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国计也是民生。如今又到大学生毕业季,今年大学生面临怎样的就业形势?目前我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两家高校和部分用人单位,了解到今年我国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总规模进一步增大,择业观有所变化;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渠道拓展难度增加。在此情况下,我市高校与用人单位线上线下有效互动,一个请进来主动荐英才,一个走出去诚挚纳贤士,千方百计促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高校: 主动请进来,多措并举荐英才
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后一环。今年,华北理工大学2023届毕业生达11943人,其中研究生1811人,本科生8256人,专科生1876人,生源来自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唐山学院2023届毕业生共有5507人,均为本科,分布在62个专业、25个省市地区。
图为华北理工大学春季招聘会现场。 华理提供
2023年春季开学伊始,华北理工大学就召开了就业工作会,党委书记亲自部署,对就业创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聘平台。学校加强与用人单位日常联系,发布《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向1100余家重点用人单位寄发《毕业生资讯》,邀请来校招聘。这校搭建学生了解企业的校内平台,开展“百家名企展风采,‘就’在当下赢未来”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参展企业近200家、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
目前,针对2023届毕业生已累计举办或参与网络招聘会等线上双选会6场,线上专场宣讲会315场。线下大型双选会1场,医药卫生专场招聘会1场,线下专场招聘会105场。
2023年以来,该校已举办专场线下宣讲会71场。3月22日,学校开展2023年千企入校招聘活动,成功举办了“2023届毕业生春季双选会”。来自河北、北京等23个省份,包括河钢集团、开滦集团等618家企业预约参会。提供职位2000多个,招聘需求人数达23000余人。近万名毕业生参加了这次招聘会,现场签约近300人。
唐山学院同样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学校深入开拓市场化岗位,持续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先后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吉诚新材料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开展多场访企拓岗校企合作交流会,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走访上百家用人单位,促成新增就业岗位800余个,实习岗位近千个,达成实习实践基地合作意向80余项。
该校配合有关部门,宣传好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为毕业生灵活就业提供必要指导和保障。大力宣传唐山市“凤凰英才”4.0政策,让更多毕业生在建设唐山热潮中发光发热。截至目前,这校已举办2023届毕业生线上线下招聘会合计22场,其中3月18日举办的河北省分区域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活动暨“揽英才创未来”2023唐山千企入校园招聘活动,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等387家知名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8531个,910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用人单位:积极走出去 精准对接纳贤士
汇中仪表有限公司与华北理工大学和唐山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有20名左右大学生入职。今年,该公司已与这两所高校开展过两场“双选会”。公司人资部人事专员张晓雪说:“公司在人才培养上十分用心,拥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实践经验,不经过培训上不了岗。刚刚入职的应届生,一般需要培训3-6个月才能胜任岗位要求。”
图为唐山微米创业园总经理刘淑英(左)与唐山学院新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代表在签约授牌仪式上。微米创业园提供
位于高新区的唐山微米创业园是一家以环保为主题的特色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内近百家充满活力的中小微企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众多岗位。这些企业主要以环保科技型为主,招聘需求集中在环境检测、研发设计、市场营销、设备运维岗位。针对入驻企业的招聘需求,微米创业园出台了精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服务举措,与唐山学院、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校企实训合作基地,为园区企业定向储备人才、提供见习岗位和人才对接服务。基地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帮助企业招聘人才。线上在智联招聘等各大招聘平台进行常态化代招聘;线下带领入驻企业走进校园,开展专场招聘会和创业宣讲会,累计帮助园区企业引进人才60余人,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和入驻企业招聘难题。谈到企业招聘人才的标准,该基地总经理刘淑英说:“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还看重求职者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良好的个人品质等综合素质。”
据刘淑英介绍,基地也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据统计,该基地目前入驻大学生创业实体11户。在这里,大学生创业不再是个梦,而是梦想的实践。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微米创业园除了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和设备,还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申报等基础型服务,政策咨询、导师辅导、人才招聘、人才培训、法律辅导等提升型服务,以及投融资对接、行业产业对接等拓展型服务支持。
大学生:自己才是就业“第一责任人”
程佳琪是华北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四学生。她认为,想要找到更好的工作还是要考研,继续深造专业知识。“三年疫情对我们毕业走向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这场疫情让同学们普遍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就业还是我们毕业生的主流意识,但是本科生找工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企业招本科生往往要附加很多条件,比如:资格证书、英语六级等。”佳琪说,去年她考研失败了,但还是打算二次进攻,专业选择社会学范畴,未来想从事社区服务等工作。
图为唐山学院大学生正在咨询参军入伍政策。 唐院提供
而唐山学院2019级毕业生李佳乐认为,在如今的就业浪潮中,我们更应该学习专业技能和积累工作经验,自身能力的提升和社会生存才是关键。他说:“在校期间我除了平常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还参加了一些高含金量的比赛,拓展了我的视野。我认为大学生对自己要有个正确的判断,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抓好应届生的身份先就业后择业,不要追求一步到位。”他现在已和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签订三方协议,主要从事工程设备操作与维护工作。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四学生霍鸿儒说,他不愿意坐办公室,作为一名男子汉,他很想参军入伍。“我本人性格活泼,愿意与人沟通,适应能力强。如果身体素质能通过考核,我就去当兵,我很向往军队生活。”霍鸿儒说。
唐山学院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2019级毕业生于春桃,正在一边找工作一边准备事业编考试,希望未来可以从事编制内工作或者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他说:“我始终认为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学毕业,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我们要主动规划发展方向,积极争取每一个机会。”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更应树立自己是就业“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结合社会需求及早做好个人发展规划,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担起时代责任,抓住时代机遇,深入到一线基层,在社会最需要的岗位上拼搏奋斗,把人生之路每一步迈稳迈实,让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闪闪发光。
记者 范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