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1 07:14:47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用爱托起“稳稳的幸福”

用爱托起“稳稳的幸福”

——丰南区大新庄镇沟岭坨村养老爱心小院侧记

□ 唐山劳动日报记者 闫妍 通讯员 白桂云

丰南区大新庄镇沟岭坨村,一个远离闹市的偏僻村庄。如果没有郭俊章,也许很多人都不会知道并造访这里。如今,郭俊章在村里创办的爱心小院,成为很多人心之向往的地方。

7月20日,烈日炎炎。中午11时40分,爱心小院陆陆续续走出几位老年村民。他们手里拎着从食堂里打的饭,今天的主食是蒸饺,还有熟食和西瓜。66岁的刘宝政一边走着,还不时看一眼手里的饺子和西瓜,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笑容。他们都是这个小院的院民,打了饭,带回家吃。

记者看到,在食堂里就餐的院民们正悠闲地享受着空调下的清凉。81岁的聂凤成吃了7个蒸饺,餐前还吃了一大块西瓜,他用手指向旁人比划了一个7的手势,显然对自己的饭量很满意。据小院的管理人员介绍,老人的一生比较坎坷,5个儿子都因故早早离世,唯一的孙女远嫁外县。8年前,老伴儿也病逝,孤独的他成了孙女最大的牵挂。一提起那些年的生活,老人一声叹息。过去孙女来看他,洗衣、做饭需要忙活半天,经常嘱咐爷爷的话是,“一定要按顿吃饭,照顾好自己。” 自从他入住小院后,孙女只嘱咐一件事:“爷爷,你跟着我过不上这样的好日子,你可不能在这里‘调皮’啊!”

这样的好日子是唐山市和丰南区两级道德模范郭俊章给大家带来的。这个从不到30岁就开始做公益的粗壮汉子,却有着缜密的心思。过去他对村里的特殊困难人员采取的是物质帮扶的形式,大到房子,小到柴米油盐,只要他们需要,郭俊章就能想到、做到。可是后来他发现,老人和残疾人尽管不缺生活物资,却缺少关心和陪伴。今年88岁的老人胡志安是位独居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10年前还摔伤了腿,行动不便。平日里与他相伴的只有电视和书,几个月也见不到外人,有几次因为患病无人知晓而危在旦夕。70岁的刘学彬也说,因为懒得“忙活”饭,隔一顿不吃饭是常事,隔两顿的时候也有。看到听到这些,郭俊章开始谋划将村里的特殊困难人群集中供养。

2021年,郭俊章出资150余万元,购置了村里的几处老旧民宅,打造了一家占地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能容纳30张床位并配套了室内娱乐室、室外活动广场和食堂的爱心小院,接纳了村里近20位有特殊困难的老人,免费为他们提供三餐,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院内住宿或居家。胡志安老人第一个报名住宿,因为院内的管理人员每隔几个小时就会巡视一次他的住室,同住的老人们也可以相互照应,提升了安全感。如今的他面色红润,性格开朗。说起自己的变化,老人用一句话概括:“生活越来越舒心了!”

郭俊章的爱心善举影响了村里的很多人。71岁的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刘景武自愿来小院做炊事员,他拿出了在部队炊事班学到的看家本领,给院里的老人们变换着口味。除了大锅饭菜,也有小灶单点,每周的菜品不少于20种。69岁的刘润利没有家室,他说自己只吃过大米粥、大米饭、挂面汤,到了小院里才吃到了平生没有见过的饭菜。都说众口难调,但是在这里就餐的人们就说一个字:“好!”

53岁的郭俊宇是郭俊章的本家哥哥,家里开着面点作坊。从爱心小院建成那天起,就成了这里的义工。每天将自己的面点批发出去,剩下的时间就用在为小院采购物资上。每天100多公斤的食材,小院里各种用具,每年两次给老人们发放的三季衣服,都是郭俊宇亲力亲为去挑选。郭俊章对哥哥的行为很满意,他估算,郭俊宇每年给小院节约的人工费用就超过6万元。

67岁的共产党员、退休干部刘学生,在爱心之家筹办之初,就向郭俊章提出,自己来做个“管家”。尽管老人们都是本村人,熟脸熟面,他还是坚持每一个人都做一次深入了解,掌握老人们的身体情况和个人诉求。白天,他收拾菜园、清理院落、检查水电;晚上,他巡查值守、看护老人,做爱心小院的“守夜人”。

共产党员刘作才,成了爱心小院全天候的志愿者……

提起在爱心小院的生活,81岁的聂凤成还悄悄告诉记者,无论村里谁家办喜事,郭俊章都以爱心小院的名义,随上份子钱,让全院的老人一起去道喜、吃席,热闹热闹。聂凤成说:“我们这样的鳏寡孤独和残疾人,平日里不大好意思去掺和这样的事,要不是郭俊章,我们哪有机会吃‘大餐’呢?”

受过高等教育的胡志安对这事的认识更加深刻:“我们去喝的是喜酒,得到的是尊重和安慰,这种幸福没法用语言表达!”

编辑: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