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雪漫 魏伟
23秒,47年。一串简单的数字背后饱含着无数唐山人的泪水,故事。
由唐山抗震纪念馆、唐山劳动日报社共同发起的“纪念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7周年·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活动自今年5月启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该活动从唐山抗震纪念馆展出的百余幅老照片中精选出40余幅,在唐山劳动日报社全媒体(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环渤海新闻网、唐山+APP)上陆续刊登,面向全社会寻找照片中的人。4个多月的时间里,有上百位热心市民拨打电话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30位照片上的人物被找到。记者一一进行深入采访,听他们讲述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一幅幅定格历史的老照片、一张张饱含沧桑的鲜活面孔、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往事,讲述了一个个唐山人的人生历程,记录了一座城市的劫难与重生。
拂去时光尘埃,聆听历史回响。一张张黑白老照片就是历史的见证,是开启时光隧道的大门。
震后,曾在陵园小学露天上课的小女孩袁静宜如今已经从工作岗位退休,回忆起与家乡共同成长的47年,感慨万千;老照片上,那个曾经风华正茂的大辫子女孩张秀华,见证了唐山市图书馆47年的沧桑巨变;抗震英雄李升堂在老照片中“邂逅”了47年前的自己,尽管已88岁高龄,他对近半个世纪前的过往仍记忆犹新;地震孤儿张爱民,47年感恩前行,默默回报社会,讲述爱与被爱的故事;震后,12个家庭、79口人组成的“临时大家庭”47年始终一往情深,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辉,人格魅力,让唐山不负“英雄”的荣耀;与新唐山同龄的“震生”们,其名字记载历史又承托希望,他们为家乡的振兴而自豪;当年那个为感恩解放军而取名“于水情”的女孩已人到中年,47年来她和家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民鱼水情深。
在这座涅槃重生的英雄城市,有从“抗震号”到“复兴号”“中国创造”在废墟中崛起的精彩;有追忆“志气钢”传承钢铁魂的豪迈;有从废墟中走来“北方瓷都”不熄的窑火;有震后10天开滦第一车煤诞生的唐山奇迹;有传承抗震精神,点亮城市之光的电网故事……唐山人的故事永远讲不完,一个个故事的背后,是700多万唐山人的奋斗史。从曾被西方媒体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掉”的满目疮痍,到今天奋翅于冀东沃野的现代化城市,唐山47年的沧桑巨变,镌刻着一座城市凤凰涅槃的发展传奇,诠释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伟大力量。
时代总在记录前行的探索与艰辛,把那些奋进的身影刻写在史册之中。47年来,唐山人靠实干苦干,一砖一瓦打造文明现代、繁荣美丽的新唐山。从“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到唐山人在全国不断“寻恩”的足迹,从唐山成为“留住雷锋的城市”,到汶川地震废墟上默默奉献的燕赵儿女,再到充满感恩情怀和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精神的新唐山人……在时代发展中磨砺的唐山精神穿越时空、代代相传。历经磨难、不忘初心;饱尝艰辛、奋发图强,这是一座英雄城市屹立不倒的精神力量,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愈挫愈奋、多难兴邦的精神密码。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走进今天的唐山,高楼林立、通衢如织,翠荫夹道、景色如画,让人流连忘返。斗转星移,从历史大悲中走出来的唐山人民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屹立不倒的唐山人民,必将继续书写发展的新传奇。唐山人的故事,还在精彩续写。
初心不忘心中记 再踏征程正扬帆
□ 唐长利 赵荣琦
地震之殇镌骨铭心,作为一座从大地震中涅槃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时刻心怀感恩,将地震造成的伤痛化作防震减灾的不竭动力。今年是唐山抗震47周年,唐山市应急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以及市委书记武卫东视察唐山抗震纪念馆时的指示精神,指导唐山抗震纪念馆与唐山劳动日报社深度合作,策划开办了《纪念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7周年·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专栏,以期达到挖掘唐山文化、传播唐山声音、讲好唐山故事、凝聚唐山力量的规划和目标。
活动期间,全市应急系统高度重视,群策群力,全力支持活动向深挖掘、向宽拓展、向远辐射。唐山抗震纪念馆作为我国第一个收藏陈列地震资料实物,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的地震专业展馆,也是本次活动具体工作的对接单位。从谋划、开展到落实,唐山抗震纪念馆在市应急局的指导下,多次开会研究、谋划,为活动建言献策、提供新思路、确定新主题。截至目前,历时4个月的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其间,百余位市民提供线索,挖掘抗震故事30余个,30多位照片中的人物讲述了他们的故事,新媒体点击量170万次,激发了全社会关注唐山抗震精神、传承抗震精神,进而关注防震减灾的浓厚氛围。
唐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要求的发源地。开展本次活动既是对抗震精神的再认识、再学习,更是今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唐山市应急管理局以弘扬唐山抗震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为己任,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决扛起推进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的使命责任,不断健全完善防震减灾应急机制、夯实应急救援基础、防范化解地震风险、提升全民参与防震减灾的意识,以务实担当的作为开创了防震减灾工作的新局面。
截至目前,市抗震救灾指挥部11个工作组、48个市直部门、19个县(市、区)及全市所有乡(镇)街、社区和学校、医院、商场等重点场所均已制定了地震专项应急预案,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衔接有序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防震减灾应急机制日趋完善;建立了以综合性消防救援力量为主力,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开滦队等专业救援力量为协同,军队和武警部队为突击队,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地震应急救援基础全面夯实;建成了较为齐全的地震台网系统,初步建成了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社会服务体系,实现了京津冀区域地震监测预警数据互联共享,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监测能力和技术手段均处于全国前列,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日益增强;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将常规宣传和新媒体技术融合,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和自救互救应急避险技能,推进防灾减灾救灾知识进机关、进部队、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组织各类防震减灾科普场馆有序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唐山抗震纪念馆、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示范作用,通过一系列专题活动,打牢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日渐形成。
防震减灾工作任重道远,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将继续牢记初心使命,以踔厉笃行的昂扬姿态勇毅前行,以最大的热忱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
噢!这就是唐山人!
