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唐建勋)记者近日从唐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以来,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聚焦重点任务,创新思路举措,强化担当作为,不断提升全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化森林防火、应急救援、防震减灾等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防灾减灾救灾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针对全市自然灾害风险,我市积极开展行业部门会商研判,发布阶段性预警信息,提出防灾减灾相关举措。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严格落实“人头对人头”和防汛抗旱“叫应”工作机制,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有效应对历次强降雨天气。今年全市已组织开展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抢险、人员转移等培训演练217场次、参与人员8365人次。严格落实森林防灭火领导责任、行业管理责任、防控扑救责任及各类林草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实现责任落实全覆盖。全面提升抵御地震灾害的防范能力,今年以来,完成了5次2.0级以上地震的应急处置工作。
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稳步提升。我市已组织修订完成市本级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36件。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目前全市除市、县两级综合消防救援队伍外,共有森林灭火专业救援队伍、抗洪抢险专业救援队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地震与地质灾害专业救援队伍等5类应急救援队伍94支、总计3318人;市、县两级共储备各类应急及救灾物资70余个品种,总价值超过3639.4万元。
重大防灾减灾救灾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按照国家要求时间节点完成了调查工作,完成44393条数据的入库工作。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83处,建设面积共计约844.6万平方米,可安置约163.4万人紧急避险,达到满足15%城市人口紧急避险的建设标准;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6个。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基地正在建设中,该物资储备基地主要用于储备救灾、防疫、防汛抗旱等应急物资。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市在“5·12”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活动中,累计组织防灾减灾宣传活动7365场,组织人员密集场所紧急疏散演练活动3.4万余场,悬挂张贴标语625万余条,发放宣传资料738万余份,发送公益短信3.69亿余条,超过37.5万人参加了基本技能公众体验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