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8 07:41:08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丨老院儿情深

□ 王雪漫 刘珲 葛昌秋

视频摄制:记者 吕钊 刘乃铮

“47年了,在那段不寻常的日子里,我们大院里的12户家庭同吃同住,人们结下的情谊一直延续,今天我们仍是一家人!” 7月11日,唐山劳动日报社全媒体刊发的3张“震后临时大家庭”的老照片让李乃芳、李乃海兄弟感慨万千。

在唐山人的记忆里,震后的那段日子是紧张而又纷乱的,生的喜悦,死的哀痛,都被冲淡在接踵而来的非常岁月里。失去家园的一个个家庭自发地临时结合到一起,组成了特殊时期的“共产主义大家庭”。当年,古冶区粮食局家属院的住户就组成了这样一个“大户”:12个家庭,79口人,在震后聚居到一起,喝的是一个锅里的粥,睡的是一个用木板搭的地铺,老的、少的、女的、男的,风雨同舟,忧患与共。

“老院儿一家人”大合影。 记者 王欢 摄

灾难

房屋震毁但我们有“家”

“这就是震前粮食局家属院的位置,我们又回家了!”7月21日,李乃芳、李乃海兄弟联络了一些老邻居又一起回到了“老院儿”,遵从内心的情感,找寻当年的记忆。

历经40多年风雨,红砖修建的二层楼房,侧墙上“东粮工房1982.12”的字样依然清晰。南面一路之隔就是曾经的古冶火车站和汽车站,而北面一墙之隔就是当年的粮库。“这些小楼都是震后在原址上重建的。震前这个院是两排平房,住着12个家庭,父辈都是古冶粮食局的干部,我们是第二辈儿,当年大的不到30岁,小的十来岁。”李乃海告诉记者。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地震时所有的房子都被震毁,为了生存下去,人们在废墟上搭起了一个个简陋的窝棚。”曾生活在这个非常大家庭里的李乃芳回忆说,当时院里的人们就在不远处的汽车站广场上搭起棚子,“前边4根竹竿,后面4根竹竿,顶上2根竹竿,搭上一块大苫布。我们整个院儿的人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一起住在这种四面透风的棚子里。”

地震那年,李乃芳25岁, 在他的记忆里,那些日子是苦涩的,也是温馨的。人们从废墟里找来锅,用几块砖头垫在下面点起火开始做饭,大家把很少的能找到的粮食煮熟共同分享。“特殊的环境下,人性的光辉被激发出来,吃的不够,大家都先让伤员吃、让老人和孩子吃。虽然和装满粮食的粮库只有一墙之隔,而且是震毁的墙,却没有一个人去那里拿一粒粮食,反而是自发地轮班去看守粮库。”

“震后临时大家庭”老照片。 (翻拍)

废墟里扒出的食物和泳池、沟渠里的水能维持多久呢?正当人们为食水皆无的困境犯愁时,7月30日,在北京通往唐山的公路上,出现了一队队运输车辆,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调配的200多辆水车和救灾物资陆续抵达唐山。“听说那边来水车了,我的眼泪都掉下来了,有水了就能够活下来了。” 李乃芳说。据记载,8月4日,唐山市4口供水井和1个自来水厂得以修复,受灾的大部分地区陆续解除了水荒。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群众昼夜赶制的大饼、馒头、饼干等熟食,也迅速送抵唐山。数十架飞机紧急出动,向灾区空投食品。“当时一看见飞机,就像看见救星一样。”47年过去了,李乃海仍对当年飞机空投食物的一幕记忆犹新:飞机先绕,越绕越低,越绕越低,最后空投出大包,大包拆开以后,那大饼还是热的。“我还在大饼里看到一张字条,写着‘河南商丘’。”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李乃海热泪盈眶。

人们把领到的食物和水都带回“临时大家庭”,棚子里的一切都是“大户”公有的。人们相濡以沫,甘苦同尝;一锅饭匀着吃,一壶水匀着喝。这是一个温暖的整体,每当下雨,身强体壮的人都争着往风口和漏雨的地方去,而把干燥处留给伤员;深夜不管是谁被伤者的呻吟吵醒,都会主动去照顾。这又是一个纯洁的整体,人们挤在一个地铺上,像一家人一样自然和正常。

傍晚,当人们拖着沉重的脚步走下废墟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柱袅袅的炊烟。那是他们的家,那是他们感情的寄托。

