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魏伟
视频摄制:记者 吕钊 刘乃铮
“这是震后唐山第一瓷厂组织工人恢复生产的场景。”看到唐山劳动日报6月21日刊登的老照片,77岁的葛士林眼中满是回忆。
葛士林老人1968年毕业于唐山陶瓷工业学校,1981年起先后任唐山陶瓷公司代理团委书记,党委常委、宣传部长,1984年后任唐山第一瓷厂党委书记、厂长。退休后为我市历史学会会员,政协文史研究会副会长,唐山陶瓷协会专家组成员。在陶瓷行业工作了一辈子,葛士林见证了“北方瓷都”的起落兴衰。
惊世浩劫窑火不熄
陶瓷,犹如一枚无法磨灭的印记,烙进葛士林的人生。端详着老照片,葛士林的思绪仿佛穿越唐山陶瓷的历史长河,种种过往,娓娓道来。“唐山陶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大工业类型大规模成龙配套的生产特点,10多家大工厂加上10多家辅助工厂,行业门类齐全,以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出口陶瓷为主。”葛士林说。
震后唐山陶瓷工人在露天生产作业老照片。记者 王欢 翻拍
唐山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陶瓷产区之一,也是唐山的传统特色产业。20世纪三四十年代,唐山陶瓷逐渐兴旺,生产日用白瓷、电瓷器件、卫生陶瓷等,形成了唐山陶瓷工业的雏形,其中卫生陶瓷是国内首创。
1956年,裕丰瓷厂(第五瓷厂)、三合义瓷厂(后成为第九瓷厂)产品,首次由广州进出口公司经销,出口东南亚等地,成为唐山日用瓷出口的开端。1958年,唐山市陶瓷工业局成立,1961年,唐山陶瓷第一次赴北京举办展览大获成功。1958年,中国北方第一个陶瓷研究所唐山陶瓷研究所建成,其后科研成果累累,如雕金技术、铁红圈结晶釉、变色釉等享誉全国。
1962年,唐山陶瓷公司成立,唐山陶瓷工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统一领导、专业分工,使得社会化大生产体制更加完善。到1976年,唐山陶瓷产品由内销逐步实现内外销并举,成为中国日用陶瓷出口的最大工业基地。
葛士林在一陶瓷生产车间检验陶瓷。记者 王欢 摄
1976年唐山大地震,给唐山陶瓷工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设备、人员损失惨重。“当时都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唐山陶瓷。”葛士林说。在各大陶瓷厂房倒屋塌的情况下,陶瓷职工并没有因为灾难而停滞不前,从震后第二天开始,便处于一种继续在岗的状态。“当时能够行动的职工,每天都会到工厂了解损失情况,看看有没有工作,积极参与复产建设。”陶瓷公司所属第六瓷厂在震后10天就生产出了抗震瓷。葛士林回忆说,当时,陶瓷公司打破厂际界限,集中安排各厂职工突击清理废墟、修复设备,做复产准备,先后调集各厂4000余名职工会战修复厂房和设备。1977年初,陶瓷公司成立重建复产会战指挥部,下属各厂成立重建复产指挥小组。为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节约资金,各厂自力更生,发动职工修旧利废,就地取材。他们把震毁建筑中的各种钢材、木材、砖石等建筑材料全部拆出来,做到物尽其用。到1979年末,复建工作完成,陶瓷生产能力达到震前水平。
葛士林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记者 王欢 摄
“在工厂房倒屋塌、人员大量伤亡的情况下,唐山陶瓷职工清理废墟、重建厂房、维修机器,自力更生快速投入生产,并将生产能力恢复到震前水平。这是唐山陶瓷面对大灾大难不屈不挠的真实写照。”葛士林说。
“北方瓷都”窑火旺
绵延600年的唐山陶瓷炉火,没有在唐山大地震中熄灭,反而越烧越旺。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卫生瓷、建筑瓷供不应求,唐山陶瓷工业蒸蒸日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国家各项改革政策相继出台的情况下,唐山陶瓷工业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第一个在全市工业企业中争得了外贸经营权,彻底改变了多年来依赖外贸公司的状况,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第一个在唐山市属企业中创办了中外合资企业,第一个在全市工业企业中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唐山陶瓷工业进行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装备水平得到提升。
