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9 06:41:34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丨47年风雨沧桑 我与家乡共成长


视频摄制:记者 付卫峥

“我就是照片中的小女孩!”读者袁静宜给记者打来电话,言语中掩饰不住激动。她说,5月16日,《唐山晚报》刊发的“震后陵园小学露天上课”那幅照片中,第二排右数第二个正在读书的小女孩正是自己。“真是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想想当时的情景,再看看现在的唐山,就好像看到了凤凰涅槃,咱们的唐山越来越美!”袁静宜感叹道。

袁静宜在老照片中找到了自己。记者 王欢 摄

捡砖头重建校园

“唐山大地震时,我上小学一年级,但当时的情景,现在想来,就像发生在昨天。”袁静宜说。

1976年7月27日,年幼的袁静宜从姥姥家回到父母身边。袁静宜的母亲是部队军医,父亲从事科研工作。唐山大地震前,袁静宜和父母、弟弟住在部队的房子里。“房子分里外屋,我回来后就和弟弟睡在里屋。”袁静宜说。7月28日凌晨,袁静宜自己从床上跌落,父亲听到动静,来到里屋把她扶回床上。刚睡下没多久,大地就出现了剧烈的晃动,母亲冲进里屋,一把拽过熟睡的弟弟和袁静宜一起蜷缩在墙角。“我们很幸运,背靠的那面墙没倒,架住了垮塌的屋顶,留下了生存的空间。父亲在大地震发生时钻到了床下,也没受伤。”

天光大亮,被废墟掩埋的母女三人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个发光的洞口,原来是父亲脱困后扒开了废墟。母女三人相继钻出废墟,袁静宜还顺手拽出了一条毛巾被。“周围的房子全倒了,以前的家没有了,我和弟弟被带到操场坐下,周围都是被救出来的孩子。爸爸妈妈放下我们就跑到周围扒废墟救人了。”

地震发生后,袁静宜母亲所在的部队快速反应,在倒塌的军需库中扒出帐篷和食物。很快,空地上搭起了一座座帐篷,弥漫起粥的香味,人们找来盆盆罐罐,排队领取食物。“当时也不分你我,只要来了就给吃的,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袁静宜说。而此时袁静宜的父母和很多在地震中幸存的人一样,都冲上了救援一线,母亲忙着救治伤员,父亲则和其他人一起救助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从他们身上我能感受到焦急、难受、紧张,每次看到他们都是一脸汗水。”

“我想去大楼买东西。”唐山大地震似乎并没有给袁静宜带来很多恐惧。“大楼也倒了,我带你去看看。”这一次和父亲外出,幼小的袁静宜走上满目疮痍的街道,远远眺望看不到边际的废墟,看到道路两旁躺着数不清的遇难者,让她真正感受到了灾难给唐山带来的巨大创伤。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动大批指战员,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源源不断地运来了药物、粮食、食品、建筑器材和生活用品等救灾物资。在抗震救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8月3日,袁静宜所在的唐山市体育场抗震学校(陵园小学)在唐山率先复课。没有教室,学生们被安排在操场露天上课,没有课本,学校想尽办法找来教材,两个人看一本。“这张照片就是我们在操场上课时照的。”袁静宜说。复课的第一堂课,袁静宜至今记忆犹新。“老师对我们说,面对自然灾害要靠我们自己,自力更生,战胜自然灾害,在艰苦的环境下不能耽误学习。”彼时,袁静宜和同学们在下课后,会在学校的组织下到附近废墟捡砖头,清理干净后带到学校,由工人师傅建设新的简易教室。很快,简易教室建成了,学生们到后勤领取塑料布,男生女生相互配合,把塑料布钉在窗户上。“当时教室内有炉子,值日生每天要早到生炉子,柴火都是从废墟里找来的。”

震后陵园小学露天上课老照片,由唐山抗震纪念馆提供。图中后排右二看书的小女孩就是袁静宜。记者 王欢 翻拍

与教室同步建成的还有大片的简易民居,虽然简陋,却为震后的唐山人民遮风挡雨,度过了震后第一个严冬。据资料记载,到1976年11月中旬,唐山地区建成187.9万间简易房,其中市区35万多间、420多万平方米。“那时候我虽然年纪小,也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震后我有衣穿、有饭吃,没有忍冻挨饿。我们的党和政府,还有咱们唐山人真的很了不起。”袁静宜说。