重建

共克时艰托起幸福

“大哥,你还记得咱俩一块儿盖简易房不?”老院儿前,李乃海拉着白瑞亭的手不松开,似乎又找到了47年前的默契。

非常时期的“共产主义大家庭”使很多唐山人度过了震后最艰难的时日。8月中旬,从全国各地调拨的大批成品粮和救灾物资运抵唐山,原有的商业网点也逐步恢复营业。随着社会生活的逐渐恢复,老院儿里的人们也开始着手重建家园。

地震那年,28岁的白瑞亭体格健壮,谁家有力气活儿他都热心帮忙,而20岁的李乃海心灵手巧,木匠活儿不在话下,于是,这哥俩就成了盖简易房的主力。他们带着院儿里的孩子们清理废墟,用扒出来的砖石砌墙,用木料、笆片、油毡做房顶,院儿里12家的简易房,都出自他们之手。“家里都是女孩儿的、缺劳动力的,我们就先给盖。”

李乃海(左一)与王丽民40多年前为仇润德制作的大衣柜,被老人当作“宝贝”。 记者 王欢 摄

人们陆续搬进了各自的简易房,临时组合的大家庭也逐渐解体,可情分却一直留在心里,老院儿比震前更温暖了。李乃海还清晰地记得,那时候一到饭点儿,从院里走过,总会听到亲切的招呼:“上海(李乃海的小名)回来了,在我家吃吧,今儿贴饼子!”李乃海说,那种烟火气,那份真诚,温暖了他40多年,尽管后来搬离了老院儿,可总觉得那里是根。

地震是时光的刻痕,在刻下灾难的同时也刻下了不屈、信念与希望。经历过地震的老院儿青年一代,在生活中变得更加坚强,在重建家园的同时也用双手开启了更加美好的未来。地震时李乃芳是开滦唐山矿工人,之后发奋学习考入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公司担任技术员、工程师等工作,全程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放顶煤回采工艺调研、设计、推广和实施管理工作,获局科技进步特等奖;李乃海考入公安系统,在警察的岗位上建功立业,荣获多项荣誉;铁路、民政、教育……当年院儿里的第二代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坚守信仰,如今大多已经退休,含饴弄孙、尽享天伦。粮食局家属院的第三代现在也已经成长起来,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

“老院儿一家人”翻阅《唐山劳动日报》。 记者 王欢 摄

“老院一家人”游览金山森林公园。记者 王欢 摄

再回老院儿,大家第一个要看望的就是“宋叔”。他们口中的“宋叔”是宋长安老人,今年已经95岁高龄,身体康健、精神矍铄,在好儿媳的精心照料下,老人每天步行4公里锻炼,读书看报,生活十分规律。

“老人长寿,说明生活幸福!”李乃海说,“在我们这个大院儿里,每家都孝老敬亲、夫妻恩爱、子女勤学上进,这也是家属院这个大家庭家风的一种体现。”李乃芳还特意给记者发来微信:我们这个院儿是具有优良传统的集体,有老一代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有我们这一代辛勤工作的经历,有下一代刻苦读书积极进取的篇章,展示着这个时代的正能量。

情谊

无关血脉亲情深重

“张叔,我们来看您了!”人还没进门儿,亲切的问候先传了进来。

老院儿里健在的“家长”,除了“宋叔”,还有“张叔”,看到这么多“孩子”来看他,95岁的“张叔”高兴得合不拢嘴。“张叔”本名叫仇润德,由于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需要改了姓氏,虽然后来改回了原名,可院儿里的孩子们还是习惯了叫他“张叔”。

仇润德老人于2015年搬离老院儿,跟着儿子一起住进了崭新的高层住宅,房子窗明几净、舒适整洁。可是,我们在他家现代化风格装修的大厅里,发现了一件风格相迥的家具——老式的双开门大衣柜。

“上海,你还记得这大衣柜是谁做的吗?”被老人一问,李乃海懵了,细看这衣柜才认出正是自己的手艺,“张叔,40多年了,你咋还留着……”细看每一块木板,每一处榫卯,李乃海的思绪一下子回到40多年前。震后,各家陆续搬进了简易房,精于木工的李乃海没闲着,叫上同院的王丽民一起,在废墟里找出房檩木和旧木板做起了家具。板柜、圆桌、炕八仙……李乃海手艺好又热心,院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他做的家具。王丽民不会木工,就一边跟着李乃海打下手儿一边学,两个人拉锯,还被院儿里人戏称“二人拽”。那时候,双门大衣柜是最时兴的,“你看,这一个柜子上好几种木料,那时废墟里能找到啥就用啥。做这样一个柜子,大概得10天!”

