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5 11:38:58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唐山2023年5月份第三期“周文明标兵”名单发布

日前,唐山市“文明标兵”评选发布组委会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5月份第三期“周文明标兵”名单。他们是:

1.争分夺秒、紧急施救的好护士 马晨

2.紧急救助患病老人的交通辅警 李金磊

3.勇救落水群众的大学生 周鑫

4.11分钟紧急护送孩童就医的交通辅警 刘帅 曹毅

5.怀揣善良、爱暖人间的热心人 姚文光

6.助“星星的孩子”回家的热心的哥 吴限儒

7.助人为乐显真情的高速公路养护人 杨磊 李海炜 杨宝双

8.心系学生、带病坚持工作的乡村教师 郭小军

9.三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村民的乡村医生 静艳霞

10.深耕职教育英才、拓宽学生就业路的老师 吴秀娟

11.公益十余年、爱心送温暖的企业家 庞建春

12.把村民冷暖记心上的铿锵玫瑰 高燕

13.退休职工献余热、服务邻里促和谐的好居民 薛树文

14.悉心守护、陪伴妻子走过22年抗癌路的好丈夫 李文合

15.爱生如子的好教师 谢丽云

16.勤奋务实、肯干踏实的交运人 张东辉

17.用爱诠释孝道的好女儿 崔杰

18.主动为左邻右舍解决困难的好邻居 万兆生

19.爱岗敬业的社区书记 董玲玲

20.为妇女儿童撑起保护伞的“知心大姐” 王艳丽

5月份第三期“周文明标兵”事迹

争分夺秒、紧急施救的好护士

马晨

图片

马晨,唐山南湖医院急诊科护士。3月24日,在唐山工作的山东籍胡先生突然胸口疼痛,同事将他送往南湖医院,途中胡先生心跳骤停、昏迷不醒,情况十分危急。得知情况后,急诊科马晨和同事们飞奔到医院停车场,将胡先生快速从车上转移到转运床,马晨跃上转运床,一路跪着为胡先生进行心肺复苏。到达急诊室后,马晨和同事密切配合进行急救,十分钟左右胡先生有了心跳,后经进一步治疗和支架手术后,胡先生转危为安,身体恢复良好。4月底胡先生为医院送来锦旗,表达谢意,马晨则表示,为患者做心肺复苏、与时间赛跑是她本职工作应该做的。在紧急时刻,马晨以职业本能快速行动,为患者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彰显出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高尚职业品德。

紧急救助患病老人的交通辅警

李金磊

图片

李金磊,滦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榛子镇中队辅警。4月30日7时许,李金磊正在榛子镇集市附近路段执勤指挥交通。当时正是“五一”假期,集市开市,车流量巨大。执勤过程中,他发现一对母女,其中老人身体不适,晕倒在地,李金磊见状迅速跑过去将老人扶起,并喂老人吃下了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等其身体缓和一点后,李金磊和家属商量护送老人就医。由于老人身体极为虚弱,无法行走,加上该路段车流量巨大,李金磊毫不犹豫背起老人,扶上警车将其送到了附近医院,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看到老人身体并无大碍后,李金磊才放心离开,返回岗位继续执勤。

勇救落水群众的大学生

周鑫

图片

周鑫,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学生。4月29日,周鑫到迁安市某游泳馆游泳,中途休息时突然发现一名女子在水面上下浮动且表情痛苦。周鑫曾学过溺水救援技能,此情此景,他马上察觉到女子情况危险,便迅速起身将其拖拽上岸,在确认对方生命安全无碍且情绪稳定后,才放心离开。事后获救的刘女士称,自己游泳技术并不熟练,遭遇溺水后想呼救却发不出声音,内心非常绝望无助,是周鑫及时伸出援手才让自己摆脱困境。“这小伙子就是我的救命恩人,一辈子都不能忘。”后来,刘女士多次邀请周鑫吃饭并赠送礼物,都被婉言谢绝,周鑫说:“我觉得这没什么,是我应该做的。”