新家园在废墟中崛起

以“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核心的“唐山抗震精神”,在抗震救灾艰苦卓绝的伟大实践中,深植于每个唐山人的心里,成为新唐山涅槃重生的强大动力。

“震后大家住的都是简易房,房顶铺油毡压砖头,屋里墙上贴报纸。我家四口人住一间,厨房在外边。每天到了饭点,都是饭香味,左邻右舍你给我送点,我给你拿点,亲如一家。”袁静宜回忆说。20世纪80年代初,袁静宜从小学升入初中,她每天骑自行车往返于学校与家之间,一路上总能看到附近民居翻建新房,一派欣欣向荣的情景。“那时才过了几年,大家就从简易房搬进了新房子,改善生活环境,建造起更舒适的家。我家也搬进了楼房,我们的初中也搬到了新建的校区。”

到了高中,袁静宜在学习中坚定了人生目标,就是要成为像母亲一样救死扶伤的医生,并为考取医科大学而付诸努力。然而,高考的失利,让她与梦想失之交臂。父亲曾对她说:“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就想想唐山的抗震精神,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家人的鼓励下,袁静宜高中毕业后选择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军人。在北京,袁静宜唐山人的身份往往会引来战友们的好奇,总会询问唐山大地震的情况,袁静宜就给他们讲唐山的抗震故事。“在部队我了解到更多解放军支援唐山抗震的事。震后道路被毁,战士们拿着战备锹跑步进入灾区,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冒着余震凭一双肉掌,扒开废墟爬进去救人,一双手鲜血淋漓。我记得他们撤离时,老百姓到街上送行,很多人都哭了,泪水中有对遇难亲人的悲痛,有对解放军离去的不舍。”袁静宜边说边拭去眼角的泪花。

在部队的三年,袁静宜对唐山抗震精神有了更多的感悟,复员回到唐山,她更震撼于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袁静宜说:“抗震精神已经融入了唐山人的工作、生活,深入骨髓。凭着这股劲,啥也难不倒咱们唐山人!”

日新月异的新生活

1976年到2023年,整整47年。

“照片上的我才一年级,而上个月我已经退休了,时间过得真快。”袁静宜感慨地说。1992年,袁静宜和爱人相知相爱,结为夫妻。“我们小学是一个学校的,他也捡过砖头建学校。”袁静宜笑着说。1994年,袁静宜的儿子出生,如今已经研究生毕业,从事科研工作。袁静宜的父亲2000年退休,在家读书看报,过着悠闲、恬静的生活。“爸,看这张照片,这个读书的就是我。”在袁静宜的指引下,84岁的父亲拿着放大镜,慈祥地看着照片上的小女孩,仿佛又回想起袁静宜幼时的种种过往。

袁静宜和父亲翻看老相册。记者 王欢 摄

然而,与老人安静的生活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外面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唐山街景。经过47年的快速发展建设,唐山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新兴城市。

袁静宜从部队回到唐山后,一直在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工作。“参加工作后就感觉发展太快,知识储备不够,便考取了河北理工大学,用四年的时间学习知识,充实自己,经过努力,我成长为一名单位的中层干部。”袁静宜说。企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1999年,研究院根据相关政策由事业单位转为央企,对接市场,自负盈亏。“单位转企后,要靠自己和市场对接,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研发、生产、跟踪服务,大家的科研劲头更足了。”如今,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的研发成果已经走出国门,与俄罗斯、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土耳其、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煤炭工业发展服务的同时,创造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退休后被单位返聘,仍在继续工作。唐山是我们的家,我身体还行,还要为家乡的发展建设尽一份力。”

匆匆47年,一座城从废墟中冲天而起,城中人不断创造着令世人惊叹的奇迹。袁静宜说:“唐山大地震给唐山人留下的不只有伤痛,还有在抗震救灾中凝聚的抗震精神。唐山人会坚强地面对苦难,更有韧劲儿!” 

记者 王雪漫 魏伟

编辑: 李强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