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福事迹材料
刘文福,男,汉族,195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小学文化,河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现任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滦阳镇铁门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多年来,他勇担社会责任,甘于无私奉献,先后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一亿两千万元。 相继荣获“中华十大信义人物”“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全国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河北省“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拥军模范”“扶贫攻坚奉献奖”“乡村振兴领头羊”“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1、扶贫攻坚当先锋。刘文福凭借自己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努力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后,立即把帮扶困难群众作为了自己和企业的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2007年初,刘文福主动与县内南部地区有名的贫困村——兴城镇前铺村结成帮扶对子,先后捐赠款物17万元,帮助乡亲们建成了100多亩高效核桃园。如今,百亩核桃园早已达产见效,年产核桃20多万斤,为乡亲们每年增加收入160余万元。
2016年7月以来,刘文福与河北省扶贫办驻村工作组联系,为保定市阜平县西南的面盆村捐款25万元,帮助64户贫困户建起红福士苹果园和映霜红雪桃园。
2017年5月,作为河北省人大代表的刘文福,奔赴国家级贫困村保定市阜平县夏庄乡面盆村,为该村捐款25万元,帮助村民建起了250亩红富士苹果园和映霜红雪桃果园。6月,赴承德市滦平县马圈子村进行精准帮扶,捐款10万元帮助该村发展致富项目。
2019年3月,为革命老区平山县孟庄镇六西岸村送去了1.6万棵优质京东板栗树苗,在荒凉的大山上帮助乡亲们建起了百亩板栗园。
2、助教兴学帮学子。2005年,迁西新一中筹建。刘文福率先捐款141万元;2006年,为铁门关小学捐款58万元;2008年,为滦阳镇中学建设教学楼捐款201万元; 他还积极参与县妇联组织的“春蕾计划”、团县委组织的“金秋助学”等活动,与县内200余名贫困学生家庭结成帮扶对子,2017年初,他为铁门关村幼儿园先后捐款40多万元,完善了各种游乐和教学设施设备;2017年5月,他为张家口崇礼区职业技术学校冬奥班的60名贫困学生专门设立“寒门学子·梦圆冬奥”基金20万元,帮助寒门学子,实现体育报国梦想。
3、乡村振兴做贡献。2017年初,他被上级党委安排回村担任铁门关村党支部书记后,自己出资70多万元对全村17处损毁严重的河道堤坝、桥段进行了抢修和维护,解决了村民们“出行难”“出行不安全”的问题。还帮助一名孤寡老人解决了危房、养老问题。几年来,他先后捐款1200多万元,在迁西县慈善协会为铁门关村专门设立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帮扶困难户基金,使全村423户、1900口人直接受益。
4、回报社会勇担当。刘文福把回报社会当作责任,把扶危济困、帮助他人当作义务,无怨无悔。
扶危。他先后5名白血病患者、50多名家境困难的患病农民工、120多名困难家庭及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和家中失火的2个家庭提供了经济上帮助。为河北省社会救助基金会捐款100万元、为唐山市社会救助基金会捐款30万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次日,他通过县慈善协会向灾区捐款50万元,他的家人和员工紧随其后捐款12万元。6月5日,他又郑重地向中央组织部缴纳了20万元的特殊党费。
济困。2018年,通过在迁西慈善协会设立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基金,先后总计投入200余万元。为全县五个乡镇的贫困家庭进行危房改造、大病救助。
敬老。刘文福把临近企业驻地、覆盖三个乡镇、容纳孤寡老人100多名的洒河桥农村五保供养中心作为扶助对象,每年春节,他都会带上1万元现金和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前去看望慰问,20年来从未间断过。2009年以来先后为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捐款50万元,扶弱济困的脚步从未停止…2013年12月,62岁的岳海文双目失明,流浪到青龙县三道河乡时,突发中风。刘文福偶然得知后,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请来老中医为其治疗。一个多月后,岳文海病愈,刘文福又多方联系,把老人送到迁西县民政局福利院,使其安度晚年。2014年临近年关,刘文福听说前韩庄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家中突遭火灾,专门送上了粮油和钱款。
抗疫: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唐山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刘文福第一时间捐助121万元,克服种种困难,48小时内昼夜联系商家,为奋战在武汉一线的人民子弟兵购买了足足22300箱、8卡车的方便面、饼干、牛奶、板栗粥、杏仁露。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硬是不畏风险,与车队历经两天两夜,跋涉1300多公里,将爱心物资及时送达武汉。2021年初,刘文福又第一时间联系到县红十字会为石家庄市疫情防控工作捐款301万元,为迁西县疫情防控捐款101万元。2022年,刘文福为支持家乡抗疫,再次为迁西疫情防控工作捐款502万元。他累计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达1557万元。
上善若水,大爱无言。刘文福用“忠诚”和“奉献”书写了自己的过去。他还要带领着乡亲们奔向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