“在技术创新中,唐山陶瓷推出了骨质瓷、白玉瓷、玉兰瓷、白兰瓷‘四朵金花’,其中骨质瓷也成为唐山陶瓷的‘招牌瓷’。”葛士林说。
葛士林同陶瓷工人交流。记者 王欢 摄
葛士林回忆道,1960年,唐山陶瓷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将目光瞄准了世界著名优质瓷种、英国皇家用瓷——骨质瓷,并通过引入鲸鱼骨灰配方烧制瓷片进行实验,后因没有原料来源,未能继续研究下去。1963年,天津外贸部门到唐山第一瓷厂,提供了国外骨灰瓷样品——瓷杯。一瓷厂的技术人员对此展开研究,经多次配方试验,到1975年,技术人员改进烧成工艺,用高温素烧、低温釉烧、施以熔块釉,解决了大件扁平产品变形问题,烧制出了瓷面白中泛绿、淡雅宜人的骨灰瓷产品。“80年代初,一瓷厂的骨质瓷通过了国家鉴定,达到国际标准。但由于当时骨质瓷价格较高,销售并不乐观。”
20世纪80年代初,唐山第一瓷厂经营亏损,葛士林临危受命,被任命为一瓷厂党委书记。当时,该厂的产品90%为出口日用细瓷,10%是骨质瓷,但骨质瓷基本没有销量。当时有人说“厂子没救了”,也有人说把骨质瓷拿掉,专心发展日用瓷才是最好的办法。葛士林说:“当时厂子如何发展是我面临的第一难题。”经过深思熟虑,葛士林提出了发展骨质瓷的主张,认为只有把骨质瓷市场打开,扩大生产,提高产量,才是第一瓷厂的生存之路。然而,这一大刀阔斧的发展理念不出意料地遇到重重阻力。最终在全厂大会上,葛士林阐明治厂方针,获得了3000多名在场职工投票赞成。尘埃落定,葛士林组织工厂立即向国家立项,提出全面提升改造骨质瓷项目并顺利获得批准,该项目被列入中国轻工业陶瓷行业重点项目及国家七五计划。随后,一瓷厂引进英国全套设备,建设了中国第一个骨质瓷样板厂。恰逢此时,全国各大城市兴起五星级酒店建设热潮,而其所用的骨质瓷在过去都是进口的。北京一饭店负责人在得知唐山生产骨质瓷后,立即到唐山考察,发现唐山骨质瓷品质与进口骨质瓷不相上下,而且在价格上更有优势。从此,唐山骨质瓷在极短时间内传遍全国各地,订单纷至沓来。唐山陶瓷工业也迎来了辉煌发展期。
葛士林用手机记录陶瓷的制作过程。记者 王欢 摄
“随着国有体制改革资产重组的深入,各陶瓷厂陆续退出了历史舞台,唐山陶瓷工业更新换血,出现了一大批私营陶瓷企业。2000年以后,唐山陶瓷工业以民营企业为主。”葛士林说。
修史成书记录唐山窑火
“国营陶瓷企业重组,陶瓷界的老人很多年事已高,唐山陶瓷的历史亟待整理。”葛士林说,他利用8年时间奔波于唐山和外地,寻访陶瓷从业者近千人,于2021年截稿,完成了140万字左右的《唐山陶瓷史》。
谈起修史的历程,葛士林感慨万千:“书写《唐山陶瓷史》是一场战斗,如同与死神赛跑……” 唐山作为中国北方重要陶瓷产区,陶瓷曾是唐山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既是唐山重要的历史文化根脉,也是唐山主要的文化名片,是唐山历史文化的底蕴所在。数十年来,陶瓷界的老一辈一直在不懈地挖掘、探索、研究唐山的陶瓷历史,有过很多很重要的发现与贡献,可唐山始终没有一部完整、系统、能够被认可的陶瓷史。
20世纪90年代,葛士林就开始探访唐山陶瓷界的老人,为《唐山陶瓷史》做前期准备。从2015年起,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唐山陶瓷史》的调查研究与写作中。其间,他走访了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及北京、天津等多个与唐山陶瓷历史有关的地区,跑遍了唐山的每个角落,采访了众多唐山陶瓷业内及社会人士。
经过8年的努力,在众多同事、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葛士林的《唐山陶瓷史》终于完成,其内容上溯新石器时期唐山地区古陶文明,主史始于明朝永乐年间,止于当代。“今年咱们唐山提出振兴陶瓷产业,我从心里感到高兴。希望这部《唐山陶瓷史》能把唐山陶瓷曾经的人、曾经的事,传给后世,留给后人,让人们了解唐山陶瓷的历史,看到经验教训,为加快唐山陶瓷产业振兴起到积极作用,希望唐山陶瓷能够早日重现昔日的辉煌。”葛士林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