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3 14:25:1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环渤海新闻网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1月10日,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批复,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入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省级博士后工作的重要平台和抓手,主要目的是发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人才技术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及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攻关能力。

创新之要唯在得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重要载体,将在研究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持续服务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和效能。

渤海之滨,京畿之地

打造综合性创新型教学科研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是唐山市人民政府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是学校和唐山市政府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是研究院的两大核心业务,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将成为研究院贯彻二十大精神统筹实施“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的重要抓手。

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产教融合需求,按照“做实、一流”总目标,紧抓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两大核心任务,全力打造成为北京理工大学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建成区域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人才培养地和卓越人才汇集地,持续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凤翔冀理,万象更新。研究院始终坚持质量为本,扎实推进条件建设,不断优化院区环境,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与空间保障。

2019年4月,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0年10月,院区一期工程竣工、第一批产教融合研究生报到、第一批科研平台入驻、获批唐山市企业诊所;

2021年6月,研究生团队设计的“唐欣欣、唐荣荣”荣获河北省第五届(唐山)园林博览会吉祥物设计一等奖;

2021年9月,确定“三步走”战略,推动研究院转型发展;

2022年3月,获批河北省智能化建筑施工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2022年5月,召开第一届理事会;

2022年6月,全面建设12个创新研究中心、获批唐山市先进材料技术专家服务基地、获批河北省工业诊所;

2022年12月,获批工业知识与数据融合应用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二期工程整体竣工,基本形成条件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崭新院区;

2023年将可满足2000名师生在院开展教学、科研和生活需要。

群贤荟聚,吸故纳新。研究院积极推进“人才强院”战略,坚持“一流队伍、一流服务”理念,围绕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孵化布局,构建精准引培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属地人才。2022年面向社会发布博士后、核心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教学科研岗位30余个,发挥校地优势共同组建了一支152人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建成由国家领军人才、优秀人才和学术学科带头人等构成的高层次人才体系,其中院士2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青4名,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8名,十余人被聘为唐山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2人受聘唐山市政府顾问专家。

协同融合,新益求新。研究院坚持走产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之路,聚集校地优质资源,分段式培养了一批创新型应用型研究生人才。“融创英才”的人才培养工作内涵不断丰富,从地方育人资源挖掘,到学生事务两地协同,从创新实践项目培育,到院企联合课题研究,本部图书借阅、京唐求职巴士、属地公费医疗报销等,更科学更精准的属地培养举措在唐落地实施。研究院为实现“三全育人”锚定发力,全员努力,全程服务,全方位施策,创新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引导学生聚焦唐山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参与河北省第五届园林博览会吉祥物设计、时报金犊奖、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等创新实践竞赛,累计获奖158人次。

大河之北,工业之城

强化应用导向夯实科研自立自强根基

一元继筹,日异月新。为充分发挥交叉学科优势,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研究院逐步引入培育先进材料、智能制造、运载领域先进复合材料、大数据安全、通信技术、工业制造与艺术设计、微波与太赫兹技术、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功能微生物菌剂、新能源与电机控制系统、凝胶冰雪、高端装备数字技术等12个产学研一体创新研究中心,成功获批工信部实验室、省协同创新中心,不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夯实科研基础,持续打造产学研要素全面融通的发展道路。

“高熵合金性能优异,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效率是其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率先搭建了特种复杂和金从高纯净悬浮熔炼、浇铸到高纯净悬浮气雾化制粉、3D打印的全流程研发平台,攻克了多项特种复杂合金制备的‘卡脖子’技术。”在新型多元复杂特种合金实验室现场,负责人薛云飞教授详细的介绍着科研设备。这只是研究院各创新研究中心实验室建设的缩影。研究院创新团队PI制(团队学术带头人负责制)采取“一团队一方案”的方式,统筹规划场地、设备、资金、人员配置等各生产要素,统筹资源、精准助力平台建设发展。

研究院作为北京理工大学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桥头堡”,与学校实行差异化发展,坚持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践行“在京研发,河北转化”,以应用导向构建集中高效可持续的创新体系。同时,逐步积累自有成果,提供包括多目视觉管路测量系统、低成本高强高韧钢应用技术、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多谱段共口径大型高炉料面空间多物理场参数测量系统、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凝胶冰雪材料制备及配套制冷技术、基于MBSE轨道交通车辆研发应用在内的多领域技术支持及应用服务。

终始惟一,时乃日新。研究院转型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平台建设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风起正是扬帆时。面对校地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建好、用好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培养造就符合唐山及河北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青年人才,有助于充发挥博士后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构建研究院自主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研究院更好服务支撑唐山市“三个努力建成”、进一步拓展学校“双一流”发展增量,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 罗旭辉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