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陆北)路北区积极探索“三模式四举措”工作思路,推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房的盘活利用工作,唤醒“沉睡”的资源,变“死资产”为“活资产”,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路北位于市中心区辖果园和韩城两镇,共计71个村,其中在唐山市城市规划区内村庄25个,其余村庄均纳入全市站西片区改造工程(目前规划成“唐山新城建设项目”)范围内。目前已完成平房改造和正在实施改造工程的村35个,其余36个村累计有农村宅基地10333宗。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在中心区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有利于激活农村土地要素、盘活农民“沉睡”土地资产、增加农民收入,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用地保障。
全区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盘活利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回收的闲置宅基地建设村公益设施;二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代替农户集中管理经营闲置宅基地;三是村集体搭建平台引导农户把闲置房屋变成增收“饭碗”。同时,采取了“四个举措”,即:一是发挥坚强的领导能力。该区按照“先村庄、后全镇”的思路,把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等结合起来,由村两委班子选择适宜本村实际的盘活利用模式,拓宽盘活发展空间。在政策范围内,鼓励农户将合法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自愿通过出租、合作等形式,由村集体、经营主体统一开发经营,促进农户、村集体、经营主体三者共同发展增收,集中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艺术创作中心和田园综合体等。二是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区农村宅基地改革与管理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和两镇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乡村闲置资源方面统一思想,明确了“统一规划、一体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标。三是打造优美的宜居环境。近年来,该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韩城镇大张刘村为例,该村环境基本达到了“硬、美、绿、亮、净”:“硬”是指投资185万元对村内3条主街道、9条副街和9条小街巷进行硬化,实现村内街道街巷硬化率达到100%;“美”是指对12条街道进行了命名,主街道命名为“幸福大街”,9条小街道分别命名为“仁爱胡同”“尚义胡同”“尊礼胡同”等,并按照每条街巷的主题进行特色墙绘美化;“绿”是指绿化投入35万元,栽种龙爪槐、冬青、月季花等植物,并对村内12条道路两旁进行绿化,实现村内绿化率达到35%;“亮”是指在主街道安装路灯150盏,在村东广场安装中华灯2盏,街巷全面实现亮化。沿中心水系安装景观30盏,村内夜景别具一番风味;“净”是指引入城市保洁管理机制和队伍,保持村庄24小时的环境净化。四是提供高效的便民服务。全区各村依托文化长廊、党员活动室、农民夜校等设施不断强化宣传培训力度,使“综合利用闲置农房”意识入脑入心。果园镇以刘火新庄为试点,打造以“旅途”为主题特色,结合唐山地方文化特色,形成集主题民宿为核心,以轻消费、自助出行、旅行服务办公等多元业态配套的特色村庄。
2021年至今,全区积极利用现有闲置宅基地盘活基础,培育和发展新业态,重点培育该区韩城镇大张刘村、刘火新庄为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示范村。2022年,果园镇刘火新庄村荣获“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典型村”称号,果园镇刘火新庄村一品兰亭被评为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示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