11分钟紧急护送孩童就医的交通辅警

刘帅 曹毅

图片

刘帅、曹毅,唐山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第五大队三中队辅警。5月3日13时许,二人正在市区某路口巡逻,突然接到大队指挥中心指令,有小孩误食了沾有农药的花生,急需送医抢救,请求交警救助。接到指令后,刘帅、曹毅立即与求助人取得联系,并约定在北立交某路口汇合。汇合后,他俩立即将母子转移至警车,一路警灯闪烁、警笛鸣响,仅用11分钟便赶到距离21公里处的妇幼医院。到达后为了争取治疗时间,他们又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一路飞奔送往急诊室。因送医及时,孩子得到妥善治疗。孩子家长对刘帅和曹毅在危急时刻提供的热心帮助表示由衷感谢。

怀揣善良、爱暖人间的热心人

姚文光

图片

姚文光,京唐港煤炭港埠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多年来,他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助人为乐为座右铭,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村里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居多,姚文光平时主动帮助他们购买生活用品,打扫院落,解决各种生活困难。他还利用自己维修车辆的专长义务帮助同事、邻里等。2022年初,他从电视上看到许多儿童因地震、洪水等灾害失去亲人,无法上学,便萌生了帮助孩子们的想法。他的家庭也不富裕,妻子没有稳定工作,两个孩子正在上学,但他还是从网络上查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捐赠方式,办理了网上签约,每月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捐献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至今已坚持一年多时间。

助“星星的孩子”回家的热心的哥

吴限儒

图片

吴限儒,丰南区兴达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驾驶员。4月20日早6点,吴限儒拉载了一名男孩,通过观察,他发现该男孩十五六岁左右,谈吐不清,较为呆滞,询问其家庭住址及父母联系方式,并无所获。随后吴限儒将男孩拉到派出所寻求帮助,派出所民警收留了孩子,他才放心回去工作。事后,经派出所多方查找,得知了孩子在星愿孤独症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中心负责人了解到是出租车司机吴限儒把孩子送到的派出所,十分感激,并送去“暖心的哥行善举 护送星娃找到家”的锦旗。吴限儒则表示:“这都是举手之劳,我相信每一个发现这种情况的人都会义不容辞施以援手。”

助人为乐显真情的高速公路养护人

杨磊 李海炜 杨宝双

图片

杨磊、李海炜、杨宝双,京秦高速公路迁西支线事务中心公路养护所职工。4月17日上午10时,他们正在驾车进行日常路况巡视,当行至某处时发现前方一辆半挂货车车厢晃动异常。经仔细观察,确认该车右后车轮脱落,随时可能发生侧翻等交通事故。杨磊三人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即打开车辆警报器,加速超越该货车并喊话引导其靠边停车。三人安抚司机到防护栏外等待,然后迅速在车辆周围摆放安全警示锥并驱车在距停车点400余米处找回了脱落的车轮,之后联系了高速公路救援单位为该车重新安装和检查,确认能够正常行驶后,三人才继续进行巡视。4月24日,司机为表感谢专程来单位赠送锦旗,三人表示,保障每一位司乘人员的平安是公路养护人应尽的责任与担当。

心系学生、带病坚持工作的乡村教师

郭小军

图片

郭小军,丰润区左家坞镇银子山小学教师。工作24年,郭小军一直担任班主任,开学一段时间以来,他的痛风病又一次发作,脚背肿得厉害,不能用力着地,医生建议在家休养,但他心里想的都是毕业班的学生,孩子们刚从网课回到课堂,新学期又要讲新课,不能让大家刚刚建立起来的学习劲头减弱。校领导也建议他回家休息,他却说“这个班,我自己带着才放心”,依然坚持每天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全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教育的真谛是爱与责任,郭小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事业的真谛。

三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村民的乡村医生

静艳霞

图片

静艳霞,玉田县林西镇大丁庄村村医。全村1050人,居住分散,她三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把村民的需求放在首位,谁家有什么病人,谁家的媳妇什么时候到预产期……她都记在心里。一位村民患胃病多年,每次病情发作,静艳霞都会及时赶到进行治疗,有时一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到深夜。有的村民家里孩子小,或是老人出不了门,她都会亲自把药送到病人家里。静艳霞说:“我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把助人为乐当作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不断充实自己,尽可能地服务社会,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静艳霞三十年如一日坚持本职工作,以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作出了扎实的成绩。

