领产业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科技支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日曹妃甸正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安排部署,落实市委“12345”总体工作布局,按照“人头对人头”的工作机制,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以在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中担重任、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合奏着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新乐章。

编辑: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