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 赵昱景
我生长在唐山市的一个县城,不曾在那些闻名遐迩的名校读过小学或中学,2022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无疑是一件让全家激动、喜悦的事情。如今即将步入大二,回望自己在家乡接受教育的这些年,我最不能忘怀的,是有幸能遇到一批值得尊敬的老师。他们之中的几位,尤其对我产生过良好而深刻的影响。
《礼记》有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他们之所以让我至今深为感恩,不只是因为他们传授给我知识,更是因为他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立德树人之志——无论何时都真诚对待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品德高尚,爱岗敬业,脚踏实地。他们是值得我终身学习的榜样,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上小学时,我往往因为粗心大意在考试中丢分,成绩并不理想。步入中学后,随着知识量的增大,这类问题对我成绩的影响逐渐减小,加上频繁地做题,也使我练就了一身仔细认真应对考试的本领。但在我看来,“题海战术”只能提高我们的成绩,而真正在塑造学生的,是老师在课上课下的教导。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我和英语课代表这个位置始终有着不解之缘,也自然而然地与几位英语老师交流更多,收获的感悟颇深。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我初三时的英语老师和高中三年的英语老师。
我初三时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汪老师,50多岁。她虽然是办公室里最年长的老师,却有着一颗年轻的心。上课时,她总是精力充沛,满怀热情,用简单易懂的方式给我们讲解复杂的单词和语法,还不时抛出让人印象深刻的方言、俗语,既教会我们学习,也教会我们做人。
她不仅关注成绩好的同学,努力让他们的成绩更拔尖,而且绝不会放弃成绩相对差一些的同学,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学会曾经落下的知识,鼓励他们进步,期盼着他们能在中考中创出佳绩。正因如此,许多不曾被看好的同学,在中考前奇迹般地冲刺好几十分,最终如愿考入了高中。
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和同学们也了解到,汪老师是唐山市道德模范,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无一不全。她虽患有心脏病,却仍十几年如一日,不光孝敬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还照顾着两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老邻居。当初中毕业多年后,我和同学再到老师家中拜访,聊起这些事情,她总是轻描淡写地说,这些都是做人的本分。
对我和同学们而言,她是知识渊博、风趣幽默的老师,也是循循善诱、温暖如春的妈妈,更是善良无私、品德高尚的榜样。当时还是少年少女的我们,在这样的影响下,无不立志像老师一样做一个纯粹的好人,把道德品质这粒扣子严严实实地扣好。
我高中三年的英语老师戚老师,是一位40岁出头的滦南汉子。他有些瘦削的身体里,有着炽热、真诚的心和自由、深邃的灵魂。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高中时,我曾无数次将这句话写在我的作文中。而戚老师,就可谓是点燃了我这把火的老师。
戚老师教了我三年,我给戚老师当了三年的课代表。他的课堂上,有快节奏传输的知识点,有一手工整漂亮的黑板字,有令人忍俊不禁的比拟,也有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拓展延伸,以及对题目乃至现实生活中不合理之处的批判思考。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总是听得兴致盎然,不时哄堂大笑,从而更快更好地汲取知识的养分。
他在课堂外,是和学生探讨交流的热忱,是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亲切,是和学生一同学习进步的谦逊,是和学生无话不谈的真性情。他能够真正看清困扰学生的都有哪些因素,能够真正说出学生的所急所需,能够真正走进年轻一代的世界,走进我们的内心。他读书千百卷,见识广博;他热爱音乐和艺术,紧跟潮流……他让我们有幸认识了一位把严谨和潇洒完美结合的优秀老师。
在他的教导下,许多同学高考英语取得优异成绩;在他的关心下,同学们顺利度过了压力巨大的备考阶段;在他的启发下,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关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学会了用独立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他,就是那个给予我们火种的老师。
我中学生涯遇到的老师,大多像他们一样,认真负责,个性鲜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问自己成就几分,但问学生成就几何,他们无一不是在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长期精心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我的成长故事是由这些辛勤的园丁帮我书写而成的,而我也将时时刻刻勉励自己,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学识和品格,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