深耕职教育英才、拓宽学生就业路的老师

吴秀娟

图片

吴秀娟,遵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师。从教24年来,她始终爱生如子,秉持着做其学习上的良师益友、生活上的指路明灯的教育理念。班里一名学生某次与家人争吵,深夜赌气离家而去、不接母亲电话,家长哭着找到老师求助。吴秀娟连夜联系到该生,叮嘱他原地等待,并同孩子母亲一起将学生接回家中,安抚孩子情绪,待吴秀娟放心离开时已是第二天黎明。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线任课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学生们能带着一技之长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为此她每年暑假都深入企业亲身实践,探索与企业的对接模式。吴秀娟连续两年参加国家和省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大赛,并荣获奖项。尽管自己的身体一直发出警示信号,但她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努力培养集技能与素质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

公益十余年、爱心送温暖的企业家

庞建春

图片

庞建春,唐山宏利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庞建春一直把公益事业作为公司立足之本,在发展企业经营效益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管是公司员工还是本村村民,无论谁家有困难他都热心协调、帮助解决。他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曾在2008年抗洪、汶川地震捐款捐物,累计达27万元。2021年又为滦南县宋道口镇小学捐资助学,并资助大学生学习款12万元。当得知镇政府要对镇内示范街进行修缮时,他主动捐款10万元。2022年春节前夕,他还为本村孤寡老人送去慰问金5000元和慰问品,又为困难家庭送去了1万元慰问金。这些助人为乐的举动,贯穿着他的日常生活,年复一年,未曾改变。

把村民冷暖记心上的铿锵玫瑰

高燕

图片

高燕,乐亭县乐亭镇小河村妇联主席、村委委员。村里空巢老人居多,子女大多不在身边,高燕视老人为亲人,一直重视和关注老人们日常的琐事与烦恼,以及他们的身心健康,当有老人向她寻求帮助时,她都会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关怀。为了避免老年人换季病高发,她每年都会协调组织免费测量血压等活动。在村民心里,她是个热心肠,她经营的一家小店,始终遵循货真价实的诚信原则,对一些经济上暂时困难的村民、低保五保家庭,有时会主动赊欠商品给他们,对一些有物品置换需求的群众,都尽量满足,给予真心地帮助。

退休职工献余热、服务邻里促和谐的好居民

薛树文

图片

薛树文,古冶区赵各庄街道新工房社区居民。多年来,他力所能及地为邻里排忧解难,坚持为居民维修各种管路。一次小区清水阀门破裂,高压水流四处喷射,他得到消息后立马拿起工具投入抢修,阀门修好了,薛树文全身也被冰凉的水全部浸湿。还有一次居民家中暖气管突然损坏,六七十度的热水喷射出来,薛树文冒着被烫伤的危险,排除了故障。面对邻里的感谢,他总是说:“街坊邻里住在一起是缘分,你再客气,下次有事甭再找我了!”就这样,薛树文近十四年来发挥余热,义务为居民维修管路200多次,别人问他为什么能一直坚持无私奉献,他说:“我说过不让技术退休,就得讲诚信,况且为大家服务是我最开心的事。”

悉心守护、陪伴妻子走过22年抗癌路的好丈夫

李文合

图片

李文合,遵化市华明路街道华裕社区居民。从22年前老伴患癌起,李文合就用惊人的决心和意志陪伴老伴,不仅会照顾好她的饮食起居,还每天定点测体温绘制图表观察老伴的身体状况,便于及时就医。李文合深知长期化疗和靶向药会极大地损伤身体,便积极寻找有保健作用的食物,希望将对老伴的伤害降到最低。他每年定期到乡下果园捡新鲜的黄瓜籽、采摘马齿苋、收购西洋参等,给妻子煮水、做菜,想方设法增强她的体质。他平均一年要陪妻子去北京肿瘤医院20余次,就这样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地坚持了近十年。李文合总说他们夫妻是幸运的,妻子即使两次确诊晚期肺癌,还依然好好陪在他身边,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李文合的精心照料和悉心陪伴。

