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梁赞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村除了继续壮大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外,还要引导村民到曹妃甸等地进行劳务输出,赚钱要多条腿走路。”日前,在滦南县柏各庄镇守四村村民张怀平家炕头上,老党员、土地承包大户、家庭妇女等15位村民正津津有味地听着村党支部书记张英强的打算和想法。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传递党的好声音。”今年71岁、有着50年党龄的张怀平提出组织村民到自家炕头上听党课宣讲的建议,得到所在村党支部和镇党委的大力支持。“这种宣讲方式贴地气儿、冒热气儿,大家坐在炕头上,拉家常论发展,心里总是热乎乎的,更觉得有了盼头……”
与张怀平在自家炕头宣讲不同,南堡镇廒上渔业村村民则是在渔船上上党课。廒上渔业村是传统的沿海渔业村,主导产业为海水捕捞、海上运输服务、劳务工程。全村党员62人,大部分渔民党员常年出海作业,集中学习教育存在一定困难。为此,村党支部成立“渔民协会”临时党支部,村党支部在村委会安装了相关通信设备,与渔船上原有的通信设备进行“海陆连线”,在传递气象预警等信息的同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知识。同时,不断丰富党员活动内容和形式,坚持开展每周村党支部成员学习日和每月两次全村党员活动日,通过无线电台,把党员活动延伸至海上,确保渔民党员可以定期接收党的宣传教育。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国满深有感触地说:“党课讲到了渔船上,党员们离岸不离党。”
为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全覆盖、深扎根,滦南县通过基层开展的“三包三联”活动,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采用“微党课”“炕头党课”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传达党的好声音。“微课堂”由基层党组织通过精辟简洁、亲切朴实、带着泥土味儿的“大白话”,讲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理,用真情实感拉近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距离,变“灌输式”为“互动式”,以新颖的形式增强党课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程庄镇是红色革命老区,该镇活用教育场景,建成了西霍村党员教育讲堂、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汪庄阻击战战场原址3个富有特色的学教“小讲堂”,并全天候对外开放,方便全镇所有支部结合“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进行党员教育,形成了“听一堂红色历史课、观一场红色资源展、受一次红色精神洗礼”的党员学习教育体系。同时,借力乡贤宣讲团品牌优势进行党史、滦南英烈史和个人奋斗史宣讲,开展新老党员“结对帮”活动,新老党员共结对子782对,组织“小讲堂”活动22次,各支部利用“小讲堂”开展活动138次。
这种贴地气、冒热气的“微课堂”深受群众欢迎,目前已实现镇、村和社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