□ 葛昌秋
每到这一天,唐山都有一种揪心的思念,想象着手中的那捧故土,思绪包裹了一年又一年;
每到这一时,唐山都有一句无声的呐喊,呼叫着心中的那个名字,喊声回荡了一年又一年;
每到这一刻,唐山都有一滴飞扬的泪水,冲刷着眼中的那段影像,泪花绽满了一年又一年。
建一道墙,镌刻上24万个永远定格的名字。每一个名字,就是一双睁大的眼睛,24万双眼凝视大地,在苍穹下透视这座城市。而幸存者从悲伤中站起,用情义和感恩聚成非凡的力量,描绘了新唐山波澜壮阔的画卷。唐山不愧是座英雄的城市,唐山人不愧是英雄的人民。
树一座碑,凝固住那蓝光闪过之后城市历经的劫难。每一柱碑身都犹如一双不屈挥动的巨手,伸向苍穹,在大地上撑起这座城市。从废墟中崛起,用血汗和泪水炼成特殊的材料,创造了新唐山惊天动地的伟业。唐山如今正在高质量发展,唐山人正在向着海洋图强。
面对碑和墙,每一次注目,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24万同胞化作碑刻,在历史中记录这座城市。从发展中奋起,用拼搏和智慧谋划宏伟的蓝图,书写了新唐山举世瞩目的篇章。唐山加快“三个努力建成”,唐山人要“三个走在前列”。
同样的生命,不一样的命运。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公而忘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那是唐山人精神境界的辨识。劫难磨砺的唐山人啊,傲骨修德!
同样的经历,不一样的人生。在多与少的对比中,患难与共,有一种不畏艰险的意志,那是唐山人数量标志的解读。血脉相连的唐山人啊,侠骨柔情!
同样的努力,不一样的结果。在动与静的感悟中,百折不挠,有一种攻坚克难的气魄,那是唐山人形态特征的思考。挺起脊梁的唐山人啊,铁骨丹心!
同样的目标,不一样的途径。在情与理的认知中,勇往直前,有一种尽善尽美的作为。那是唐山人生存空间的探索。昂首神怡的唐山人啊,风骨俊秀!
47年,近半个世纪的时光,唐山人敢问天,敢问地,敢问灵魂。没有遗忘的感情,也没有阴暗的角落。没有痛苦的存储,也没有退缩的脚步。
唐山人眼睛明亮、目光深邃,认准前进的道路,无论环境怎么艰难,总是能辨析方向,揽住灿烂的阳光;
唐山人头脑睿智、坚定信念,懂得发展的理论,无论世间怎么困苦,总是能实事求是,开掘幸福的清泉;
唐山人双手创造、擎起旗帜,锚定光明的方向,无论形势怎么复杂,总是能紧随时代,绘就辉煌的景色;
唐山人双脚坚实、忠诚事业,热爱厚重的文化,无论风云怎么变幻,总是能阔步向前,奔向锦绣的征程;
唐山人心境和美、热情奔放,依靠人民的力量,无论岁月怎么流转,总是能倾情奉献,捧出心灵的彩虹。
47载,春夏秋冬17155个日子,新唐山青春无限,一城奋斗的足迹,一城真情的感动、一城收获的幸福,一城希望的愿景。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唐山,唐山人明白:爱国就让祖国放心;敬业就让历史证明;诚信就让世界称颂;友善就让同胞欣慰。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唐山有唐山的力量!唐山有唐山的贡献!
唐山是人民的唐山!
唐山是中国的唐山!
唐山是世界的唐山!
唐山是未来的唐山!
扫描二维码,观看此专栏相关报道。