因为当时做的家具多,又过去了40多年,李乃海早就不记得了,可这个衣柜却一直被仇润德老人当成宝贝,不仅使用精心,就连搬进新楼房也执意要带着。在老人心中,这不仅是一件家具,更是一种难以忘怀的情谊。

曾经的临时大家庭,共同患难、相互温暖中生发出一种无关血脉的亲情,这份亲情延续温暖,萦绕牵挂;这份亲情凝聚力量,坚定追求;这份亲情历久弥新,代代延绵。

据老院儿人统计,1976年7月28日老院儿共12户,在册人口为79人,其中共产党员16人。截至2023年7月,老院儿人口为204人,其中共产党员46人,研究生学历13人,本科学历28人。

“老院儿”在扩大,情谊在生长,震后的47年中,陆续有人搬离,但这份感情从没因空间而被阻隔。婚丧嫁娶,一家有事儿,12家人一起忙;过年过节,老院儿家人们总要聚一聚,身在外地的也不忘通过电话相互问候。后来有了微信,李乃海马上建了一个群,“现在,我们的群里有25个人,每家都有代表,大家联系更方便了!”群名就叫“老院儿情深”。

采访手记

12家的47颗“种子”

□ 葛昌秋

我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撒什么种子结什么果。”

在自然环境中,种子萌发要选择适合的土壤,还须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养分和阳光,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内因和外因都起了作用,才能使种子发芽生长,才会有期盼的收获。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说家庭是块园地,我们可以把忠诚友爱、克己奉公、正直善良、仁义孝道、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团结互助、勤奋好学、和谐幸福……每个家庭的家教家风当成“种子”尽情播种。但对这些特殊的“种子”,我们必须创造条件,用心呵护和管理,才能看到动人的景象。

当顷刻间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熟悉的一切,灾难中12家人抱团的时候,小家变成了大家,79口人、79双手、79颗心凝聚在一起。在一个大锅里吃饭,在一顶帐篷下煎熬,在一片疮痍中生活,那一刻,12块园地联成一片,血水、泪水、汗水浇灌的种子,在废墟中破土而出,迎着阳光茁壮生长,那就是希望!

共同的劫难,让生命回到了新的起点;共同的拼搏,让力量用在了家园重建;共同的目标,让信心锁在了未来日子。

血脉亲情、岁月友情、患难真情,都传递着暖心的温度,那温度总也没变;

默默关心、点点关爱、时时关注,都渗透着润心的雨露,那雨露总是甘甜;

无数前辈、一群前人、许多前事,都酿造着初心的营养,那营养总是丰富;

灿烂朝阳、赤热骄阳、暮晖夕阳,都照耀着忠心的方向,那阳光总是明媚。

那年,一颗“种子”萌动,79颗红心感动。

在城市发展中,唐山有不尽的优良“种子”。李大钊精神、特别能战斗精神、穷棒子精神、当代愚公精神、抗震精神,不仅是唐山历史上闪光的一页,也根植在唐山人的骨子里,焕发出不竭的动力。一个城市的精神,就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进步的“种子”。

这是怎样的一颗“种子”啊!

当唐山人擦干眼泪,挺起脊梁,让一座城市从毁灭中重生的时候,用鲜血和生命镕铸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篇章。历史和现实证明了“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唐山人用忠诚和成就,践行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时代的这片沃野上,唐山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四个自信”,“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激励唐山人勇毅前行,不怕挫折,战胜困难,不断创造人间奇迹!

对党赤诚,唐山不忘初心。有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的目标正在加快实现。唐山的大道,充满着阳光。

对国家担当,唐山牢记使命。从新中国到新时代,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总有新作为。“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奉献“五张优异成绩单”。唐山的大干,迸发着热爱。

对人民负责,唐山矢志不渝。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新唐山的建设中,由实践到理论,为人类减灾事业写下了教科书。唐山的大爱,浸润着情愫。

对事业敬重,唐山踔厉奋发。在构建新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全市“12345”总体工作布局。城市的底蕴,是事业成功的“氧元素”。唐山的大美,彰显着文化。

从12家到一座城,从79口人到770万人,从地震后到新时代,唐山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性的光辉,人格的魅力,人生的证明,让唐山不负“英雄”的荣耀。新时代邻里节的设立,文明标兵的评选,主题教育的开展,唐山将以多种形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种子”,撒在这片土地上,种在心田里,创造一道绝美的风景!

站在年轮的边缘,回望新唐山47年的历程,每一道风景都是一颗“种子”奋发昂扬的轨迹。47年,47颗“种子”,47次蓬勃生长,47张壮丽的画卷!

新唐山,有情有爱有未来!

新唐山,宜居宜业宜发展!

新唐山,是共和国的骄傲!

编辑: 李强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