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孟令勇)为更好地解决占全区总人口23%的老年人养老问题,丰南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养老需求,着力打造机构型、服务型、留守型和公益型四大养老场景,以多类型、多层面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与互补,推动县域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机构型养老场景,织密全区养老“保障网”
丰南区坚持把机构养老作为兜底线、保基本的重要抓手,以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的发展模式,推动养老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效。截至目前,共建有养老机构18家,其中星级养老机构7家、床位1996张、入住老人774人。
近几年,探索实行公建民营一刻不停。区财政累计投入1542.5万元用于改善提升公建敬老院基础设施,养老环境实现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尝试性推进公建民营,将区民政事业服务中心院内闲置楼通过公开招投标形式租赁给丰南区福康养护服务有限公司,引入优质养老服务企业,招收社会老人。同时,正在对区应急中心实施改造,招募社会化养老机构运营,改建成为大型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对区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敬老院和黄各庄镇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以公开招投标方式稳妥推进公办民营,引入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专业服务人员,通过组织棋牌、手工、影视、音乐等各种兴趣活动,对机构入住人员提供全方位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康复娱乐服务,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服务水平。目前,入住老人516人。
为让养老更有“医靠”,丰南区积极发展医养融合,初步建起医办养、养办医、签约合作和康复服务四位一体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在丰南区医院、唐山济泰中医医院设置养老床位70张,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医、养、康、护等服务;依托广慈医院,在区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城区分中心、福康养护服务有限公司开设医疗卫生服务;积极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组织全区养老机构均与所在辖区卫生院(医院)签订《医养结合协议书》,签约率达100%;在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办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在东兴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丰南区中医医院康复院区,方便群众康复就医。
服务型养老场景,全力满足社区助老“硬需求”
针对城市社区养老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特点,丰南区坚持以需为纲、以人为本,努力打造各类优质特色养老服务站点,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发展日间照料站点。新华社区悦享夕阳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面积330平方米,设有生活区、运动区、康复区、娱乐区四个活动专区,通过专业化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形式,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文化娱乐等居家养老服务,使老人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
打造侧重健康养护站点。嘉诚铭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筑面积288平方米,由丰南区观颐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与社区服务中心合作共建。服务站为辖区特邀高级中医诊疗师定期坐诊,为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打造了“1+6+N”服务模式: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包含日间照料、短期托养、营养配餐、入户服务、文化娱乐、健康指导六大服务板块,辅之以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全方位为辖区老人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建设文娱休闲站点。嘉诚新庄园日间照料服务站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由政府免费提供养老用房,向日葵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独立建设运营。站内设综合娱乐区、阅读区、茶艺区、棋牌区、运动区、浴室、活动室等,通过开设书画、国学经典诵读、茶道养生、手工制作、养生课堂等特色课程,充实老年人精神世界。同时,借助现代化的互联网信息化平台,为有需求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行等“六助”服务。
留守型养老场景,逐步扩大农村爱老“覆盖面”
为有效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基本生活问题,丰南区按照“因地制宜、逐步提升”的工作思路,注重从管理、创新和解困入手,着力为农村老人打造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暖心港湾”。
建立区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规范农村养老管理。区级层面依托区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敬老院,建成了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和信息平台,发挥行业管理、技术指导、应急支援、培训示范等功能,实现对老年人基础信息及服务需求的精准掌握、对养老服务的精准送达以及对养老服务的过程监管。乡镇层面整合乡镇敬老院现有资源,在钱营镇、大齐各庄镇等乡镇建成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1个,乡镇区域覆盖率达73.3%,为农村空巢、独居、留守老年人提供养老助老服务。村级层面充分利用闲置空房,累计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邻里互助点411个,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借助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带动养老改革创新。唐山文旅集团南孙庄农发公司投资240万元建成“丰驿一号·社区食堂”,总建筑面积约520平方米,大厅建有主厨房、售卖区、超市、休息区以及儿童娱乐区5个部分。社区食堂主打智能餐饮,配备6台国内先进智能炒菜机器人,可为周边村镇提供营养老人学生餐、村镇礼堂婚宴等延伸服务,最大能够满足150人用餐需求。餐品价格由1元至26元不等,65岁及以上老人用餐消费满15元降3元,有效提升了周边群众生活幸福感与获得感。
为解决农村养老“痛点”,充分利用农村互助幸福院、闲置房屋、村多功能厅等场所,采取成熟一处、建设一处、运营一处的方式,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养老助餐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已建设农村养老食堂14个,大齐各庄镇大长春村和黄各庄镇双坨村等多处养老食堂实现了高效运营,切实解决了村内老年人“一口热饭”问题。
公益型养老场景,激发社会孝亲敬老“动力源”
丰南区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依法通过捐赠、设立慈善基金、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基本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和帮助。
针对不同年龄段老人以及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加大慈善救助支持力度,坚持每年高标准发放生活津贴,今年以来已累计发放988.2万元。区财政投入116万元实施“助老安康工程”,按照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为全区12万60周岁以上老人投保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为老年人生活健康提供更多保障。在此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建立2000万元的“一老一幼”公益基金,其中河北开尔实业集团捐赠1000万元、由区财政担负1000万元,用于助推全区“一老一幼”事业发展。
利用东田庄乡崔庄户村民无偿提供的建筑面积220平方米闲置住宅,建成了集日间照料、营养膳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为一体的安和养老大院,辐射服务全村117名60岁以上老人。养老大院采取“1+4”运行模式,即“村集体主办”+“政府补助、老人互助、社会捐助和志愿辅助”,不仅解决了村内老人的吃饭问题,还依托村卫生室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检测血压血糖、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为老人健康保驾护航。同时,由东田庄乡团委、妇联、村委等部门联合组成志愿者小分队,组织开展卫生扫除、探望慰问等志愿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敬老爱老助老氛围。
此外,大力号召爱心人士出资自建。企业家郭俊章出资150余万元创办了沟子岭坨村爱心小院,占地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配套建设公寓、食堂、活动室等功能区,目前有20位老人在这里解决一日三餐、6位留守和孤寡老人居住。爱心小院实行“捐助+志愿服务”运行模式,每年约50万元的运转资金由郭俊章个人出资,日常运转所需厨师、保洁等工作由村内自发组织的志愿者队伍承担,确保了村内孤寡老人或行动不便老人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