爱生如子的好教师

谢丽云

图片

谢丽云,唐山市第十一中学教师。任教20年来,她注重自身师德修养,始终坚持用责任心和爱心浇灌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谢丽云每次都能及时发现孩子们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苗头,及时加以沟通引导。生活委小赵有一段时间表现十分反常,到校时间越来越晚,言语烦躁,上课回答问题也不再积极,干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致来。谢丽云多次帮小赵排解心中烦闷,课余时间带他去操场跑步,并安排他负责组织“14岁,我来了!”主题班会,使小赵对青春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谢丽云还与其父母及时沟通,一起为孩子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春风化雨的引导胜过言辞激烈地批评,慢慢地,那个平和自信、阳光开朗的小赵同学又回来了。

勤奋务实、肯干踏实的交运人

张东辉

图片

张东辉,唐山交通发展集团交运集团人力资源处副处长。张东辉所从事的具体业务关系着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交运集团有2000多名职工,所以这项工作任务量很大,难题也不少。他经常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尽心尽力高质量完成每一项工作,并在不耽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与同事们筹备、策划了退休人员数字化档案管理。从方案的起草到具体实施、设备安装、组织调配等各个环节,他和同事们都全身心投入,密切配合,按时完成了近万名退休人员的档案移交工作。去年疫情防控期间,他还主动坚守工作一线,积极与社保部门沟通了解政策,成功为企业申请了年度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40多万元、留工补贴90多万元,为企业发展持续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用爱诠释孝道的好女儿

崔杰

图片

崔杰,迁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职工。6年前,崔杰的父亲突发脑梗不幸摔倒造成腰部骨折,她是家里的独生女,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丈夫经常加班加点,家庭的重担几乎都压在了她的身上。崔杰没有退缩,一直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每天帮父亲翻身擦洗、换床单、喂饭,用孝心、爱心陪伴父亲,直到他最后离去。现今崔杰又承担起照顾90多岁爷爷奶奶的责任,两位老人经常感动地逢人便讲:“大孙女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崔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出了“孝道”的真谛,为家风的传承起到了表率作用。

主动为左邻右舍解决困难的好邻居

万兆生

图片

万兆生,路北区缸窑街道三益楼社区居民。他60多岁,依然乐于助人,发挥余热,他常说:“要多做好事,多做有利于人民的事,体现一名退休党员的价值。”退休后,他积极为左邻右舍解决诸多生活上的困难,主动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买米买面买菜,为生病的老人购买药品,帮助邻居疏通下水道等。3月23日,楼下邻居生病,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料,他及时打车将其送至医院,还陪伴其做各项检查,直到傍晚才赶回家,隔天又给邻居老大哥送去了热腾腾的病号饭。远亲不如近邻,万兆生的真诚和热心赢得了邻居们的交口称赞。

爱岗敬业的社区书记

董玲玲

图片

董玲玲,开平区马家沟街道爱国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她围绕社区发展,时刻关注居民需求,经常为民解忧、为民纾困。她到困难党员家中走访慰问,为其送去慰问金,还召集离退休党员组织座谈会,让大家对社区存在问题畅所欲言,并及时梳理出合理化建议进行采纳。她立足社区老龄化特点,带领大家成立志愿服务小组,针对独居老人、残疾老人开展献爱心帮扶活动,给予他们帮助和关怀。一直以来,董玲玲把大量精力和时间都奉献给了社区,她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模式,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奋力推进社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妇女儿童撑起保护伞的“知心大姐” 

王艳丽

图片

王艳丽,丰润区妇联儿少维权部部长。28年来,她全天候开通“王姐妇女维权热线”“王姐情感热线”,维护妇女权益,化解家庭矛盾,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知心大姐”。她的维权案例,有三项列入了省妇联维权十佳典型案例。她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获得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并担任妇联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疫情防控初期,针对居家隔离期间婚恋情感纠纷增多的情况,她开展“幸福大家谈”公益活动31场,讲解婚姻家庭情感沟通、家庭教育中亲子模式建立等问题,使2000多人受益。今年春节期间,她和同仁们还为148名困境儿童寻找爱心爸妈,实现“人头对人头”“一对一”的救助帮扶,让受助儿童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

编辑: 穆俊丽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